索引号 11330921735249093L/2021-72609 生成日期 2021-03-16
发布机构 县发改局 文号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主题分类
岱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信息来源:县发改局 发布日期:2021-03-16 09:14 浏览次数:

政策解读

岱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岱山县委关于制定岱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制定,主要阐明县委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一段时期岱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

“十三五”时期是岱山战略地位明显提升、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县委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聚焦“打好‘五大会战’、建设‘四个岱山’”,一张蓝图绘到底,激情创业、拼搏赶超,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干出了经济逆势上扬新气象,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20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5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7.6%;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3.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707亿元,年均增长30%;港口货物吞吐量1.83亿吨,年均增长29%;年度旅游接待总人数突破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8.1亿元。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不断显现,连续3年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并在2019年高居第3位。

国家战略加速推进。自贸试验区核心片区地位更加凸显,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一期全面投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规模初显;黄泽山油品储运基地一期开港投运,鼠浪湖矿石中转基地累计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大关,国际油品储运基地和国际矿石中转基地产能持续释放;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落实,全省唯一自贸试验区商事登记单一服务区挂牌运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与沪、甬等发达城市相关地区、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协同推进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国内首屈一指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即将全面建成,船舶修造产业向豪华邮轮、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方向逐步转型,汽船配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速推进,水路货运船舶运力突破200万吨,海岛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海洋产业新格局加速形成。科技新政、人才新政取得实效,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10家,创成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累计引进各类人才3971名,科技创新评价指数跻身全省前列。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数字化改革稳步实施,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跑零次实现率均达100%,群众“办事不出岛”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纵深推进,实现率跃居全省前20名。县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企业常态化开办“一日办”率先实现;“腾笼换鸟”“僵尸企业”处置统筹推进,“亩均论英雄”“标准地”等改革成效明显;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国有资本管理和资源配置持续优化。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五年累计提高6.4个百分点。秀山大桥、鱼山大桥建成通车,舟岱大桥即将建成,526国道岱山段、燕窝山陆岛交通码头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外联内畅的水陆交通体系加速形成。城乡环境持续改善,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荣获“两美浙江特色体验地”称号。“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城中村改造”等工作走在省市前列,荣获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省“无违建县”等称号,捧得“大禹鼎银鼎”。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财政预算资金用于民生支出占比70%以上,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教育资源供给持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十百千”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法治岱山、平安岱山建设全面深化,获得省平安银鼎;罗家岙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东沙镇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基本成型。低收入渔农户脱贫和经济薄弱村“消薄”任务全面完成。民族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得到加强,妇女、儿童、群团、老龄、残疾人、工会、慈善、志愿服务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党建工作质量持续提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现常态化、制度化;重大项目建设一线锤炼干部、考察干部举措持续推进,以实绩论英雄的选人导向更加鲜明;“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工作不断深化,基层党建“晒比评”制度和问题整改“销号”机制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加强。坚持项目化管理,完善“四责协同”联动机制,清廉岱山建设取得实效。

专栏1:“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年

“十三五”目标

“十三五”目标

实际完成

2020年

年均增长(%)

2020年

年均增长(%)

一、生产总值

亿元

150.1

330

10

345

17.6

海洋经济增加值

亿元

-

240

12

316

13.1

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144.8

770

12

886

43.7

三、渔农业总产值

亿元

68.27

77

2

69.8

0.4

四、水产品产量

万吨

41.1

41

持平

33.6

-3.9

五、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45.7

累计1500

25

累计1707

30

#工业性投入

亿元

72.3

累计1250

50

累计1277

45.5

六、港口货物吞吐量

万吨

5234

15000

25

18300

29

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59.7

102

10

84

7.1

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12.6

19.5

9

18.1

7.5

九、旅游接待人数

万人次

396.0

636

10

800

15

旅游总收入

亿元

56.2

98

12

115

15

十、外贸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2.9

18.5

7.5

13.7

1.2

十一、城镇登记失业率

%

2.9

4以下

-

1.67

-

十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732

61130

9

56750

7.4

十三、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998

41870

10

39120

8.5

十四、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

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十五、二氧化硫排放量

-

十六、氨氮排放量

-

十七、氮氧化物排放量

-

十八、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率

%

-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岱山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存在短板,经济新动能培育还需加大力度;城市功能亟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供给还需加大;基层社会治理还有不足,仍需加强和创新;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解放还不够,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与建设“重要窗口”的要求还有差距;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还有薄弱环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依然任重道远。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在“十四五”发展中予以解决。

(二)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十四五”时期,岱山所面临的形势、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同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巨大变量,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国内看,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从全省看,省委正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处于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关键突破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长三角一体化、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全省“四大”建设等战略持续推进,岱山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更加彰显,岱山面临着新的历史方位。但也要看到,我县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产业层次还不够高,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不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城乡品质、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短板依然存在,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紧迫。全县党员干部要胸怀“两个百年”“两个大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增强使命意识、进取意识,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奋发有为办好自己的事,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三)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县将基本实现高水平现代化,全面建成“湾区明珠•自贸港城”,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桥头堡。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大台阶,形成现代化海洋经济产业体系和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创新资源布局与产业协同发展深度融合,建成高水平科技强县、人才强县,跻身全国创新型县(市),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全面融合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国土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城乡发展高度一体化,建成双峰新城,打造生态宜居、品质高端、充满活力、独具韵味的海上花园城市。县域治理现代化基本实现,数字岱山建设向纵深发展,高水平建成整体智治体系和现代政府,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应对公共风险挑战的能力大幅提升,建成法治岱山、平安岱山。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建成文化强县、教育强县、体育强县、健康岱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全域美丽的海岛大花园。共同富裕率先实现重大进展,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生产总值之比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均衡度全省领先,美好生活水平全国领先,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新成效。

二、高质量谱写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与安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以绿色石化、新材料、船舶海工、港航物流、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产业为主的现代化海洋经济体系,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建设“四个岱山”,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海岛风景。

(二)发展目标

围绕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在综合实力、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生活品质、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四个岱山”和“重要窗口”海岛风景建设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综合发展实力位居全国县域前列,为高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善。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基本成型,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船舶修造、汽船配、港航物流、海岛旅游、海洋渔业等产业提质增效,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县域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打造海洋科技创新示范区。科技新政、人才新政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重大平台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主体培育等取得重大突破,高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建成一批科技创新平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明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强县、人才强县取得重大进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增加一倍以上。

——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海上枢纽节点。推动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油品、铁矿石、LNG等大宗商品储存、中转、加工、贸易等产业实现重大进展,高效形成产业链闭环,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基本建成。港口战略支点作用更加强化,海陆联运、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等联运网络不断完善,建设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海上枢纽节点。岱山港域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2亿吨。

——打造对外开放的海上前沿阵地。实施更加积极的国际化发展和区域合作策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全省“四大”建设和甬舟一体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效,主动承接资源要素转移转化,融舟接甬联沪的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港口集群建设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的海上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高标准完善市场体系,全方位激发市场活力,建成国内一流的县域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便利度综合评价90分以上。

——打造长三角全域美丽的海岛大花园。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保持全国领先,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岛岛是花园、村村见美景”的大花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不断拓宽,山水林田湖海系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创成省级“无废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控及以上地表Ⅲ类及以上水体比例达到100%,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100%。

——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海岛样板。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基础设施配套持续完善,重点领域短板加速补齐,城市能级、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持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社会民生发展主要指标居省市前列,人民全生命周期需求普遍得到更高水平满足,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城乡收入比控制在1.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打造县域治理现代化典范。党的全面领导高效执行体系基本形成,清廉岱山、法治岱山建设持续深化,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基本建成,“县乡一体、条抓块统”高效协同治理格局基本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现代应急体系基本建成,平安岱山建设体系更加完善,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在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走在省市前列。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至1%,区域企业公共信用诚信度90%以上。

专栏2:岱山县“十四五”规划目标表

序号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单位

2020年预计

2025年

目标

指标

属性

责任单位

1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345

850

预期性

县发改局

2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23

48

预期性

县发改局

3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70

75

预期性

县住建局

4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63

70

预期性

县经信局

5

岱山港域港口货物吞吐量

亿吨

1.83

2.27

预期性

县交通局

6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83.8

118

预期性

县经信局

7

科技创新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1.5

3

预期性

县科创中心

8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4.9

6.2

预期性

县人才办

9

每万人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

53

65

预期性

县科创中心

10

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

亿元

3

6

预期性

县经信局

11

改革开放

营商环境便利度

77

90以上

预期性

县发改局

12

依申请政府服务一网通办率

%

90

95

预期性

县审招办

13

实际利用外资额

万美元

6815

完成市里下达目标

预期性

县投促中心

14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

亿元

89

完成市里下达目标

预期性

县经信局

15

生态

文明

单位GDP能耗降幅

%

3.6

完成省市下达指标

约束性

县发改局

16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

-

完成省市下达指标

约束性

市生态环境局岱山分局

17

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占地表水比例(市县控以上断面)

%

66.7

100

约束性

市生态环境局岱山分局

18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

%

100

100

预期性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19

森林覆盖率

%

47.37

47.47

约束性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

社会民生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

4.7

7

预期性

县发改局

21

城乡居民收入比

/

1.45

1.4

预期性

县发改局

22

城镇登记失业率

%

1.67

2.5以内

约束性

县人社局

23

人均体育场面积

2.36

2.5

预期性

县文旅局

24

人均受教育年限

9.12

12.1

预期性

县教育局

25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5.3

95.8

约束性

县人社局

26

人均预期寿命

80

80.5

预期性

县卫健局

27

县域

治理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1.5

1

约束性

县应急管理局

28

每万人刑事犯罪发案量

21.8

25

约束性

县公安局

29

区域企业公共信用诚信度

%

87.9

90以上

预期性

县发改局

30

石油天然气储存能力

万方

172.7

1500

预期性

县发改局

其中:天然气储存能力

万方

36

108

预期性

3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亿斤

0.54

0.54

约束性

县农业农村局


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扩大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开拓合作新空间、重塑竞争新优势。

(一)加快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

建设国际绿色石化基地。推动从服务保障向全面融入跃迁,加快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建设,着力把基地打造成“重要窗口”的标志性大平台。精准对接国内外知名石化企业,加快引进一批产业链重大项目,推动形成多链融合的特色产业体系,构建更开放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强与镇海、金山、奉贤等区域石化园区的产业联动和错位发展,积极推动形成长三角区域亿吨级石化产业集群。

建成国际油气储运贸易基地。推动物流设施提升、油气投资商集聚、政策攻坚突破,成为全球油气全产业链的新兴力量。到2025年,力争形成1500万方油气储存能力,油气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建成投运黄泽山油品储运基地二期地面储罐和地下洞库项目,谋划三期地面储罐项目,推进黄泽山整岛开发;力争双子山、小衢山、六条溪等区域及早启动建设。落实“气化长江”战略,推进衢山南部LNG登陆中心建设。培育多元化的油品储运主体,探索创新油品储备模式,支持与国际产油国共建油品储存基地,优化形成国储商储并重、国内海外联通的模式。以浙石化原油进口和成品油贸易出口配额突破为契机,探索开展原油、成品油转口和离岸贸易,做大油品贸易规模,完善成品油终端分销网络建设,提升油气贸易功能。建设亚太铁矿石分销中心。深化与巴西淡水河谷等国际知名矿石生产、贸易商合作,完成鼠浪湖西三区扩建工程,做强矿石保税仓储、混配矿、磨矿加工,拓展矿石国际贸易等业务。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综保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吸引集聚一批国内外港口、航运和货主企业,共同参与铁矿石分销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区域影响力。

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高质量落实国务院26条改革赋权政策,突出制度创新,在投资贸易、法治环境、金融服务、执法监管等领域大胆创新,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为国家和省市改革大局提供“岱山经验”。建立健全对外开放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油气产业环境风险处置应对能力建设。加强与杭州、宁波、金义三个新片区以及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合作联动,进一步深化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等政策措施,对标国际,积极融入浙沪合作。探索实施自由贸易港政策。

专栏3:浙江自贸试验区岱山区块重大产业布局

1、国际石化基地:即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按照国家战略布局,在鱼山岛打造国际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支持基地以原油精炼为基础产品,以乙烯、芳烃等高端产品为特色,完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加快形成国际一流的石化产业集群。

2、国际油气储运贸易基地:加快码头、管网、油罐、地下油库、锚地、物流基地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原油、成品油为重点,承接全球资源,面向亚太市场,满足国内需求,布局形成大型油品储运基地。

3、亚太铁矿石分销中心:依托鼠浪湖岛矿石中转码头,建设国际配矿贸易中心,以接卸外贸进口矿石为主,为长江沿线冶金企业提供中转运输服务,优化完善区域矿石接卸系统布局,为我国沿海、东亚地区提供仓储、分销、加工及配送服务。


(二)推进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升级版

建设港航物流核心圈。突出双向服务洋山港和宁波舟山港,统筹港口岸线资源,推进衢山等重点港区建设,完善江海联运枢纽网络体系,统筹国际油气储运基地码头布局与建设,推进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仓储、分拨、加工、贸易和配送服务,努力打造以油气、铁矿石为特色的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力争成为全球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高地。推进航运金融、交易、信息、科技等业态集聚,提升海事服务能级。适时推动衢山南部岸线开发开放,探索发展散货内支线。健全港口集疏运体系,鼓励本地航运企业发展、组建江海联运船队,打造连接世界、服务全国的重要海上物流支点。到2025年,海运运力力争达到240万吨。

优化江海联运物流体系。鼓励岱山港航企业与沿江港航企业在联合运输、江海联运、中转分拨等领域深化合作,大力发展铁矿石、油品等大宗散货江海直达运输服务,协同推进铁矿石全程物流平台建设,完善“门到门”接收送达网络。支持江海联运船队建设,鼓励优化型海船开展进江直达运输,重点发展铁矿石、油品、LNG等货种江海直达散货船队及江海联运集装箱船队,适时开展油气、化工品等货种特定航线江海直达新船型研发应用。深化与长江沿线港口合作,协同推进沿江重要节点货物集散中心建设。到“十四五”末,争取实现海进江港口货物吞吐量超5000万吨,累计超2亿吨。

(三)构建浙沪海上通道海事服务核心区

以“服务船舶”“服务江海”为主要内容,发展多元化的海事服务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海事服务基地。以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为核心,推动锚地锚位扩大开放,打通加注业务全流程,吸引更多国际船舶到岱山加注燃油;积极招引知名供油企业,培育供油市场。依托衢山现有船舶修造企业和小城市功能,培育外轮供应市场,鼓励拓展航修服务,打造中国招商局集团豪华邮轮修改造基地;适时发展海事仲裁等高端业态。注重海陆联动,加快衢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岸基站建设,打造国际船员服务基地,发展岸上经济。

(四)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加强长三角区域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把接轨上海作为融入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取向,围绕融舟接甬联沪目标,高起点打造新区对接上海的“北大门”。建立长三角政府层级战略合作机制、县(区)级部门层级联动机制以及联席会议等保障机制,加强与上海、宁波在港口发展、基础设施、产业联动、资源配置、旅游健康、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协作。密切与长三角主要城市在规划实施方面的顶层交流,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宁波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等区域性规划,借助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创新长三角产业发展模式。依托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深化与上海、宁波等地区在石化及配套产业方面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甬舟人才一体化发展飞地等载体作用,开展更为广泛的经济合作和人才交流,吸引更多资源要素向岱山集聚。谋划利用岱山本岛西部临港工业区块、衢山本岛南部岸线区块等发展空间,借助长三角头部城市在经济、管理、品牌效应等方面优势,以装备制造、石化新材料、海事服务等为主方向开展合作。在衢山等离岛进一步探索投资便利、贸易自由等政策。充分利用海岛、生态优势,积极承接长三角游客外溢,承担湾区南部核心生态旅游岛功能,推动旅游业大发展。

(五)畅通要素市场化配置

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畅通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流动渠道,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畅通资源要素配置,提升内部循环通达能力,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整治“低散乱”企业,切实提高经济密度;扎实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腾笼换鸟”和“僵尸企业”处置;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构建以绩效为核心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和资金管理机制。畅通资本要素配置,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升级版,加大金融产品供给,加强制造业、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去杠杆防风险,建立健全债务违约处置机制,严防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连锁反应;更好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领撬动作用,强化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战略项目的金融保障。畅通劳动力要素配置,加快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健全与劳动力优势地区交流合作机制。畅通技术要素配置,引导重点企业提升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核心环节能力,向供应链“链主型”企业转型;推动科创平台产品辐射、技术溢出等效应,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带动产业整体跃升。畅通数据资源配置,加强数据资源整合,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六)深入实施投资新政

实施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行动,加快补齐重点领域短板,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深入实施省市县长项目工程,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和滚动实施机制,加快“两新一重”建设,加大能源、交通、水利、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投资,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创平台、先进制造业投资,推动传统产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完善重大项目落地协调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的用地(海)、用能、资金、环境等要素保障,健全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和滚动实施体系,大力推进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引进标志性项目和领军型企业,提升产业投资促进竞争力。全面开展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统一平台、统一流程、统一监管,高效推进投资项目落地。创新投融资机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制定和完善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运营的配套政策和监管机制,建立全县统一的投资促进平台,定向引导沪甬等合作密切地区民间资本进驻。

(七)大力实施消费新政

持续稳定优化传统消费基础。深化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加大商贸综合体、大众连锁品牌、中高端住餐企业等引入力度,加快文化休闲街区、艺术街区、特色书店、购物娱乐场所建设,探索发展邻里中心、一站式快乐消费中心等社区商业建设,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和提档升级;引导支持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以质量品牌为重点,推动消费绿色、健康、安全发展。落实和完善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深入实施放心消费行动,全方位优化消费环境。

全力推进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设计布局多层次的消费场景,加快线上线下消费双向深度融合,打造“智慧街区”“智慧商圈”,积极发展“网上菜场”“网上餐厅”“智能便利店”等数字商贸新模式新业态,力争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25%以上。积极拓展夜间消费市场,综合实施立面改造、城市品质提升等工程,营造沉浸式夜游氛围,提升夜间经济消费环境。大力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直购进口、保税备货、闪购等新业态发展,提升跨境电商服务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丰富文化休闲消费新空间,增加体验性旅游项目推广应用,加速知名高端酒店落地营业,提质民宿集聚区(综合体),打造面向全域、主客共享的文旅商品产销体系。

(八)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引进跨境电商孵化器,推动传统企业与电商合作,培育一批外贸平台企业;加快船舶贸易转型升级,推动高端绿色船舶、高技术特种船舶和高附加值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出口,拓展船舶及大型配套设备融资租赁等海事衍生服务贸易。高质量打造优质外资集聚地,加快推广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聚焦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围绕油气全产业链、先进制造业等实施专业化精准招商,大力引进世界500强、行业巨头等高质量外资企业项目。高水平推动企业“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通过国际并购、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支持企业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和营销中心,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企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高端跃升。

四、建设海洋科技创新示范区

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作为首位战略,统筹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一)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提能造峰。支持岱山经济开发区创新发展,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并推动自贸试验区政策协同共享,不断提升战略科技力量。探索建立创新载体联盟,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众创园。建立县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培育机制,加快完善岱山县汽船配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功能,谋划建设石化新材料、海洋新能源等领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加强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双创平台建设。

促进科技创新主体提质增效。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重点关键技术“科技悬赏奖”制度,实施“揭榜挂帅”等科技攻关模式。完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健全研发投入奖励、项目资金扶持等系列措施,全面落实企业研发所得税优惠等税收普惠政策,引导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强度,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有效衔接。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着力培育市场前景好、科技实力强、行业影响广的科技“小巨人”和“隐形冠军”2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75家以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健全企业内部研发体系,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高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技术市场建设、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与能力提升,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支持专业化机构为企业提供创新型服务。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在岱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新型研发机构。建成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岱山新材料研究和试验基地、中国石油大学流体智控岱山研究中心、航天科工未来产业创新中心、中国招商局集团邮轮研究院等一批重点创新合作平台,支持专业化机构为企业提供创新型服务,推动优秀科技成果在岱山落地,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的最后一公里。

(二)建设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

创新多元化的人才引育模式,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与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重点做好油气全产业链、石化新材料、船舶海工、汽船配、海洋新能源等科研领域合作,大力引进高精尖创业创新人才、高校毕业生和各类技能人才;支持高等院校在岱山设立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培育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鼓励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开展“双证书”教育、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鼓励支持本地企业搭建承载平台,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奖补优惠,支持各类人才在岱就业创业;建强甬舟人才一体化发展飞地,完善柔性引才机制,突破户籍、地域、人事关系等约束,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引进管理机制,切实做到引进人才“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努力创造一种让各类人才来去自由的宽松环境,形成“来了就是岱山人”的浓厚氛围。

专栏4 人才强县行动

1.领军人才集聚行动。重点围绕石化新材料、油气等相关产业领域,实施海内外领军人才及团队引进计划,其中引育国家级人才工程人才5名,高精尖人才50名以上。

2.工匠培育行动。加快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新增高技能人才4000名以上。 

3.大学生集聚行动。加快推进大学生见习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平台建设,打造大学生实习应聘、就业创业全链支持体系,累计新增大学生7500名以上。


(三)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

优化“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联动创新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对创新人才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完善科技金融融合体系,引导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持续研发各类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加强对创新产品市场拓展、首台(套)高端装备应用的扶持,积极探索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科技保险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培育、产学研合作补助等激励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学术环境。抓好宣传引导,强化对创新人物、创新企业、创新团队、重大创新成果的宣传报道,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弘扬创业创新文化,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业创新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五、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绿色石化、临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等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

(一)打造绿色石化产业及新材料集群

加快国际一流的绿色石化基地建设,确保绿色石化一期二期项目安全运行,谋划建设三期项目,到2025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以上。谋深谋细石化产业链,高起点推进建链、延链、强链,全方位提升产业链水平。加快建设石化循环经济产业园,谋划布局石化前沿领域新材料项目,打造新材料产业创新高地。培育发展石化装备制造、安装运维、安全与环保、石化特种运输、检验检测等项目,打造石化生产性服务业基地。

(二)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深化实施以数字化、集群化、服务化为重要标志的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做强船舶与临港装备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导入现代造船模式,实现船舶与临港装备产业产值100亿元,深化与大专院校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合作,实现优势产能、资本、订单、技术深度融合,推动船舶修造、海工等临港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变;支持重点企业发展豪华邮轮及其他高附加值船舶,大力提升设计、施工、配套等综合能力,努力打造国内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支持汽船配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攻克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提升自给能力;建设东沙汽船配特色小镇,打通石化产业与汽船配产业转化渠道,打造汽船配产业集群。支持玩具和微电机在产品、关键元器件等领域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向“专精特新”方向迈进。推动水产加工向绿色、精深加工方向发展。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大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着力解决供给、需求、质量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提升现代商贸、旅游、文化、体育休闲、健康养老、物业等服务业质量,提质高亭老城区商贸业态,引进大型商业综合体落地竹屿新区,谋划建设双峰新城商业中心区;建设以创新研发、数字智能、绿色生态为特色的开发区未来社区;提升海岛旅游产业品质,补齐海岛旅游短板,创新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加大教育、养老、家政等领域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业,加快国际型、区域型优质物流企业及服务商、运营商集聚,引导本地企业参与,建设仓储物流基地;大力发展船舶交易租赁、船员服务,适时发展航运信息、航运金融等高端航运服务;打造石化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发展石化装备制造、安装运维、安全环保、特种运输、检验检测等产业;谋划发展研发设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中高端延伸。

(四)提升海岛旅游业品质

坚持全域化、精品化、标准化、国际化导向,积极发展观光度假、康养运动、研学旅游,举办特色精品体育赛事,促进文旅体深度融合,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中国气派、岱山辨识度的标志性文旅成果,建成全国知名的海岛休闲旅游目的地。挖掘海岛文旅核心资源,大力推进岱山海岛公园建设,聚焦“海洋运动休闲岛”定位,全力推进“百城、千镇、万村”景区化工作,积极争创一批国家4A级景区,全面实现景区镇、渔农村景区村庄全覆盖。实施县城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实施秀山全域海岛公园、岱东省级休闲运动小镇、磨心山景区提升工程、东海郊野公园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构建海岛文旅产品体系,推进海洋文化系列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景区化、数字化。推进海岛全域旅游智慧化,建成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构建智慧旅游监管应用体系,提升海岛旅游核心竞争力和便捷度。

(五)全力发展数字经济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数字海洋实验室,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推进公路、水运、水利、物流等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推进以绿色石化生产基地、开发区石化循环经济产业园、船舶智能制造基地、东沙汽船配特色小镇为核心的四大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发展以数字化贸易服务、临港智慧物流服务、智慧海洋旅游服务、社会新业态服务为支撑的智慧服务平台,及以数字经济小微企业园、现代农业园、智慧海岛未来社区为特色的智慧园区,形成“智造基地、智慧平台、智慧园区”一体化发展。

加速产业数字化。深化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集聚为一体的石化新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培育提升“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大力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动“机器换人”,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鼓励企业上云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的开放平台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产业生态,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工业经济体系。

加快数字产业化。大力培育海洋特色软件信息服务业,构建陆海协同的海洋物联感知网络,发展以海洋地理信息、海洋渔业、海洋生态、江海联运、海岛旅游等为主题的海洋大数据产业体系。主动融入区域性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推动船联网、海洋通信等海洋信息和海洋电子装备业发展。发展与石化新材料产业链相关联的仪表仪器、电线电缆、高分子材料等石化领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探索建立区域海上动态数据中心,发展涉海数字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数字经济产业链。

(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海洋电子信息等产业,加快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依托丰富潮流能、风能等海洋新能源优势和示范性项目,突破海洋能利用关键技术瓶颈,联动开展海洋新能源研发创新、成果转化、高端制造、应用示范、运营维护,推动产业化、商业化进程;打造特色海洋新能源制造与应用示范基地。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重装制造、发展服务型制造等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拓展海上无人装备、海洋感知装备、海洋大数据等产业领域,支持建设航天智慧岱山未来创新中心,实现信息基础设施全覆盖。贯彻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地合作新路径,实施“民参军”企业倍增计划,重点引培军民融合船舶配套装备等产业发展。

六、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化数字化改革,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受益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一)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

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推动全县信息系统迁移上云、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打破“数据孤岛”“信息壁垒”“业务障碍”,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去中心化”改革,实现“减窗口、减人员、提效能”。建成运行县智慧治理指挥中心,实现“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监管”治理体系,拓展深化经济调节、城市建设、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政府运行、灾害防治等领域数字化应用。推进社会数字化转型,建成并安全运行岱山大脑,统筹建设各类智慧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实现社会服务智慧应用体系从大颗粒、无差别、被动提供,向个性化、精准化、主动推送发展。深化数字教育、数字健康、数字养老等领域建设,全面实现县域刷脸办事、刷脸畅行。建成秀山智慧岛。完善数据产权保护机制,深化数据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明确国有经济战略方向和功能定位,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重点企业数字化建设,大力推进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的现代化;探索实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实施人才激励、薪酬奖励制度,选育职业经理人;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进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全面落实《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力弘扬新时代岱山企业家精神。深化实施“凤凰行动”“雄鹰行动”“雏鹰行动”,培育领军型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

(三)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实施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持续加大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打造国内一流的县域营商环境。坚决破除市场壁垒,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土地使用权及其他自然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对照世界银行国际化营商环境标准准则,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持续精简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探索以承诺制为核心的极简审批。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行政执法环境和司法环境,在安监、环保等领域执法过程中避免简单化,严格按照法定程序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防止因诉讼拖延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健全完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深化企业“一件事”改革,实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深化信用岱山建设,实施信用“531X”工程,深化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重点领域信用建设。

七、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海岛样板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促进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加速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品质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岱山建设成为品质高端、充满活力、独具韵味的海上花园城市。

(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以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为引领,推进“多规合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构建“一核四岛群”总体空间布局。“一核”是指岱山本岛一体化发展,抢抓大桥时代到来的机遇,打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秀丽县城,构建“一城一带三组团”城市格局,即生活主城、南部美丽港湾带、海洋产业组团、滨海旅游组团、北拓空间组团,推动高端资源要素集聚,打造县域发展核心。“四岛群”是指衢山、鱼山、长涂、秀山岛群:衢山岛群拓展发展大宗商品储运、船舶修造、海洋旅游业,建设港航物流核心圈和长三角知名海岛旅游度假胜地,谋划打造“一带一路”桥头堡;鱼山岛群,重点打造国际一流的绿色石化基地;长涂岛群,以船舶修造等临港产业为核心,海岛旅游为辅助的发展片区;秀山岛群,建立以海岛旅游产业为核心、临港产业为辅助的发展片区。

专栏5岱山本岛“一城一带三组团”空间格局

“一城三组团”,即生活主城、海洋产业组团、滨海旅游组团、北拓空间组团。

一城:生活主城重点提升高亭老城区和竹屿新区的生活配套服务功能,建设双峰新城。

一带:南部美丽港湾带以高亭南部渔港为主轴,建成十里滨海大道,全面激活山、城、海、岛。

海洋产业组团:以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大力发展新材料、石化生产性服务业、海工等产业。滨海旅游组团:依托郊野公园、鹿栏晴沙、海岬公园、东沙古渔镇等优势资源,提升海洋特色旅游业。

北拓空间组团:为沪舟通道建设、产业发展、自贸服务等预留未来发展空间。


(二)建设有品位的城市

建设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示范海岛县。坚持规划引领,细化重点区块城市设计,加强城市风貌整体性、协调性的规划控制,加强城市民生设施场所的建设与规划,注重城市空间的适当留白,展现城市优美“天际线”和独特风貌。完善城市项目设计,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打造“高品质、可阅读”的城市空间。加强停车场、广场建设。构建城市绿道体系,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3.5平方米以上,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达到80%以上。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提标扩面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医卫、教育、文体等设施建设;提级扩能环境卫生设施,开展垃圾无害化资源化、污水集中处理、公共厕所集约布局;提档升级市政公用设施,完善市政交通、市政管网、配送投递、县城智慧化改造,建设开发区未来社区、小长涂海岛版未来社区,打造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质增效产业培育设施,健全产业平台配套、冷链物流集群、农贸市场联动;提升重点窗口、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绿化彩化层次,高起点建设城市走廊、美丽河道、生态廊道、优美道路、休憩空间,建设提升一批城市公园,形成“城在海中、海在城中、人在画中”的独特意境。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管理数字系统解决方案,统筹建设各类智慧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适时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积极发展国际化社区,提升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

专栏6 新型城镇化重大项目

文旅体育设施:编制《岱山县绿道网专项规划》《岱山县城区口袋公园专项规划》,完善岱山县全民健身绿地项目。

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健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成岱山县垃圾中转站、高亭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市政交通设施:实施城区道路安全提升工程,增设城区停车场,开展人行道通达性和盲道标准化整改,推进城区标志标线提升、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提升。

市政管网设施:实施高亭居民区排涝及水资源再生利用项目,建立完善的城区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和智能化管控体系,全面消除城区易淹区域和严重内涝灾害现象。探索海绵城市和绿色建筑运用,建设城区中水回用系统,缓解城区水资源紧缺状况。推进双峰片区雨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和老城区通气工程。

配送投递设施:结合文明县城创建等中心工作,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统筹布局,分步建设,布局引入智能快件箱。

全力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制定实施创城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创建任务。实施新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按照干净、整洁、有序、绿色、无视觉污染的要求,开展居民小区、交通秩序、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渔农村环境、小餐饮店、城区洗车店等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城市家具有机更新,建设提升一批城市公园,打通拓宽一批城区断头路、瓶颈路,创建一批精品示范街。用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健全“大城管”体制,完善城市管理导则,建立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体系,加强督查考核,全面消除管理盲区和漏洞。加强智慧城管建设,提升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和应急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提高物业服务品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整治不文明陋习,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加快推进殡仪服务中心、骨灰存放堂等殡葬设施建设,逐步推广集中治丧、文明出殡、生态安葬等新型丧葬行为。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发展现代渔农业。大力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渔业,引导渔业做精做强;深化渔场“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减船转产”,加强渔业安全监管数字化建设;全面推进“机器换人”“互联网+现代渔业”发展,推广冷链保鲜、渔船新型材料等技术应用步伐,实现“减人提质增效”;建设海洋牧场,打造岱衢族大黄鱼种苗培养基地,积极培育一批特色水产品牌;推动水产加工向绿色、环保供应链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谋划建设集循环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体验农业于一体的国家海岛农业公园,推动“三生”融合;建设省级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建成启用衢山万头猪场,生猪自给率达到50%。打造集农业生产管理、产品流通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加快渔农旅深度融合,打造集渔船避风补给、鱼货交易、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渔港经济区,加快建设蟹文化综合产业园、金枪鱼加工基地,实现从水产捕捞到餐饮、加工、电商、文化的业态全覆盖;鼓励发展创意渔业、体验渔业,完善休闲渔业基础设施,研究制定产业地方标准,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培育力度。

深化渔农村改革。深化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规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行管理。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期三十年政策,培育示范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家以上。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保障宅基地渔农户资格权和渔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渔农民房屋使用权。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支持村经济合作社以出租、联营、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深化征地制度改革,规范征地程序,建立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推动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促进渔农民致富增收。

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生态宜居的渔农村人居环境,坚持全县“一盘棋”,实现村域层面“多规合一”,推进村庄整体规划设计;深化“千万工程”升级版,深入开展环境整治,抓好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全域化推进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特色化推进海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现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星级厕所行政村全覆盖,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管理,建成一批美丽乡村精品村。高标准打造“整洁村庄”,深化“三改一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美丽河库建设。对标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标准,以 A 级景区村庄建设为目标,打造诗画浙江“东海蓬莱·水墨岱山”海岛样板,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不断提高乡村生活品质,统筹推进乡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乡村的综合承载力;协同提升集镇设施、环境,增强餐饮、购物、文化等服务功能,强化对周边村落的集聚带动作用;持续开展乡风文明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八、构建以海岛大桥群为特色的基础设施新体系

完善海域海岛基础设施布局网络,实施交通强县战略,以海岛大桥群为特色基础,统筹存量和增量,全面畅通海岛道路系统,推进数字新基建部署,构建畅通、适用、智慧、安全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一)打造外联内的交通运输体系

完善主要海岛立体通道系统。建成舟岱大桥通道,融入宁波1小时通勤圈;积极配合开展沪舟甬跨海通道前期工作,争取预留沪舟铁路岱山段线位。谋划526国道秀山至定海跨海通道(青山大桥)。优化主要海岛内部港口疏运与环岛道路通达网络,重点打造岱山岛、衢山岛道路网络体系,实施岱山高亭至双峰新城公路工程、201省道浪激渚至双合段提升改造工程、衢山环岛西线潮头门至小黄沙公路工程,启动526国道衢山段改建等工程。打通秀山、衢山环岛旅游交通圈和岱山本岛沿海绿道网,实施秀山环岛公路、衢山北部风景旅游线、鹿栏晴沙景区配套工程等项目建设。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提升交通服务能力,提高出行的公交分担率。打造多功能岛际低空交通网络,推进通用航空发展,提升衢山、鱼山等直升机停机坪,布局建设鼠浪湖等新点位,构建海岛空中观光游及海上紧急救援服务体系,形成30分钟空中交通圈。

优化交通枢纽体系布局。努力构建快速便捷公共交通网络,建成岱山交通集散中心,打造重要对外陆上门户;建成燕窝山客运中心,提升秀山、衢山、长涂水上客运中心,构建岱山岛际客运30分交通圈;建成岱山公交总站、衢山汽车总站。加快建成岱山物流仓储中心、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积极打造舟山绿色石化配套物流、衢山油气储运、鼠浪湖铁矿石中转三大货运主枢纽,完善城乡配送中心和物流网点布局,建设岱山县域快递园区,布局邮政快递分拣中心,谋划推广无人机快递服务,逐步形成“两中心、三枢纽、多点位”的货运物流体系。

专栏7 现代综合交通重大项目

高标准编制《岱山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综合实施以下重大项目:

1、铁路。重点配合沪舟铁路建设,谋划预留岱山段线位、衢山支线。

2、公路。高速公路网布局:重点建成舟岱大桥,实现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全线通车,争取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积极配合做好沪舟甬跨海大通道战略规划研究,谋划舟山北向大通道—岱山至洋山段及衢山支线。普通国省道网布局:重点建成526国道岱山段改建工程,实施S201岱山浪激渚至双合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启动526国道衢山段改建工程,谋划建设526国道秀山至定海跨海通道(青山大桥)。四好农村路网布局:重点建成高亭至双峰新城公路工程、衢山环岛西线潮头门至小黄沙公路工程、衢山西长沙至里高涂至外泥螺山公路、秀山环岛公路、岱西海丰至浪仇线公路等骨干路网,加快推进衢山北部下洞礁至沙龙段风景旅游线工程、南峰至司基至东沙公路等。

3、水运。重点建成燕窝山陆岛交通码头工程、衢山万良客运码头工程、大峧山交通改扩建工程,新增陆岛交通码头5个客运泊位;有序推进高亭、竹屿、衢山等7个陆岛交通码头提升改造。沿海港口重点建设液体化工、散货码头,新建液体化工泊位11个,建成2个40万吨级铁矿石卸船泊位。到2025年,力争集装箱吞吐量达100万标箱。

4、航空。以保障行业安全和服务民生为落脚点,加快通用航空建设。重点规划建设鱼山、长涂、小衢山、黄泽山和鼠浪湖等处直升机停机坪,加强岛际快速沟通联系。

5、枢纽。客运枢纽:重点建成岱山交通集散中心、燕窝山客运中心、衢山汽车总站,与既有客运站成形成“一主五辅”客运枢纽布局;加快岱山公交总站、港湾式停靠站建设,完善公交体系建设。货运枢纽:重点建设岱山物流仓储中心,优化村级物流服务点建设,推动全县邮政、快递企业与交通运输业协调发展。

6、绿道。重点建设鹿栏晴沙景区配套工程,新建绿道约9公里,与黄燕线等形成山海成韵的沿海绿道网系统。


(二)构建智能实用的新基建体系

推进海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现有通信卫星,发展低轨卫星宽带互联网,建设以执法船、民船、无人船等移动平台为节点的舟山海域范围大容量、高可靠海洋卫星通信组网,实现近海宽带上网功能,实施海上融合通信应用。聚焦岱山本岛中心城区、衢山小城市以及其他重要公共场所,统筹推进5G规模部署与商业应用。推进重点海岛的海底光缆联通,保障海岛通信。布局建设本岛主要交通干线和停车场地的智能充电桩。

完善智慧物联系统布局。在智慧海洋、海防建设的基础上,优化布局雷达、AIS、视频监控以及水下智能感知设备,推进基于北斗系统的遥感、定位、监测等功能应用,加强海域变化数据的全领域收集。积极开展智慧港口建设示范,加大港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全域专业化港口的智慧物联网络建设,实现港口运营管理的全面智能化,支持自动化码头泊位建设。加快实施渔船、养殖基地的信息化改造,谋划建设水下养殖摄像系统,实现水产捕捞、运输、养殖的全数字化管理。推行全域停车无感支付,全面提升停车场运转效率。

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加强与国内数字领域知名企业的深度合作,围绕海洋装备制造、石化新材料、海运物流等领域,培育国际领先的石化新材料产业链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孵化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推广工业大脑应用,催生出众包众创、协同制造、智能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

专栏8 “十四五”新基建重大项目

1.海陆新型基础设施。到2025年,建成5G基站300个,城市乡镇100%覆盖,行政村80%覆盖,市内高速等交通干线网络实现5G网络覆盖。完成双千兆宽带网络布局。

2.智慧物联基础设施。推进生态环境设施、社会民生设施、交通物流设施智能化建设行动,建成自动化泊位5个。


(三)完善海岛供应设施保障体系

完善岱山水网建设。高起点谋划水网建设,着力构建洪旱无虞,亲水宜居的海岛水系网,让高品质幸福水网成为岱山发展的重要保障。实施水资源优化联调工程,优化水资源结构,新建规模水厂1个和海水淡化厂1个,打造多源共济、优水优用的高品质城乡供水网,形成水系连通、调控有序的生态配水网。优化本地水资源供给,提升中水质量和回收利用率,推进10座水库“库库”联网及2座水库扩容工程,提高供水韧性和供水保障能力。建设西南塘、后沙洋等城乡排涝工程9个,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河道拓浚,河岸生态化改建以及闸泵联运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全县排涝能力。加强智慧水利网建设,以水利“新基建”为抓手,建设水库、山塘感知体系等项目,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

完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建成黄泽山-鱼山原油管道,推进“黄小双”三岛互联互通、黄泽山-上海漕泾原油管道以及黄泽山-鱼山成品油管道建设,构建覆盖广泛、外通内畅的油品管网。强化用能保障,满足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区块以及战略产业用能需求。加快推进能源互联网形态下的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重点实施500千伏鱼山变、220千伏衢山变、110千伏岱西变等输变电工程,服务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及产业集聚供电需求;优化完善配电网网架结构,加快布局鱼山岛、岱山本岛西部、衢山岛等区域配电网,构建坚强智能电网;预留大容量、紧凑型、同塔多回路的输电线路和海底电缆登陆岸线,构建成型厂网协调、电压等级匹配、安全可靠的电网网络。优化县域LNG供气站点及天然气管网布局,力争城镇液化管道天然气供给全覆盖。新增3座综合供能服务站。加大电能替代力度,在大型物流港口、码头推行清洁能源使用。积极推动分布式能源在大型公共设施的推广应用。

(四)健全海洋防灾减灾设施体系

加快海洋环境智能监测网建设。借助智慧海洋建设契机,运用云计算和监控视频、雷达、无人机、遥感、卫星终端等成熟技术和感知设备,提升应急监测、水质自动在线监测、海洋遥感监测等监测能力,建立海洋污染物智慧化监测机制,逐步开展入海直排口及邻近海域的全覆盖监测,构筑一张融船舶、港口、直排海企业于一体、全天候的海洋环境智慧监测网。

完善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增强气象、地质、火灾、海洋等其他灾害及次生灾害预警监测和防范系统能力。实施海塘安澜工程,提升全县防洪防潮标准体系,筑牢海岛防台御潮安全屏障。完善危化品灾害防御体系,加快危化品专用码头建设,优化避灾避难安置场所和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布局,加强危化品源头管控治理,制定生产、使用、运输、储存禁限控目录。以鱼山、岱山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及危化品运输通道为重点,完善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储罐区、库区)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优化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完善适应城乡生活、生产的消防救援力量体系,完成岱山经济开发区消防救援站建设,形成以衢山大道消防救援站为主,衢山政府专职队和岱山北部消防救援站为辅,岱西和秀山政府专职队为补充的消防救援力量体系部署,统筹企业消防专职队和社区微型消防站协调发展。完善院前急救服务网络,形成以县医疗救助站(120指挥中心)为核心,外围乡镇(外岛)急救点为节点的县域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完备县、乡镇、企业三级应急管理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体系,强化部门联动、军地协调、社会力量协同机制,建立救援队伍、专家、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一张图”。深化与宁波镇海区长期稳定的应急联动协作关系,推进石化产业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提升综合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九、高水平打造美丽中国的海岛样板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自觉地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让绿色成为岱山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一)发展绿色低碳生态经济

坚持发展美丽经济,倡导“清洁生产”理念,持续压减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推动高能耗行业绿色改造升级,引导企业降低污染排放,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壮大环保治污等产业,加大中水回用力度;加快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提高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确保政府投资项目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大力推进经济生态化,发展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渔农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推进船舶、汽车等交通工具新能源化,分步骤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使用,鼓励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海岛绿色循环产业工程,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立海岛地区GEP核算标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激活海洋特色生态产品资源潜力;探索建立“生态帐户”,形成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生态资产包,让资源变成资产。

专栏9 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

加快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和能源体系,有效控制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落实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开发生态系统碳汇,积极推进气候投融资工作,建设固碳工程设施。 

1.工业领域。制定实施煤电、化工等重点用能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压减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产业,推广低碳技术应用;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减少煤炭消耗,增加清洁能源使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强化浙石化等重点企业控温意识,落实减碳措施,建立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管理体系。 

2.交通领域。制定实施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专项行动方案。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完善绿色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推进公路、水路行业节能减排,推广道路运输新能源车或清洁燃料车。 

3.建筑领域。制定实施建筑领域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专项行动方案。减少建筑能耗,发展绿色建筑,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高能耗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建筑低碳化运营和能耗监管,推进既有建筑能效提升。 

4.生活领域。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产品,实施碳普惠,开展“零碳”政府机关、“零碳”会议等碳中和实践,推动形成崇尚绿色低碳生活的社会氛围。


(二)推动全域美丽建设

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陆海联动、融合开放”理念,主动融入浙东唐诗之路建设,综合实施“五大行动”和“十大标志性工程”,大力推进磨心山公园、东海郊野公园、蓬莱森林公园、秀山樱花公园等一批海岛特色公园建设,打造“最东方的北纬30°公园”新名片,构建美丽海岛、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公园有机贯通的建设体系;统筹推进美丽小岛、美丽乡镇、美丽风景带及空心岛(村)激活“3+1”创建模式,建设一批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打造“岛岛是花园、村村见美景”的海岛大花园;完善生态网络体系,加快本岛“一心八廊”生态廊道建设,以山体林地、水系、海岛、交通线路等为载体,实施绿化、美化、彩化工程,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质量、改善生态景观,创建一批森林城镇、森林村庄,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实施美丽城镇建设三年攻坚行动,2个乡镇建成美丽城镇样板镇、4个乡镇达到美丽城镇基本要求,形成全域大美格局。加快建设郊野公园、城乡绿道网、田间绿地等,强化湿地、沙滩等沿海生态资源保护,实施岸线整治和修复,建设生态海岸带。

专栏10 “十四五”岱山美丽乡村全域发展“3+1”模式

发挥海洋海岛优势,坚持一岛一韵、一村一景,打造海岛乡村大花园,统筹美丽乡村、美丽小岛、美丽乡镇、美丽风景带建设和空心岛(村)激活。

1.推进2个美丽小岛建设。按照“一岛一主题”要求,全岛规划、文化引领、错位发展,提升偏远小岛环境质量,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打造具有舟山特质、适合对外交流的美丽小岛。

2.推进3个全域美丽乡镇建设。按照“一镇一特”要求,突出规划权威、刚性执行。

3.开展2条美丽风景带建设。按照“一带一景”的要求,立足我县海岛自然禀赋,推进产业融入发展,打造特色鲜明、海岛乡村韵味浓郁的美丽风景带。

4.“空心岛(村)”激活。以盘活海岛资源为切入点,以“乐活”理念,做到开发建设与生态、旅游、乡村发展有效衔接,推进“空心岛(村)”激活振兴。


)持续深化污染防治

推进清新空气行动。加快城镇配气管网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完成能源和消费总量“双控”目标。全面推进清新空气行动,实施源头控制和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大石化、化工、船舶修造等重点行业有机废气综合治理力度,削减VOC排放,确保PM2.5平均浓度稳定达标,保持空气质量全国前列。深化船舶排放控制区和绿色港口建设,加强机动车船污染防治,限制高排放船舶使用,进一步淘汰老旧车、老旧船舶。深入实施碧水行动。深化“五水共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湾(滩)长制,实施品质河道、蓝色海湾等工程,加强高亭长河、岱西河、江窑河等重点河流污染治理。全面巩固消除黑臭水体成果。严控工业污染源,分类推进工业源总氮削减,对水产品加工业等重点行业水环境整治。加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推进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积极打造海岛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扩建高亭污水处理厂,新增扩建鱼山、岱西、东沙等污水处理厂,推进清洁排放技术改造,探索构建闭式循环系统。全面推进渔农村污水设施提标改造和标准化运维,实现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全覆盖。积极参与长江口海域污染联合防治,支持开展东海“碧海行动”。

全面推进净土行动。严格落实国家“土十条”,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整治,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强化耕地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推进高污染在产企业,及已关停、搬迁和淘汰企业原址用地地块风险筛查和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强化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落实治理修复工作。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推动用途变更地块开发利用现状排查,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科学处置固废污染。深入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创建,严格执行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鼓励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的企业在场内开展综合利用处置。强化固体废物处置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工业固废集中分拣处置中心。构建固废收集体系,建设小微产废企业工业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废专业化统一收运平台。推进工业固体废物园区内循环利用,加快再生资源加工项目招商引资进度,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规范固废运输管理,严防二次污染。强化固废危废全过程闭环式监管,严厉打击固废违法倾倒、危废非法转移处置等违法行为。

(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完善县委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委员会运作机制,全面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全面建成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充分发挥环评审批导向作用,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准入,把好项目准入关。严格环保执法,完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黑名单”等制度,打好环境监管执法组合拳,完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过程闭环管理长效机制。

十、打造展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海岛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施惠民富民安民新举措,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完善群众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健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产业带动就业能力,建立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评估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落实就业政策,扩大新业态就业规模,加大公益性岗位援助,加大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创业帮扶力度,促进充分就业。加大创业扶持,建好用好“双创”平台,健全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机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新型职业渔农民和实用人才培育力度,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大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力度,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谋划建设县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大救助体系,构建低保群众、失独家庭、残疾人、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帮扶解困长效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扎实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加强医保服务与监管水平。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确保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速高于居民收入平均增速。健全完善稳物价长效机制,着力降低群众生活成本,加强“菜篮子”、住房等民生保障。强化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和红十字慈善事业发展,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开展残疾人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新建残疾人托养中心项目等设施,完善社会福利帮扶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专栏11岱山富民惠民安民行动

1.高质量就业行动。每年城镇新增就业0.3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下。

2.低收入群体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完善低收入群体动态精准管理,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低保、低边困难群众医疗补充政策性保险100%覆盖。

3.住房保障行动。基本完成2000年底以前建成的城镇小区改造任务,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26.2%。

4.社会救助行动。建立与人均消费支出等指标挂钩的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物价补贴机制和渐退制度。


(二)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善和深化校外教育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完善继续教育制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成覆盖全县域的终身学习网络。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加快发展0-3岁托幼服务,将托育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体系,挖掘社区空余场地资源,合理布局提供托育服务场所。启用城西幼儿园,建成双峰新城幼儿园及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竹屿新区、开发区未来社区幼儿园,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迁建、改建、扩建部分中小学校,从根本上提升全县学校校容校貌。加大开放办学力度,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与高校、品牌教育集团合作(委托)办学。提升渔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实施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高质量普及学前至高中段15年教育,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成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

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加大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培养力度,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大“县管校聘”改革力度,绩效分配向班主任、离岛教师、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充分调动一线教师工作积极性落实学校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发展性督导评估。深化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推进学校、教师、学生综合评价改革。

全面提升服务区域能力。提升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水平,推动职成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开展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交流合作。围绕石化及油气全产业链、自贸区合作等领域,做强石化产业链职成教育。加强与相关高校在石化科研、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合作深度。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精准服务企业。

(三)深入推进健康岱山建设

持续提升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树立“大健康”理念,加快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县、乡、村(社区)三级专业公共卫生体系,构建优化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相互衔接的服务体制,优化城乡医疗资源布局,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入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改造提升现有医疗卫生设施,完成县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和县中医院迁址改建。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机制,提高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增强应对化学伤害的应急处置和综合救治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全民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产业,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县域医共体改革,建设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与长三角地区三甲医院合作长效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强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全面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构建完善以县中医院为龙头,其他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完成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建设,开展与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名医名科名院远程医疗合作,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海岛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基层全科医生培养,进一步拓宽卫生人才培育引进渠道。

(四)发展和繁荣海岛文化

大力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海岛文化软实力。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打造一批理论宣传阵地。加快媒体深度融合,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建强用好融媒体中心。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谋划实施双峰新城体育中心等一批文旅体项目,加快改造提升系列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场所,建好用好文化礼堂、城市书房、农家书屋,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高起点谋划岱山文体地标,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双峰新城文体中心,加快基层休闲体育公园建设。坚持投入多元化,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文体设施,形成公共文体资源和文体活动大配送、大循环格局。坚持治理现代化,提高文化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加大文体惠民力度,满足新时代群众多样化的文体需求。

培育海岛特色文体品牌。整合提升岱山海洋文化和民俗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深入挖掘岱山海洋文化、渔文化、盐文化、古村落文化,培育文化新业态,加强历史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造“岱山唐诗宋词之旅”“徐福文化之旅”,做大做强岱山海洋文化品牌。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创新精品文体活动,培育体育赛事品牌,高标准办好中国海洋文化节暨休渔谢洋大典、百姓文化节、国际风筝节,创新海岬马拉松、沙滩高尔夫、海岛公园徒步大会等特色赛事,打造国家级海洋运动休闲岛。

(五)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

持续优化人口结构。研究制定全县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推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落实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建立健全多元化老年服务供给、多层次老年保障等应对体系。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人口集聚政策,增加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大力招引高素质人才,吸引更多年轻人流入,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实施取消社保年限、降低租赁房屋居住时间等一系列放宽人口落户政策,做大人口基本盘。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形成“有意就迁入,户口随人走”的自由流动新格局。

优化生育及婴幼儿健康服务体系。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筑牢妇幼健康保障网。健全完善住房、就业等配套政策,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3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鼓励生育,落实育儿休假制度,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不断完善全面两孩政策配套措施,保障母婴权益,支持家庭生育和儿童成长,推进具有海岛特色的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提升健康养老服务水平。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强化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实现兜底保障老人集中供养,建立健全居家养老为主、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智慧养老,建立全县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探索开展“5G+养老”应用示范工作。建设县、乡两级康养联合体,实施县社会福利院迁建,推进本岛及离岛乡镇敬老院整合提升。针对基础条件较差的偏远小岛,推广海岛渔农村“三依三不离”自助互助养老模式,同时通过政府向社会组织和社会公益团队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培育壮大养老服务队伍。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康复医疗机构,鼓励个人参加商业性质养老保险,建设具有海岛特色的老年友好型社会。

(六)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树立整体智治理念,以“智治”手段优化治理形态、完善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打造县域社会治理典范。全面推行“县乡一体、条抓块统”高效协同治理模式,深化以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乡镇“基层治理四平台”、村社党群服务中心、全科网格为主体框架的“1411”县域社会治理新模式,整合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推动群众办事不出岛、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深化“瀛洲红帆”“东海渔嫂”等品牌,打造新时代“海上枫桥”升级版。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好群团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健全完善村(社区)治理机制,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风险的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机制,把风险消灭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十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岱山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大平安”理念,坚持底线思维,把安全发展贯穿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全过程,注重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建设最安全县城。

(一)坚决维护政治安全

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严防境内外敌对势力在岱山活动,依法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严防敌对势力插手利用社会矛盾和敏感事件借机炒作,依法打击邪教、类邪教组织。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实施网络生态“瞭望哨”工程,加大舆论、舆情引导力度,依法处理网上抹黑攻击、恶意造谣传播有害信息,坚决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深入开展反恐怖斗争,加强反恐防护体系建设,牢牢守住暴恐案件“零发生”底线。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教育,加强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二)全面加强经济安全

加强经济风险预测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把稳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健全完善涉企风险定期会商研判机制,织密织牢风险监测网,加强政银企联动,有效防范企业“两链”风险,守牢不发生区域性经济金融风险底线。加强经济金融领域市场整治,依法严惩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经济犯罪。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加强大宗物资战略储备,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构建统一高效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安全。加强城市安全保障,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

(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加快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自然灾害和企业生产安全普查,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强化道路交通、水上交通、船舶修造、消防、渔业、工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坚决消除重大隐患、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提高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建设海岛自贸区版应急指挥体系平台,成立岱山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不断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提升自然灾害特别是台风洪涝灾害的科学防控和应急救援能力,强化气象精准监测预警和智慧服务能力。

(四)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完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科学研判各领域风险,构建源头防范、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制度化、常态化,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信访代办制,推动信访问题及时就地化解,提升群众初信初访办理质效和公信力,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创建“无信访积案县”。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深化“雪亮工程”建设,推广“智安单元”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社会治安立体化、智能化防控水平,构建现代警务模式,坚决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经济健康运行、社会安定有序。

十二、规划保障措施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创新思维、振奋精神,保持奋进者姿态,激发创造性张力,运用系统思维,大成集智、整体智治,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高效落地。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发展规划作为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将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十四五”规划实施全过程。健全落实党的全面领导高效执行体系,完善争先创优工作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建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以促进形成“两个担当”良性互动机制为总抓手,提高领导干部七种能力建设,推进“五强”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干部成长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完善全面、立体、透视察人识人机制,建立综合集成、横向衔接、纵向贯通的选人用人工作闭环体系,加强对担当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和实践历练,提高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能力。

(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加强和改进县委对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机制,健全民族宗教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新时代侨务工作机制。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完善党建带群建工作制度。做好新时代党管武装、双拥、对台、党校、老干部、老龄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丰富完善基层民主实践形式。

(三)推进法治岱山建设

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充分发挥法治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和引领、规范、保障作用,维护和增强法治公信力。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效能,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问责机制建设,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与监督管理,推进乡镇合法性审查,深化业务指导培训。加快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改革,推广应用行政复议数字化平台,加快推进行政复议制度化、标准化、数字化、专业化建设。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政法领域改革,加强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深化审执分离,完善执行机制,建立执行难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强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提升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大力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海岛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加大法治人才和队伍建设,努力促使法治真正成为岱山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广大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化解矛盾,建设法治社会。强化公职律师、公证员、基层调解员的队伍建设。加强互联网法院建设,推进移动微法院迭代升级。加强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

(四)深化清廉岱山建设

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统筹推进清廉单元建设,打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政商亲清、文化清心的清廉岱山。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查处重点领域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有关贯彻落实办法,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四责协同”形成合力、巡察监督“上下联动”,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抓实抓细政治监督,推动纪律、监察、巡察、派驻等“四项监督”有机贯通,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党内监督与人大、政协、审计、群众、舆论等监督统筹衔接,以严密的监督体系完善治理格局、提升治理能力。发挥好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领导班子“一岗双责”、纪委监督责任“四责协同”工作机制作用,进一步形成清廉岱山建设强大合力,营造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良好政治生态。

(五)健全完善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充分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科学制定岱山“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全县规划体系。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动态调整和修订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完成规划目标。坚持“开门编规划”,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激发人民群众参与规划实施、建设美好生活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全体人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岱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是全面开启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行动纲领,全县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激情创业、拼搏赶超,勇立潮头、砥砺前行,为全面建成“湾区明珠•自贸港城”,打造“重要窗口”海岛风景而努力奋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