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统计分析
2024年度商贸经济形势分析
信息来源: 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5- 02- 28 14: 09 浏览次数:

2024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所有工作首位,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提振消费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2024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措施,全力提振消费信心。在此背景下,全县消费和商贸领域呈现出回稳向好的发展态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三项关键考核指标,均位列全市第一。

一、消费市场运行的基本现状

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城镇消费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6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继续领跑全市,比全市平均增速高出1.0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0亿元,同比增长8.6%。从城乡消费主体来看,城镇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36亿元,增长7.9%;乡村为0.44亿元,增长17.4%,城镇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规模远远超过乡村。

从主要消费品类别看:在各类消费品中,粮油、食品类消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最为突出。2024年,全县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9797.7万元,较上年增长23.3%,拉动全县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高达28.9%,在所有限额以上消费品类别中位居首位。这主要得益于化工企业集中采购年货,带动了该品类的消费增长。

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消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2024年,在全县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餐饮收入和商品零售的占比分别为51.6%和48.3%。其中餐饮收入为2.48亿元,比上年增长8.0%,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额为2.32亿元,比上年增长9.2%。尽管目前餐饮收入的规模仍大于商品零售额,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这一变化表明群众对日常用品的购买逐渐回归线下实体店铺。此外,过夜旅游人次增长较快,外来消费的活跃有效带动了我县餐饮收入的快速增长。

从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看:随着网络媒介的日益普及以及用户黏性的不断增强,网络消费已成为便民利民、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消费方式。2024年,全县限额以上住宿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比上年增长124.1%。这主要是因为本地新增加了君澜、亚朵、桔子等品牌酒店,这些酒店的客户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平台预订客房。

二、商贸领域的突出表现

2024年,全县商贸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四大行业增速均高于全市整体增速。其中,批发业全年实现销售额353.69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27.5个百分点,在全市排名稳居第一,究其原因是工贸分离对批发业的增长起到了持续有力推动作用。

三、2025年商贸发展难点

整体而言,2025年全县消费领域持续增长可能面临较大压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其一,总量基数偏高。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已连续四年保持高位运行,近三年在全市的排名均为第一,要继续维持较快增长速度面临较大挑战。其二,县域范围内新开业的大型餐饮店和零售超市数量较少,限额以上企业纳入统计的压力较大,缺乏增长的持续动力。其三,经过2024年“两新”政策的承接落地以及新增酒店市场的逐渐饱和,全县旅游及本地消费已进入新的平台期,进一步扩大消费基本盘的难度增加。其四,家电、3C数码等以旧换新政策虽然有效激发了居民的消费热情,但享受政策补贴的零售单位均未被纳入限上统计范围,其实际产生的消费增量无法体现在全社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和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上。

此外,消费持续增长还面临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年轻人口作为我县消费的主力军,消费外逃现象较为严重,年轻人习惯在周末前往舟山新城、宁波市区进行旅游消费。为有效促进县外消费回流,进一步释放生活消费潜力,建设一座涵盖各类消费和服务的商业综合体已迫在眉睫。

四、2025年工作建议

(一)精准施策,科学谋划促消费政策。2025年,促消费政策依旧是扩大消费的重要手段,需要不断优化完善,以提升政策效力。建议文旅等相关部门对全年促消费政策进行科学谋划,承接落实好“两新”政策,针对政策实施的时间节点、消费券发放方式、补贴力度以及促消费的重点领域等方面,制定详细规划。餐饮类消费一直是全县消费领域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可以结合“浙里来消费”、“浙夜好生活”等活动,持续开展促消费活动。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引导商贸主体集中开展让利促销活动。同时,打造好星空集市、清凉夜市等县镇联动的夏日夜经济消费场景,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二)招大引强,打造消费高地和商贸高地。有针对性地开展零售、餐饮等业态的招商引企工作,重点引进连锁便利店、中高端餐饮品牌、智慧酒店等优质企业。积极吸引绿色石化产业链下游贸易企业、石化产业贸易企业落地。充分发挥新引进商贸平台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商贸企业全周期全链条服务制度,做好企业从引进到纳入统计的全程跟踪服务工作。

(三)高效协同,扎实做好企业纳统工作。推动新增企业入库纳统,是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稳步增长的关键举措。建议进一步强化“市监出具新增注册清单—乡镇进行规模监测 —商务文旅做好入库培育—统计加强业务指导”的高效部门协同机制,同时压实好属地责任机制,用监督考核提高乡镇推动企业纳统的积极性,持续推进新增单位入库工作。另外,要针对“两新”政策覆盖企业无法纳统的难题,探索论证是否有切实可落地的纳统路径,做到应统尽统。

信息来源: 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