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0026413387/2025-00678 生成日期 2025-02-24
发布机构 县府办 文号
组配分类 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主题分类
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信息来源: 县府办 发布日期: 2025- 02- 26 11: 16 浏览次数:

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之下,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先行示范工作,凭借法治保障与服务为新时代海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保驾护航,成功获评2024年度法治浙江建设优秀单位称号。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夯实主体责任,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县委常委会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专题研究并部署相关工作,制定《2024年法治岱山建设工作要点》,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法治履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述职评议范畴,压实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职责。二是完善督查机制。建立“清单+督查+问责”闭环管理体系,制定《法治政府建设问题整改清单》,明确10个主要问题和整改时限。实施季度督查、半年评估、年度考核机制,确保38条整改举措按时落实。三是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领头雁”工程,落实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与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组织学习《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主动安排学法内容,提升法治思维,增强法治建设能力。

二、健全决策机制,稳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管。制定并发布县政府(县府办)行政规范性文件草案10件,备案审查部门和乡镇行政规范性文件11件,合法性审查率与备案审查率均达100%。开展涉营商环境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文件专项清理工作,废止失效文件19件,按规定修改完成3件。二是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开展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对县政府及乡镇、县属部门9个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实施目录化管理并动态调整优化目录,推动“事前论证—事中督查—事后评估”全链条协同模式。三是持续推动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乡镇开展合法性审查237件,审查总数提升94.3%,县合法性审查中心提级协审乡镇和部门重大疑难复杂合同13件,提供协审意见49条,意见采纳率为100%。制定并出台《岱山县县乡法治审查员管理办法》,任命县乡法审员48名,7个乡镇法审员法学本科以上教育背景实现全覆盖。

三、深化改革攻坚,全方位升级涉企法治服务。

一是构建涉企法治服务体系。出台《岱山县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方案》,编制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一类事服务指南,梳理涉企服务事项34项。二是有效推进企业合规指引。围绕绿色石化等重点产业,成立岱山县石化产业风控法务中心,印发《岱山县石化产业民商事风控法务指引》《石化产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指引》等一系列预防性风控法务制度。三是落地涉企法律增值服务。优选省内3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26名律师,组建涉企法治服务律师专家库,深入推进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开办一日办结率达99.85%,全流程网办率为96.99%,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达99.22%,“无感监测”营商指数处于全省前列。

四、推进执法改革,有力助推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是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归集各执法部门的年度执法计划171个,整合计划48个,同比缩减28%。明确35项“简案快办”适用事项清单,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率57.29%,排名保持全省上游。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106次,检查1271户次,实施率达55.5%,减少企业干扰754户次。二是优化涉企执法方式。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 - 2025年)》县域实施效果评估,部署并开展涉企行政执法和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广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制度,构建“行政处罚 - 合规指导 - 信用修复”三维执法模式,助力企业完成信用修复288件。三是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火墙。开展“法护雏鹰”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全面排摸辖区特殊群体,建立教师结对帮扶、成长导师互选制度,全方位保障留守儿童的安全与身心健康。四是落实行政执法“即督快响”合作机制。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便民热线合作试点建设,收集执法领域难点问题线索12条,提供法律适用咨询30件次,联合督办解决难题13个。

五、聚焦源头治理,深入化解行政矛盾争议。

一是完善人民调解工作体系。集中力量调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中产生的矛盾纠纷,抓好人民调解员、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司法协理员等多支基层队伍建设。2024年,人民调解组织开展排查615次,调处矛盾纠纷2850件,涉案金额达17863.09万元,成功率99%,我县人民调解案例和案卷获得全市双第一的佳绩。二是夯实劳动纠纷基层化解工作。将欠薪调解纳入“四个平台”,完善多元化解机制,全县各乡镇均成立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落实红黑名单与联合惩戒制度,持续开展“安薪行动”,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制定首份行政复议白皮书,打造“益企复议”品牌,将联系点延伸至离岛乡镇。推行便企服务机制,涉企案件办理效率显著提高。细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履职规范,连续5年达成行政复议后行政诉讼“零败诉”,14年保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我县行政复议工作荣获全省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表彰。

六、坚持依法治理,着力打造社会治理品牌。

一是建设普法阵地。挖掘具有法律知识背景的党员、村民代表以及居住在村的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法律明白人”,帮助解决基层群众涉法涉诉重点难点问题。盘活法治监督员、“法律明白人”等群众队伍以及村社法治阵线,扎实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二是创新海洋普法。打造“渔法同行”特色普法品牌,出台全省首部《岱山县东海渔嫂法治素养基准(第一版)》,推出“法治方舟”海上普法、“法小鱼”“法小蟹”法治动漫。分类、分层、分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开展以案说法、以案释法等多种法治宣传活动400场,参与群众达11万人次,发放普法资料15万余份。三是建设“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按照“1+7+87+N”框架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96个,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制定《岱山县“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服务事项清单》,推行“民生服务+公共法律服务”“基层融治+公共法律服务”“涉企法治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等特色服务。

一年来,我县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法治意识、基层人才引进、执法规范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短板。2025年,我县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法治岱山建设新要求以及高水平推进海岛现代化建设新任务,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领域改革,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以高质量法治政府建设全力保障岱山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