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告公示
关于《岱山县岱东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后公告
信息来源: 岱东镇 发布日期: 2025- 01- 20 14: 04 浏览次数:


《岱山县岱东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经舟山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现根据有关法律要求,予以公告,详细内容如下:

1.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包括岱东镇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

镇域辖区包括沙洋村、龙头村、涂口村、北峰村、虎斗村5个行政村,按照上位传导乡镇规划编制单元划定规划范围总面积25.64平方千米。

镇区范围包括建制镇政府驻地的建成区,涉及北峰村、涂口村、虎斗村,面积80.49公顷。

2.规划定位

落实岱山县级总规对岱东镇的主体功能定位、主要职能分工等要求,确定岱东镇为城市化潜力地区,确定总体目标定位为高品质综合型城市新区。发挥岱东镇良好的滨海景观资源优势,积极融入中心城区,打造成为生态型海滨休闲旅游度假区。

3.规划目标

2025 年,加快推进华东第一滩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岱山城镇融合样板建设,依托优质自然岸线,积极发展观光度假、康养运动、研学旅游、休闲农业,全域乡村振兴共富发展成效显著,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更加协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清晰合理、优势互补,为基本实现高水平现代化美镇开好局、起好步。

2035 年,基本实现高水平现代化美镇建设,全面建成生态型海滨休闲旅游度假区。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格局更加优化,功能分区更加合理高效,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缩小;资源利用更加集约,生态环境更加美丽,镇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4.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落实上级下达任务要求,到2035年,岱东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404.32 公顷,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30.55 公顷;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 163.78 公顷;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不超过429.37公顷(2022930启用版)。

5.构建“一心两轴,一带三片”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构建“一心两轴,一带三片”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一心两轴”。“一心”即围绕岱东镇区打造的城镇综合服务中心。“两轴”分别为南北向沿526国道形成区域协同的526国道综合发展轴,以及东西向沿超沙线形成的贯穿各功能片区的城乡融合发展轴。

“一带三片”:“一带”即滨海风情休闲带。“三片”即三个片区,分别为滨海新城融合发展区、山海田园保护利用区、山水田园保护利用区。

6.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构建“两横四纵”的主路网格局,承担镇域对外客流和区域旅游客流的快速集散功能。

国道。共计1条,为现状526国道。道路两侧预留20-30米的防护绿带。

县道。共计3条,为现状超沙线、高双线和规划部分改线的板东线。县道按照两侧各10米设置建筑控制区。

乡道。共计4条,为黄大线、上庄线、方北线、黄护线。乡道按照两侧各5米设置建筑控制区。

构建乡镇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路网体系。

主干路。包括东西向磨心路和海悦路,两条红线宽度为40米。

次干路。包括超沙线、合兴路、江泉路、海平路、海静北路、落霞路、双峰路、黄城线。其中,超沙线红线宽度10米,合兴路、江泉路红线宽度12米。

支路。包括盐田路、菜市东路、育新路等,规划道路红线宽度10-14米。

7. 全域公共服务体系

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推动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统筹镇域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升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目标。

8.强化规划传导

以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和约束全区各级各类规划编制实施的依据。传导落实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任务和控制要求,强化“三线”的刚性管控作用。传导落实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主体功能定位、约束性指标分解方案、规划用途分区、空间控制线、重大项目和工程等要求。

9.规划数据库建设

依据乡镇级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和数据汇交要求,形成乡镇级规划数据库,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作为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的基础和依据,推进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全过程数据化管理。

 

附图1三条基本控制线规划图

附图2国土空间用途分区规划图

附图3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划分图

附图4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结构图

附图5镇区城市重要控制线规划图

附图6镇区综合交通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