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行·新征程上同奋斗】走基层蹲点“金银岛”:群艺人生 一腔热爱点亮“小岛你好”
信息来源: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4- 08- 13 08: 10 浏览次数:

  捕鱼季,千帆竞发。早些年,“船老大”们出海,渔嫂们便守在家中。如今,东海渔嫂们纷纷走出家门,时常聚在一起,用她们的力量与特有的温情,织起渔区平安网。

  “在座的各位南峰村的父老乡亲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吗?阿拉长涂人又来了……”7月底的一个傍晚,高亭镇南峰村文化礼堂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文艺走亲活动——“实干谋新篇巾帼勇担当”2024东海渔嫂渔业平安巡演。

  天色渐暗,由长涂镇金银渔嫂协会带来的平安巡演文艺节目轮番登场,赢得了南峰村村民们的阵阵掌声。老渔民曹阿伯竖起大拇指点赞道:“这些节目都很接地气,我们很喜欢看。”

  政府搭台,渔嫂来唱。这也是长涂镇承办“渔业平安巡演”活动的第6个年头。情景表演《枕着光的她》、方言小品《东海平安兵》、音乐快板《东海渔嫂话共富》……结合海岛、渔业、渔民、渔嫂等自身情况,渔嫂们自编自导自演,创作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作品。

  悬水小岛,群艺人生。带着对渔嫂们的好奇,记者走进了长涂镇倭井潭村。晚上8时许,该村的一幢小楼里,灯火通明。几十平方米的屋子内,渔嫂们手持道具,一遍又一遍地排练着。遇到动作不一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并没有因为记者的突然到访而停歇。

  “初听,这群人声音这么大,仿佛在吵架。”群艺坊文艺队队长张满芬用手抹去额头上的汗水,目光炯炯有神。她说:“大家都比较爽朗,有问题直接点出来。正是因为这点,每一个节目才有了较为完美是我呈现效果。”

  事实上,这支十几人的队伍原先就是倭井潭村里的一支广场舞队——海韵舞蹈队。平日里,大家在村里的小广场锻炼,强身健体;因一次偶然机会,被吸收进长涂镇金银渔嫂协会,成为了文艺小分队。

  “因为我们在渔区,渔业安全生产非常重要。”张满芬回忆,彼时,县里相关部门提出能否成立这样一支团队,创新渔业安全生产教育的宣传形式。当这群“60后”“70后”遇上文艺演出,大家心头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了。

  考虑到小分队的成员们都不是科班出身,张满芬和几位骨干一得空就向老师们请教节目编排的方法,反复钻研、自编、设计动作,再教给队员们。“现在留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队员林秋飞告诉记者,因为人手紧张,她还特地联系了早年就离开长涂定居在外的妹妹林秋波。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林秋波立马答应下来了。一得空就回长涂岛,和大家一起排练,一起参与演出。

  这几年,队员庄雪芬常常需要去宁波帮女儿带孩子,但每次有演出任务时,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回来。“今年,我们队还受邀前往安徽参加表演哩。”庄雪芬说,“虽然赶路辛苦,但站在舞台上那刻,大家一起跳起来的时候,内心止不住地高兴。”

  稍作休息,排练室内又动了起来。大家跟着音乐节奏踏起舞步,舒展双臂,从表情、动作、神韵,再到踩着每个节拍的韵律感,锲而不舍力求完美。

  台上,她们舞姿轻盈,裙角飞扬;台下,她们穿街走巷,温情服务。这天一大早,陈海红与几个姐妹就来到了村里的一户困难家庭中。

  从海韵广场队伍更名为群艺坊,这群渔嫂们的生活就像她们编排的节目那般,渔区平安巡逻、渔区家庭走访、社会信息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愈发精彩多元。

  这就是“金银岛”上的渔嫂们。而岛上像她们这样的队伍不止一支。光倭井潭村,就有4支文艺队伍,近百人参加,他们活跃的身影,已成为岛上那抹最红的风景。

  记者手记:深厚的文化土壤、安定的社会环境、快速的经济发展,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的文艺队伍。当曾经只是动感的广场舞,被不断打磨淬炼成为一支支贴近生活、寓教于乐的文艺舞曲,蕴藏在海岛群众心底的文化活力被激活了。如今的长涂,已然形成了“群众看、群众学、群众演、群众比”的浓厚文化氛围。她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舞出了新时代的精气神。在今年“柿树杯”长三角莲湘舞邀请赛上,长涂岛上的群艺坊艺术团还以一曲《“莲”动金银岛》赢得了各地的认可,捧回了“卓越创新奖”。乡村振兴,活力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