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统计分析
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信息来源: 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4- 08- 01 09: 15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大力实施“十项重大工程”,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见效,上半年全县经济稳步前行,经济韧性进一步彰显。

一、上半年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一)经济增长稳中趋缓,主要指标保持领先

1、GDP增速稳中趋缓。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初步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县实现GDP总量411.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6.5%,高于全省和全市0.9个百分点,增速较近年各季度有所回落。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20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334.45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58.39亿元,增长6.4%。

2、主要指标保持良好增势。市对县主要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上批零业销售额、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房销售面积、规上工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等多项指标增速领跑全市。

(二)三次产业稳中有升,工业经济承压前行

1、渔农业生产保持平稳。上半年,全县实现渔农业总产值29.76亿元,同比增长1.6%。渔业捕捞情况相对平稳,完成水产品产量12.04万吨,增长1.5%, 其中国内捕捞产量10.0万吨,增长0.1%。

2、工业经济承压前行。上半年,全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482.48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1.2%,同比增长7.9%。上半年全县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90.4%。

从规上重点行业看,石油化工业释放总产值1368.79亿元,增长7.4%,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2.3%。传统行业中,船舶工业、汽配制造业和水产加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4.8%、7.8%和24.6%。从销售情况看,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450.37亿元,增长8.5%,产销率为97.8%。从新兴产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和数字经济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倍、8.7%和15.8%,均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3、服务业平稳运行。上半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8.39亿元,同比增长6.4%,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持续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县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在重点企业的拉动下同比增长18.8%,高于全市28.5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批零销售额134.73亿元,增长43.4%,增速稳居全市第一。住宿餐饮业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县实现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0.9%,高于全市3.4个百分点。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增长3.4%和14.0%,其中限上餐饮业表现亮眼,增长22.5%。房地产市场活跃趋缓。上半年,全县房地产市场活跃态势趋于平缓,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6.04万平方米,销售额4.20亿元,销售面积增长7.4%,增速居全市第一。

(三)消费市场维持韧性,外贸延续顺差态势

1、消费市场维持韧性。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5亿元,同比增长8.3%,增幅高于全市平均1.9个百分点,居全市首位。限上社零好于限下社零。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总额增长12.1%,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总额增长8.1%。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市场快于农村市场。上半年,限额以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8%。从商品类别看,基本生活类消费需求保持旺盛。上半年,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食品类限上零售额增长29.0%,化妆品类增长25.9%,药品类增长11.4%。

2、外贸延续顺差态势。上半年,全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8.71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额56.66亿元,增长6.0%,其中船舶行业出口额44.23亿元,增长31.0%,水产行业出口额3.05亿元,增长46.3%。进口额12.05亿元,下降45.0%。外贸保持顺差态势,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4.61亿元。

(四)财政运行阶段性下行,收入保障持续改善

1、财政运行阶段性下行。上半年,全县财政收入因上年同期高基数导致阶段性下行,实现总收入26.40亿元,同比下降5.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7亿元,下降1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地方税收收入增长10.0%。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4.8%、7.2%和6.5%。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上半年全县公共安全、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和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分别增长22.7%、15.3%、35.8%和1.9倍。

2、居民收入稳中有升。据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上半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64元,同比增长5.3%,增速跃居全市第一。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90 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36元,增长6.4%,农村居民收入比城镇快1.7个百分点。生活消费支出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350元,同比增长6.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363元,增长5.6%;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329元,增长8.4%。

3、工业企业效益稳步回升。从规上工业企业经营情况看,上半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35.65亿元,增长9.6%,实现利润总额25.20亿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营业成本为83.53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24元,成本上升压力有效缓解。

(五)要素支撑有力有效,外资招引不断推进

1、信贷投放保持稳健。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907.72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本外币贷款余额394.43亿元,增长3.4%。存款方面,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13.29亿元,增长9.7%,比年初增加41.41亿元。

2、航运业流转畅通。上半年,全县实现货运周转量466.72亿吨公里,增长14.2%,其中海上货运量周转量454.83亿吨公里,增长14.3%。

3、外资招引持续推进。上半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6970万美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7.4%。全县新落地并备案重大产业项目1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备案金额42.56亿元。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效益欠佳

从规模以上服务业经营情况看,上半年53家规上服务业企业中有27家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面仍超半成以上。上半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80亿元,同比下降7.4%,实现利润总额-1.10亿元,今年以来每月均为负数,利润总额扭负为正压力较大。

(二)投资增长依然下行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依然延续近两年来因高基数影响导致的下行之势,恢复增长动力仍显不足。上半年,全县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1.7%,低于全市平均水25.6个百分点。从四个结构性指标看,除生态环保、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增长8.6%,民间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均持续两位数大幅负增长,分别下降33.9%、52.9%和34.0%。

(三)重点行业支撑力减弱

目前我县经济产业结构总体较为单一,近几年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靠石化行业拉动,但随着石化行业发展日趋稳定,拉动乏力已逐渐显现。上半年,石化行业实现总产值1368.79亿元,增长7.4%,增速低于全县规上工业0.5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增长8.1%,增速低于规上工业0.5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上半年全县经济发展扛住了压力,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同时也要看到,我县产业发展不均衡性突出,部分领域承压明显,重点行业拉动减弱,当前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推动经济稳进向好仍需有效化解困难和挑战。

下阶段,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有效推动稳增长系列政策落地见效,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潜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全县上下要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  奋力推进全年经济稳中提质、行稳致远。

信息来源: 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