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县委 :
您提出的 《关于推进青少年应急安全知识普及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县实际,结合县团县委、县教育局、县卫健局、县市监局等协办单位意见,现将建议中所涉有关问题回复如下 :
开展青少年应急安全知识普及对提高青少年面临突发安全事件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青少年安全教育、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学校安全教育
一是应急安全知识纳入学校课程。按照 《岱山县学校安全工作要点》,校内安全教育课程每学年不少于12个课时。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性侵、防诈骗等纳入教育内容,推动安全知识“四进” (进课表、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四落实” (课时、教材、师资、经费)。
二是多措并举扩展安全教育途径。借助岱山县区校一体化平台、岱山教育微信公众号、钉钉、微信、岱山县校园安全智慧管理系统等载体,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拥挤踩踏、防校园伤害以及心理健康、法治等安全知识教育,提升安全教育针对性。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模式,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通过校讯通、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等方式,作节假日前安全提示,提醒家长在暑假期间,发挥好监护人的作用,重点预防溺水、交通事故。今年以来开展“开学安全第一课”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18场,提升青少年应急避险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三是注重安全应急疏散演练。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结合学生生理年龄、心理素质、认知水平等情况,注重重要时节与平时相结合、专门时间与大课间相结合、白天与夜间相结合,中小学每月一次、幼儿园每季度进行一次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强化学生的快速疏散意识和能力,提高师生应急处置能力。
二、强化家庭安全引导
一是组织开展各类演练活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防溺水”应急救护培训,以知识宣讲和场景模拟的形式,切实提高我县青少年生命安全意识和生存自救互救能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聚焦安全生产月“畅通生命通道”这一主要内容,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城镇燃气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升青少年安全生产事故自救互救能力。
二是开展安全教育亲子活动。持续开展“发现家乡之美”“此心安处是吾乡”等亲子活动10余场,以活动的形式普及安全知识,强化青少年安全意识,着力提高青少年应急避险处置能力。
三是开展“应急宣传进万家”系列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全县应急宣传以村社区为抓手,紧贴群众需求,按照季节特点明确全年不同时段应急宣传重点,制定《全年应急科普宣传工作配档表》,决定把应急科普宣传“搬进”社区家庭。截至目前,共开展燃气安全和防灾减灾进社区进家庭宣传活动8场次,完成对衢山等3个乡镇8个村 (社区)、 100余户家庭完成任务宣传。
三、强化社会安全宣教
一是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加强企业复工复产期间安全防范的系列要求,把“开工第一课”作为复工复产准备的必要内容和重要工作,确保开工好、开门稳、开门安。共集中组织工贸企业“开工第一课”“开业第一课”“开船第一课”等培训活动50余场,累计培训1.8万余人。
二是扎实开展安全宣传月系列活动。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开展安全宣传送戏下乡进企8场 (5家企业、 3个社区);借助户外16块 LED显示屏每日滚动播放安全生产公益宣传片;在长涂中心渔港双拥广场开展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解答群众关心的安全常识及避险自救互救知识;联合岱山县海岬跑团开展安全宣传助跑活动,进一步拓展壮大安全宣传群防群治队伍。联合县总工会、县融媒体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安全生产有奖答题活动,营造全民关注良好氛围。共组织开展宣传活动28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7万余份、参与人数4.1万人次。
三是营造青少年安全成长环境。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面向全县未成年人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目前,辅导站共聘请具有心理辅导资质的兼职心理辅导老师2名,心理辅导志愿者2名。建强“家门口青少年宫”,持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打造“红领巾少年军校”,着力强化少先队员国防教育、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
感谢您对我县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岱山县应急管理局
2024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