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提升审查实效为导向,围绕重点领域,创新审查方式,规范审查行为,坚决破除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为打造“公平公正、有序开放”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财政力量。
一是全周期管理,重塑政策文件审查体系。细化公平竞争审查标准和程序,确保财政政策制定合理、合规、合法。严守“增量审查关”,坚持增量文件公开透明,主动公示文件内容,公开征求意见,探索“科室自主审查+法规复核审查+疑难问题集体审查”的新型审查模式,深度融合财政政策需求和法律专业要求,破解把关不严、标准不一、漏审错审等问题,形成“1+1>2”的叠加效应。全面开展增量文件公平竞争审查,把牢“存量清理关”,对不符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有关规定的政策文件进行专项清理,实现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100%公平竞争,有效提升财政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二是全链条闭环,健全政府采购监管机制。坚持“日常监督+投诉举报”双轮驱动,构建政府采购闭环监管体系。抓实日常监督,开展政府采购领域违法违规专项整治行动,及时打击采购人设定差别歧视规则、代理机构乱收费等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促进政府采购市场公平竞争。畅通投诉渠道,坚持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联动发挥公职律师和外聘法律顾问的专业作用,围绕案件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依法妥善处理采购投诉,助力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近三年,共受理采购投诉8件,其中投诉人撤诉1件,做出投诉处理7件。
三是全过程规范,优化公款存放竞争管理。规范公款竞争性存放流程,完善指标评价制度,确保公款存放公平公正。根据公平竞争审查原则修订《岱山县公款竞争性存放管理办法》,对评分指标与评标规则进行进一步规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统一公开在浙江政采云公款竞争性存放网招标平台进行招投标,接受公众监督,严格执行利益回避相关规定,提高资金效益,防止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防范资金存放安全风险和廉政风险,进一步保障公款存放的公平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