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21782933226Q/2024-93691 | 生成日期 | 2024-04-07 |
发布机构 | 县应急管理局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主题分类 |
2023年以来,县应急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着力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积极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1-12月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起,死亡6人,同比分别下降22.2%和50%,未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安全生产水平指数以96分排名全市第一,为全县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提供了坚强的应急管理保障。
一、主要业绩和工作成效
(一)抓班子、强队伍,着力加强机关政治建设。局党委坚决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切实强化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机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应急管理领域各项工作。依托局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强国平台、干部网络学院等载体,不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县委全会精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政治立场坚定,忠诚拥护“两个确立”,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定期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正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强化重点岗位廉政风险排查防控,落实好网络安全和舆情引导。抓实基层党建工作,注重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组织开展“实干争先对标六问”和“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制订出台《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乡镇工作制度》《服务企业安全生产专员工作制度》,有效解决了特种作业人员培训难、村级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等难题。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科学决策制度,开好民主生活会,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抓责任、促落实,着力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组织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深化全覆盖应急管理责任体系建设,梳理建立“重大项目、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时段”服务清单,同步建立履职“一本账”。完成新一轮防汛防台“县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工作责任制,制订印发《岱山县基层防汛责任人应急响应期间工作职责》。建立由人大、政协领导带队、纪委参与的“专项督导”机制,推行专委会和乡镇领导干部包村、包片、包企的“包干机制”,动态晾晒7个乡镇和102名包干领导履职成效,并对33名排名落后的领导干部由县纪委进行约谈。及时总结提炼工作实践中有效管用的办法制度,进一步固化建立6大项23条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作为全市唯一试点县区,先行先试推进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结合我县市场主体底数清单,全面梳理并建立13253家由县乡村三级分级分类排查的常态化检查对象清单。将10172家低风险检查对象率先纳入基层“平安风险智控平台”,发动村社区网格员开展隐患排查,逐步推动应消工作融入“141”基层治理体系。
(三)抓统筹、争排名,着力推进大排查大整治。认真吸取4.17武义火灾事故教训,迅速摸排并明确有实体生产经营行为的企业场所3635家,建立“检查对象清单”,并逐一签订安全责任书。截至6月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结束,全县共计立案处罚2127起,停产停业315家,行政拘留49人,连续16期在全市评比晾晒排名中蝉联第1,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总体评价成绩也居全市第1。7月转段后,对照省50项“需重点关注的安全生产问题和隐患清单”,累计办理“一案双罚”案件37组、精准执法案件103起、行政拘留案件13起、非事故行刑衔接案件7起,高质量“两全两铁”综合评价指数排名全市前列。抓实“安全生产重大问题清单”,1-12月全县累计进入省市级问题清单14条,已全部整改完成并销号,三季度“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清单”指数排名全省第1。
(四)抓机制、强排查,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水平。制定出台《岱山县“五停”工作机制》《强化气象、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的指导意见》《“八张风险清单”分类分层分级研判管控工作机制(试行)》《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高等级预警叫应工作指引》等。深入开展汛前隐患大排查和防汛防台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排查点位2200处,排查隐患63处,均整改完毕或落实度汛措施,对排摸出来的长期停泊、无动力船舶、扣押船舶逐艘落实“一船一策”防台措施。指导各乡镇完成防汛防台、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村级“多案合一”的应急手册编制工作。完成1个社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2处省级规范化避灾场所建设。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建立各类预警平台,全县水雨情监测做到全覆盖。
(五)抓基层、打基础,着力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制订印发《岱山县应急指挥规范化建设方案》《岱山县应急救援规范化建设方案》《岱山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意见》。组建成立了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组织开展有限空间应急演练1次、综合性森林防灭火演练1次、各类防汛防台应急演练110次。完成乡镇、村共120个库点的物资排摸统计并录入“战略和应急物资在线平台”,储备物资18.46万件。积极推进经济开发区消防救援站建设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投入约2000万元。东沙镇成功创建省级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试点乡镇。
(六)抓重点、强整治,着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工矿领域,开展船舶修造企业“固本提质”攻坚行动,完成船舶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开发并推广应用,建立并落实三级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累计发现整改一般安全隐患1909条,重大安全隐患8条,行政立案52起,处罚51.6万元。严把危化船进厂准入关口,逐船核查危化品船(油船)65艘,督促整改问题260项,实现事故“零发生”。危化品领域,梳理摸清全县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企业基本情况,涉及生产企业3家、销售企业17家、使用企业97家、危化品65种,并牵头开展全链条整治,检查企业120余家次,车辆900余辆,立案处罚8起。 “园中园、厂中厂”方面,全覆盖检查12家出租企业和133家承租企业,建立全领域的“一厂多租”专项台账,累计排查整改隐患256项,其中重大隐患99项,停产停业3家,立案10起,罚款15.2万元。电气焊作业方面,全面摸清涉及电气焊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场所)57家,累计检查企业127家次,立案处罚24起,罚款43.2万元,行政拘留26人。在全市率先试点推行电气焊作业安全监管一件事,推广“舟焊安”应用程序,安装物联网芯片2934台,安装完成率108%,实现持证人员扫码开机。
(七)抓执法、强服务,着力维护安全法治环境。强化源头管控,严格行政许可审批服务,做好经济开发区和鱼山石化配套项目安全评估,出具招商引资项目安全预审意见26份,把牢安全第一关。开展油气贸易企业生命周期智慧监管系统应用集成服务,推进油气贸易企业准入准营一件事联办,全年办理危险化学品批发无仓储许可126件。同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按照“十必须”最严要求,坚决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追究法律责任“四个一律”执法措施,1-12月累计检查企业307家次,行政处罚169起,罚款230.7万元,移交公安追究刑事责任2人、行政拘留10人,监管事项覆盖率100%。
(八)抓宣传、提意识,着力营造安全浓厚氛围。组织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日等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手机短信、户外LED屏、知识竞赛等形式,确保全县各企业、单位、学校、社区和家庭全覆盖。继续实施企业百万员工安全培训,累计完成线上培训8669人,完成任务数的137.6%。完成乡镇主要负责人、县属部门分管领导及基层应急干部的专题轮训。岱山技校成功申报安全培训机构,正式启用特种作业人员考试点,已组织培训考试500余人。制订出台《岱山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实施办法(试行)》,鼓励企业建立“内部吹哨人”制度,发动群众和企业员工积极举报安全生产隐患,大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关心、参与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