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002641477X/2024-94684 生成日期 2024-03-18
发布机构 岱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文号
组配分类 国土空间及区域规划 主题分类
【区域规划】浙江岱山经济开发区(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版)
信息来源: 岱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发布日期: 2024- 03- 18 14: 45 浏览次数:

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编制的《浙江岱山经济开发区(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乡镇意见,已通过专家论证会,并获得县人民政府批复。现将该规划进行批后公布。

本调整规划基础为 2018 年批复的《浙江省岱山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开发区整合提升情况,调整后更名为《浙江岱山经济开发区(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调整内容如下:

一、规划范围调整

规划面积由原控规的陆域 8.96km2 调整至陆域 9.16km2。对接岱山城西片区和美丽渔港规划,对东侧边界进行微调;将物流基地纳入边界;开发区的海堤走向保留自然地形地貌,根据现状海域的自然生态面貌确定陆海交界线。调整后南部片区规划范围北至规划长欣西路-徐福大道-海工三路-徐福大道-海工五路-徐福大道-海缘路-海鑫路,南至海岸线,西至元宝山,东至磨心山。

二、功能定位

通过“集群发展、链式发展、协同发展”,结合自贸区开放优势、绿色石化产业优势,建设本片区成为:国内先进的高端石化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长三角一体化中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之一、舟山产城融合、贸易与产业内外循环交汇点、岱山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三、空间结构

在保持原控规总体功能定位不变的情况下,结合现状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对原控规 “一心一轴三区”的功能结构进行细化调整。本片调整为“一心一带四区”的空间结构,包括公共服务中心、沿海高端产业发展带、船舶与装备制造产业区、生活生产综合配套区、新材料研发产业区、海洋生物产业区。

四、用地布局

规划总用地为 915.57hm2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 893.78hm²,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道路交通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及绿地与广场用地。其中,水域等非建设用地约为 20.47hm²。

居住用地面积为 37.21hm²,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4.16%;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为 2.42hm²,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0.27%;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为 18.09hm²,占城市建设用地 2.02 %;工业用地面积为 551.66hm²,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61.72%;物流仓储用地面积为 114.22hm²,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12.78%;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为 94.16hm²,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10.54%;公用设施用地面积为 18.03hm²,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2.02%;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 57.99hm²,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6.49%。其它用地包括港口用地 1.50 hm²、水域 20.47hm²。

五、土地使用规划

结合地块开发需求,工业用地容积率上限从原控规1.35-2.4调整为 3.0,建筑密度上限从 45%-50%调整为 60%,容积率下限按照《岱山县新增工业项目"标准地"指导性指标》进行控制。

六、综合交通

1.道路与交通设施

规划路网结构调整为“两主多次”的主次干道路结构。“两主”为徐福大道、长欣西路;“多次”为通港路、聚贤路、海云路、竹山路、盈浦路、飞云路、海工四路、海工五路、海工七路、摇星南路、晨光路、海缘路、聚星路、河桥路。调整徐福大道的道路断面。其中,长欣西路至河桥路段的道路红线由原控规 46m 调整至 52m,重点对辅道进行加宽;河桥路至东侧边界段保留 25m 的道路红线宽度。长欣西路道路红线由 24m 调整至 26m,并优化物流基地南侧的道路线型,使其更为平顺。规整并统一本片区内其余各道路断面,形成 24m、18m、12m三种标准断面形式。增设横向的过浦道路与纵向的通港道路;设置弹性支路,在符合交通规范的前提下可根据需求进行合理增减或优化,以提高地块开发的可操作性。

2.码头调整与岸线控制

结合岸线水深条件、用地调整、腹地规模、周边物流集散能力及环境安全影响因素,对不同功能的码头选址进行了调整。设置群新路南侧(海天地块)万吨级公共码头。遵循深水深用原则,将片区内岸线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工业岸线、公共码头岸线、市政岸线和生态岸线。设置工业岸线长度总计约8913m。公共码头岸线约 1716m,市政岸线 642m,纵向水系入海处保留为生态岸线。

(五)其他内容

本次调整结合未来社区建设、综合配套设施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等需求,还适度调整了绿地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四线控制、河流水系、城市设计引导、规划实施等内容。

浙江岱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4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