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21002641098C/2024-97300 | 生成日期 | 2024-12-17 |
发布机构 |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主题分类 |
今年以来,县资源规划局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深化国土空间治理改革,完善城乡融发展体制机制,严守自然资源管理底线红线,增强自然资源供给能力,持续优化自然资源要素市场营商环境,推动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一、2024 年改革工作总结
一是加强差别化土地政策供给,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合理用地。建立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完成4个批次5个项目报批,新增建设用地约103.1亩。实施供地1788亩。QS基地项目核减后的修改材料已上交省厅,待省厅审查后出具核减通知书,下步积极对接省厅加快报批流程,力争年底前完成供地;已完成衢山港区胡琴岙作业区通用码头建设及陆域先行工程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和林地占用审批等前期工作。
二是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工业用地配置精准性,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05亩;盘活存量土地1355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225亩,其中低效工业完成数196亩,年底确保完成;消化存量储备土地面积530.052亩,年底确保完成;闲置土地处置,衢投涨网套地块因再次闲置,已启动调查程序;岱东野心旅地块完成闲置土地调查程序;吉祥烟花地块完成调查程序,明确置换地块选址,正开展村庄规划修编、农转用及征收报前期工作。
三是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善总体规划对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传导机制,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并完成规划数据库备案。开展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4个乡镇已完成,3个乡镇正在编制,力争年底完成。15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完成《岱山县老城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岱山县城新区C3-01等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编制及批复和《岱山县衢山渔港经济区YG-A-01Ja等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岱山岛城市发展功能策划及空间布局研究方案》形成初稿,并多轮修改。《岱山县临时改变房屋用途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已发文。做好乡村地区“通则式”规划管理办法的编制工作,确保年底完成,切实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
四是以多田套合为突破口推进乡村空间治理集成创新。抓住“多田套合”农用地布局优化这个牛鼻子,协调高标准农田整治提升与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同步实施,系统推进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空间布局层层套合。已完成永农集中连片整治1500亩认定工作并入库。永农储备区划定900亩,方案已报省级审核。完成新增耕地400亩选址,272亩通过变更调查,完成率68%。垦造耕地区域210亩工程已完工,下一步变更调查按耕地予以变更。完成多田套合约1803亩,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内“多田套合”79%。
五是严守耕地保护底线,打造“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积极探索适合海岛地区的“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促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已完成岱东镇和高亭镇单乡镇、岱西东沙跨乡镇等3个项目的谋划,岱东镇沙洋村等3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已完成县级论证并提交市级论证。
六是围绕“美丽岱山”建设,不断健全生态保护修复机制。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三年计划完成11处废弃矿山治理,已完成5处废弃矿山治理和2处废弃矿山整改提升,4处正在实施。新启动岱中石马岙废弃矿山修复项目,编制完成设计方案,正开展立项和政策处理。加快森林岱山建设,共实施抚育措施工程3000亩,已验收。完成林地补充库490亩入库,林地占补平衡完成率245%。衢山镇桂花村“一村万树”示范村完工,做好迎检准备。松材线虫病完成下发点位病死木清理,除治率100%。林下药材发展示范基地位于岱东镇岙里,已开工。落实互花米草管护3661亩。
七是以提高民生福祉为宗旨,不断健全不动产确权登记制度。推进不动产增值化服务改革,开展“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竣工即换证”。创新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举措,设立乡镇登记服务点5个,切实提升便民利用服务水平。完成秀山乡集体林权权属落界工作。完成农村承包经营权延包试点皇坟村277户农户的登记发证。
二、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
项目报批流转环节多、审批周期长,影响了项目落地进度。上级下达的重要指标任务完成难度大,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和推进速度。生态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不断优化项目报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和时间成本,提高项目落地效率。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重要指标任务的完成。加大资源和生态保护力度,持续推进历史遗留问题的整治和修复工作,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三、2025年改革思路谋划
(一)深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体系。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实施“精准化、预算式”配置,确保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执行率达到100%。做好国家战略项目用地、用林、用海等资源保障。迭代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做好建设用地供应。落实林地占补平衡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区块的开发利用。促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消化批而未供土地面积400亩以上,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面积200亩以上。及时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二)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高质量完成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坚决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提升“田长制+耕地智保”实效,以数字化推进“人防+技防”闭环管控。严格落实耕地“双平衡”制度。推进新谋划的单乡镇及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主要做好立项申请等工作,同时根据实施方案,启动成熟子项目建设任务,提升多田套合率。
(三)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高标准完成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确保通过国家核查。开展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项目的生态修复。推进环保督察整改,完成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清单涉及的31个无居民海岛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加快石马岙等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计划完成主体工程量60%的工程量。继续督促做好互花米草管护工作。加快建设高质量森林岱山。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000亩,对北峰山、海岬公园等地山林实施林分结构改造,打造彩色健康森林。实施美丽林相建设500亩。通过常绿和彩叶树种大苗造林等,改善林分空间结构布局,优化树种配置,增强景观效应。落实林地“占一补一”动态平衡,确保林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不下降。完成互花米草管护面积4823亩,争取零复发。
(四)加快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深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结合新发展需求进行优化调整,继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要求,在已划定的“三区三线”基础上按需开展详细规划的新编或修编工作。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机制,严格项目审批,确保符合规划要求。按省市要求完善数字化平台2.0规划一张图,做好规划数据整理、更新、上报工作。
(五)严格依法行政和执法督察。常态化推进耕地违法“零新增”专项行动。深化“云账簿—天巡地查”场景应用,完善多维度智能化监管体系,加强对耕地集中区域监管,力争重点地区从“零新增”转向“零发生”。抓好新发生涉耕违法用地问题整改,确保动态清零。有序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新增。推进用海用岛全周期监管,完善海洋执法联动协作机制,遏制疑点疑区多发现象。
(六)完善自然资源灾害防控体系。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存量静态清零、增量动态清零”,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提升海洋灾害综合防御水平。做好海洋生态基础监测任务。提高海洋预报能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坚决防范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01‰以内。认真排查整治自然资源领域风险隐患,确保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健全安全防范体系,强化数据、网络等多层次信息安全保障。
(七)探索不动产登记服务增值化改革。擦亮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金名片”,大力推广不动产权电子证书(证明)应用,规范房地一体宅基地、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不动产日常登记,提升数据质量,增强安全防护,持续推进登记队伍作风建设。推动历史遗留不动产登记问题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