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山辖区绿色石化基地集装箱年吞吐量预计超过80万teu,鉴于近期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频繁发布关于船舶集装箱落水事故的警示通报,为了显著增强辖区集装箱装卸作业的安全系数与效率,并从根本上预防集装箱落水事故的发生,岱山县交通运输局鱼山港航服务站迅速响应,实施了一系列专项管理举措,旨在全面加固事故防范的屏障。
一是深化安全作业理念,确保源头防控坚实可靠。鱼山港航服务站应始终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作为行动指南,将安全、规范作业视为日常工作的基石。线上,服务站充分利用港口智能监管平台,对承运船舶的适航条件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并对船舶作业报告资料的真实性进行了细致的核对;“线下”3次出动10人次到浙石化多用途码头现场,着重对集装箱体进场检查,门机吊装(配载、积载)和系固等各个重要环节是否符合安全标准进行细致核查,经过多次现场检查,暂未发现任何安全隐患,从而在源头上有效阻断了集装箱落水事故的发生途径。
二是服务优化作业流程,提升过程监管力度。为了进一步提升船舶装卸作业的安全性,鱼山港航服务站协助并指导浙石化多用途码头依据船舶装载手册、系固手册等规范完善了《固体成品港储部码头操作规程》。在作业过程中,要求必须充分利用视频监控平台,对船舶装卸作业进行实时且全面的监控,并且安排专人“全方位”监督作业流程,确保每一项操作都严格遵循安全规范,从而有效避免因操作不规范而引发的集装箱落水风险。
三是开展培训教育,促进安全意识与技能再升级。鱼山港航服务站围绕集装箱体检、集装箱装卸操作流程、集装箱系固绑扎、船舶稳性评估等方面对浙石化多用途码头工作人员进行1次教育培训。在集装箱体检环节,服务站详细讲解了如何对集装箱的外观、结构、密封性等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在装卸操作流程方面,服务站通过案例,让装卸工作人员更好理解标准化流程的重要性,并掌握如何准确、高效地执行各项操作;在集装箱系固绑扎、船舶稳性评估方面,服务站与装卸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强针对性、高实效性,有效增强了码头装卸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为防范集装箱落水事故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