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云养殖”当农场主?警惕非法集资陷阱!
信息来源: 岱山县公安局 发布日期: 2024- 10- 28 18: 39 浏览次数:

近年来,一些不法企业和个人打着“云养经济”的旗号,通过互联网、电话宣传、组织聚餐旅游和参观养殖场等方式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线上认购鱼类、畜禽、茶场等,承诺到期后可获得高额回报,吸引群众投入资金。

近日,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侦破了一起打着“云养殖”旗号实施非法集资的案件。

何为“云养殖”呢?简单说来就是认养人不用亲自养殖,但可以按照每只羊1000元的标准支付成本,牧场便可以承担代养、出售、屠宰等全流程服务,扣除服务费后将养殖盈利返还认养人。牧场可赚取服务费,减少经营风险,增加投资;认养人可获得高收益,可谓一举两得。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间人为双方“牵线搭桥”,促成认养合同的签订,监督认养人投资到位以及牧场养殖服务质量。

为了方便认养人投资,该公司还研发了一款App,认养人可通过App完成“云养殖”的签约,认养合同到期后可选择收取养殖的实物或选择根据售卖实物销售额获得收益。听起来这是一种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养殖业进行数字化升级的新模式。

涉案的某科技有限公司还向认养人大肆宣传,签约牧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都是大型牧场。有些认养人对投资十分谨慎,提出要亲眼看到羊群。涉案公司表示可以满足,他们向认养人提供羊群的实时监控视频,认养人能够从视频中清晰地看到活生生的羊群。有部分认养人还专门到牧场进行了调查,“牧场面积不小,羊也有好几千只呢!”从牧场回来的认养人对自己的投资更放心了。

警方查明:涉案公司既没有养殖业相关行政许可,其运营平台也未取得合法金融许可,盈利模式不可持续,具有明显的非法性和利诱性,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因为涉案公司是通过网络发布的广告,有的受害人是在手机的应用市场搜索理财软件时看到了涉案App,有的受害人是从浏览器网页上看到的广告,还有的投资人是在下载其他软件时看到这款App的广告动了心。受害人遍布各地,且以年轻人居多。”办案民警解释。

投资者应仔细核实平台资质,理性对待高额回报承诺通过网络搜索查询到多个与“云养殖”“云种植”相关的App,都以网上农场为卖点进行宣传。所涉项目繁多,有养鸡、种树、认购茶园、种菜等。有的广告宣称,轻点鼠标就能成为农场主;有的广告宣称,在城市做新农人赚取8位数的盈利……当然,不是所有的“云养经济”都涉及违法犯罪,如何把打着“云养经济”旗号的违法犯罪行为与正常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区分开来呢?北京警方提醒,投资“云养经济”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首先,投资者要谨慎鉴别公司的经营情况。到底有没有实际养殖基地,有没有真实的农业项目?非法“云养殖”平台可能没有养殖基地,而是通过伪造图片、视频等手段构建虚假的养殖场景,或严重夸大养殖规模、产量。

2►  其次,警惕不切实际的短期高额回报承诺。在此案中,最短的认养期限是40天。“也就是说认养人与涉案公司约定,他投资的羊40天就能出栏售卖实现高盈利,这可能吗?但认养人就相信了,双方还把认养期限写在认养合同里。”办案民警说道,投资周期短、收益高往往最吸引人,但这种不切实际的承诺,怎么可能有真实的项目来支撑?种植养殖项目都属于农业项目,需要尊重种植养殖的规律。

3►  再次,投资者认真审核公司资质。公司资质不仅指营业执照,经营此类投资项目还需要金融许可。总之,对“云养经济”动心的投资者一定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理性对待高额回报承诺,冷静分析平台的盈利模式是否合理、可持续,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