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统计分析
前三季度岱山县渔农业经济形势简析
信息来源: 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4- 10- 25 14: 57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我县持续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渔农业渔农村现代化建设,全县渔农业经济发展平稳。

一、总体情况

前三季度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9%,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

从产值结构来看,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实现产值分别为1.63亿元、0.04亿元、0.48亿元、44.35亿元和0.11亿元,渔业贡献最大,占全部农林渔业产值95.2 。

二、主要特点

渔业生产:渔业生产作为全县农林牧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三季度实现水产品总产量17.78万吨,同比增长2.0%。

1、国内捕捞生产平稳  我县积极打造“一条鱼”产业链,渔业捕捞技术不断改造升级,实现科技兴渔。前三季度年,国内捕捞产量15.74万吨,同比增长1.4%。从分作业看,主要蟹笼、大机流、钓业等作业产量增加。从分品种看,鲳鱼、鳓鱼、梅鱼、对虾、梭子蟹类都有所增加。2、水产养殖产量较快增长  主要是我县部分养殖单位进行机械化、数字化改造,在相同生产周期下,水产品养殖个体更大、规格更均匀、抗病能力更强,养殖产量得到明显提升。前三季度实现养殖产量2.04万吨,同比增长6.8%。

农业生产:1、粮油作物面积平稳增长 随着扩种支撑政策力度加大,全面深入推进粮油规模种植补贴、订单粮食收购奖励、政策性保险、旱改水等政策落地见效,抛荒地进一步利用,农户粮油种植积极性高涨。全县油菜籽播种面积达0.4万亩,产量555.2吨,基本与去年持平。夏粮播种面积0.98 万亩,产量0.23万吨,分别下降5.2%和7.4%。早稻播种面积0.09万亩,产量0.03万吨,分别增长9.8%和18.4%。2、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持续调整  进一步加大抛荒地整治和种植引导,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持续落实“菜篮子”稳产保供措施。前三季度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46万亩,产量1.63万吨,分别增长3.2%和5.1%。瓜类播种面积0.33亩,下降1%、产量0.58万吨,增长5.5%。

牧业产值:随着衢山镇徐丰农业有限公司产能释放,季末生猪存栏2.62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0.6万头,增长29.7 %,前三季度出栏2.29万头,增长26.5%。

三、需关注的问题

(一)水产品增产面临制约。农业农村部对“十四五”期间国内海洋捕捞实行渔船和捕捞产量双控,但现阶段柴油价格高位运行,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一定程度影响渔民出海积极性。水产养殖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海水养殖技术较为落后,培育品种经济价值偏低,渔业产业结构发展面临难题。

(二)粮经争地矛盾日益凸显。随着“非粮化”整治不断推进,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用地矛盾凸显,一方面是经济作物的高效益带动土地租赁价格不断上涨,粮食售价低、成本高的现状导致种粮收益下降;另一方面经济作物生产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种植面积持续被挤压,部分传统优势经济作物遭遇结构调整阵痛。

(三)畜牧养殖风险加大。在当前国内畜产品供给相对充足的背景下,养殖场面临价格走势不明朗、养殖利润下降、技术更新滞后等多重风险与挑战。

信息来源: 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