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我县城区建设智能立体停车场的建议》经“回头看”办理,所提问题已办理完毕,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随着岱山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不断完善和交通的日趋便利,大量游客涌入我县,尤其是旅游旺季,大量的旅游大巴和私家车涌入,城区内的停车位供不应求,高峰期停车位供需矛盾明显,导致城区“无车位可停”现象日趋明显,“停车难”的问题也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并且衍生出了许多交通问题与矛盾,而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停车现状调研情况
1.小汽车发展现状
目前,岱山县小汽车拥有量2.64万辆,每年新增约2000辆,2022年增长率8.0%。以常住人口20.98万人计,岱山县千人小汽车保有量约为126辆/千人。
2.公共停车场现状
现状公共停车场33个,泊位2418个,公共停车场300m覆盖率约57%。老城区停车场分布较多,300m覆盖率较高,但大部分停车场单个规模不大。50个泊位以下的停车场数量,占比超过50%。
3.路内停车泊位现状
高亭城区路内停车位共计1197个,其中收费泊位959个,免费泊位 238个;路侧泊位中主要为非机动车道停车。路内停车在老城区,基本是为见缝插针、能划尽划的状态。
4.停车场利用现状
停车场区位不同,使用率不同。(1)老城区、老旧小区、医院周边停车场:全天24小时车位使用率均较高,全部停满,超饱和状态。(3)商场综合体周边:使用率存在明显的时间段差异。午间1点左右,晚间7点左右停车需求较大,其余时段停车不饱和。(3)办公地块周边:使用率存在明显的时间段差异。上午9-12点,下午2-5点的工作时段停车需求大,其余时段停车不饱和。
二、目前所开展的工作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停车问题。目前,由县住建局牵头编制完成了《高亭主城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方案》。按照“加强顶层设计,压实责任任务,强化督导落实”的工作思路,公共停车泊位建设工作被列为县重点民生实事工作之一。今年,丽都西侧停车场(57个车位)、法院北侧停车场(94个车位)已完成建设。高亭小学目前正在进行改造,届时增加地下停车库,方便该校家长接送子女,有效缓解以该校为中心的周边区域交通拥堵和停车问题。我局将督导各单位迎难而上,针对承担的建设工作任务,制定全面科学的推进方案,并建立完善任务台账,明确时间任务节点,加快进度推进建设。
三、下一步停车设施建设计划和方案
现状公共停车泊位利用率较高的片区或路段主要有:县中医院周边、蓬莱路两侧、蓬莱路南段、人民路西段、衢山大道北段。根据百度地图居民活动热力图,现状新城居民主要活动点分布于宝盛大酒店周边、商会大厦周边、岱山长途客运中心、县行政服务中心。老城居民主要活动点分布于县中医院、县第一人民医院、日达广场、新天地广场、高亭镇政府周边、高亭菜场周边、蓬莱路、人民支路两侧。建设立体智能停车场建设维护成本较高,如委员所提岱丝停车场改建智能停车场,还涉及周边居民采光和整体城区的风貌等问题。根据现场调研,我们制定了近、中、远期停车设施计划来缓解高亭城区停车压力。
1.近期停车改善方案
结合现状停车需求,利用现有的用地 (临时用地)进行停车设施的建设。共设置5处,停车泊位合计1020个。(详见附表)
2.中期实施方案
结合项目开发建设,或根据中期具体使用需求,确定实施项目。共设置4处,停车泊位合计450个。(详见附表)
3.远期实施方案
规划远期主要对学校操场和绿地进行改造,设置地下停车场。(详见附表)
四、下一步停车车管理措施
次新小区规范停车、业委会研究小区泊位停车收费主要措施:小区内部停车收费,提升车库利用率,提高地下车位利用率,周边道路设置夜间临时停车。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增配、路内夜间停车泊位。
差异化收费,强化停车需求调控实行分区、分类、分时差异化收费政策,提高车位的高效利用,强化停车需求调控管理。
加强智慧停车平台建设,设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对公共停车、路内停车全部接入系统,对于配建停车泊位,共享泊位,争取多接入智能停车系统。通过APP诱导,设置多级多方式的指示牌诱导,将停车场的使用情况实时反馈给用户,提高停车场的使用率。预留与地图平台的交互功能,提升使用便利度。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