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002641426M/2024-82202 生成日期 2024-01-19
发布机构 东沙镇 文号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东沙镇2023年度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 东沙镇 发布日期: 2024- 01- 19 18: 04 浏览次数:

2023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决策部署,忠诚践行“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全县第一,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8.7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11.72%。

一、坚定不移讲政治,持之以恒筑牢思想根基。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是持续抓好政治建设。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研究细化具体措施,切实做到及时领会到位、扎实推进到位。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共召开11次镇党委会议、15次镇党委(扩大)会议、12次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二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精心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等系列活动。深入践行“四下基层”,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解决困难问题。落实基层党组织主题教育四大专项行动,设立党员示范岗85个,党员责任区13个。东沙镇老年党员教育管理案例被《共产党员》刊登引用。三是带头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牢记“五个必须”、坚决防止“七个有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带头严格遵守党的章程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 部双重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谈心谈话等制度,全面完成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问题整改。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三重一大”议事规则规定,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动真碰硬抓好生态环保、平安建设和各项审计问题整改。

二、聚焦实体强支撑,推进经济稳进提质。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7.41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24.46亿元。一是传统产业提档做强。岱美喷涂车间完成厂房主体结构建设,转入设备安装调试;宝塑环保科技项目建成投产,已实现产值1.37亿元;捷胜海工二期、宏泰车辆检测站项目完工;嘉飞乐机械、瑞诺威工程等项目按计划推进,即将建成投产。舟山银美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入选2023年度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领航企业”名单,全市唯一。二是企业创新提质加速。完成技改投资计划13项,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技改全覆盖。完成3个数字化车间建设。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4个新产品研发项目列入2023年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立项项目清单。处置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低效企业8家。银岱汽车内饰件智能制造创成省级企业研究院;恒泰漆业博士后工作站培养博士后1名。舟山海山机械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省第二批“幸福共同体领头雁企业”。三是招商引资落地见效。抢抓宁波地区产业转型契机,组建招商小分队,驻甬走访排摸精准招商,新引进项目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

三、深化创新增成效,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古镇景区接待游客18.5万人,增长101.09%,旅游门票收入167万元,增长17.61%。成功入围省级第三批千年古城复兴试点。深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东沙古渔镇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建成欢喜民国书房、海岛体育休闲公园;改建、新建星级旅游公厕4座,完成古镇门楼口停车场建设,新增220个车位;完成旅游标识系统安装、手绘地图设计成册。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提档升级渔绳结、船模店等3家非遗店铺;海金文创产业园建成运营,引入筷子笼博物馆、高端民宿等业态11家。完成《东沙古渔镇4A级景区创建规划》《东沙古渔镇概念性规划》编制。成功举办“民俗纳福游园会”“春日机甲游园美食节”“千人宴”等活动,东沙古渔镇弄堂游戏节暨非遗大联展入选“浙里来消费”精品案例。深化数字景区建设。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及相关智慧门禁系统建设,完成景区WiFi、监控全覆盖;“岱走岱山”文创店成为政校企合作共富基地,东三少直播基地实现直播运营,建成古渔镇景区官方网站。东沙古渔镇旅游服务标准化项目入选2023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

四、统筹协调促融合,城镇品质不断提升。成功入选岱山“山海蓬莱”县域风貌样板区,获评全省第一批富春山居图样板区。列入2023年全省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建设名单。一是优化乡村风貌功能。完成桥头休闲公园建设、司基河道桥头段及周边环境整治等10余个项目;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抛荒地整治260.27亩,粮食播种面积超700亩,完成泥峙、司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余黄线、板东线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4.8公里。二是构筑生态绿色基底。完成526国道(东沙段)和小岭墩沿线山体绿化添彩,新增造林30亩。完成司基、拷门骨干河道整治工程;实施拷门海塘配套闸站工程(二期)建设,实现东沙入海口强排泵站全覆盖;完成上金河道、红领巾山塘、泥峙河道(兴建弄段)等综合整治。拷门大坝、戊辰河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重要水利工程遗产资源名录。三是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实施526国道和支线二沿线风貌提升,完成岱北盐场北侧养殖塘、东沙养殖场管理房改造,连片整治泥峙邱家、下张家田园环境,完成沿线重要节点厂房外立面改造2.66万平方米,民房外立面改造6.4万平方米。完成新道头大桥洪区域30亩垃圾填埋场处置工作。司基村创成省级高标准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

五、用心用情谋幸福,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完成桥头路面整治及亮化绿化提升等6个民生实事项目。一是托稳“一老一小”。东沙康养联合体建成投用;完成镇敬老院扩容提升改造,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25名,持证社会工作者18名。完成东沙社区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创成市级老年友好型示范社区。提高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落实高龄津贴发放,专项补助80周岁以上老人1206人。二是保障公共服务。开展职业教育培训122期,5100余人次。镇便民服务中心获评省示范政务服务中心。东沙镇中心幼儿园创成省一级幼儿园,蓬山小学创成省健康促进学校(近视防控特色学校)、市首批“小而优”学校。泥峙村、司基村完成省健康村创建,国家卫生乡镇通过复评。三是推进精神富有。持续深化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公共文化供给,桥头社区“悦享夕阳”农家书屋建成投用。东沙古渔镇入选第二批省级旅游演艺集聚区。东沙社区获评省级文艺赋美·美育社区、省文化示范社区。

六、除险保安聚合力,平安东沙持续推进。一是圆满完成平安护航亚运目标任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推进亚运维稳安保,深入开展信访矛盾排查化解百日行动,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走深走实,加强食品药品属地监管,深化电信网络安全诈骗打击治理,守牢暴恐案件零发生底线,荣获“二星平安金鼎”。二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聚焦涉海涉渔、道路交通、危化品、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查处重大隐患96条,停产停业16家,立案查处37起,行政拘留1人。排查整治渔业安全重大隐患21处,停航2艘,立案处罚1艘。完成省级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建成镇级加强型微型消防救援站。三是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建成投用镇综合信息指挥室和综合服务中心,全年办结各类信息9885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5条。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完成227项赋权事项认领,实施安全、消防、市监、自然资源等领域行政执法。加强执法队伍业务培训,全年新增浙江省行政执法证持证人数20人。

七、强基固本筑忠诚,党建统领有效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持续推动政治建设走深走实。一是筑牢建强党建高地。深化“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开展村社组织届中“双述双评双比”专项行动,实施“头雁领航·雏雁起飞”村社干部三年培育计划。突出“三领齐抓”党建重点项目核心带动,政企联动建成“海山先锋 红色匠心 六星双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新增共富工坊5家,岱津残疾人之家共富工坊入选全省“定向招工”式工坊优秀实践案例。全面加强党和领导,支持和保障镇人大主席团依法履职,用好“民生议事堂”请你来协商平台,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做好人民武装、双拥、退役军人等工作,抓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建设。二是认真履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镇党委 4 次专题研究听取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村社党组织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考核。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组织开展“八八战略”20 周年、“8090”宣讲团等系列宣讲活动。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坚决有力开展意识形态斗争,严格履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建成岱美公司“爱尚岱山·融家园驿站”。三是创新实践试点项目。桥头村“五事五议五办”村级议事协商机制入选全国创新实践试点,通过民政部中期评审,改革经验被省级刊物《竞跑者》推广。助推“航行的支部”建深建实,搭建“船来议事 船走办事”新载体。推出“红印桑榆·善治古巷”古镇治理品牌,探索“执法有规 善治有礼”党建联建,建立“党建+网格+综合执法”工作体系。四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镇党委扛稳抓牢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和“一岗双责”,努力提升基层政治生态环境。持续深化清廉东沙、清廉村居建设,制定《东沙镇“清舟联督”工作站建设方案》,建立小微工程“小微工匠库”制度,5个村社均创成清廉村居示范点。做实做细政治监督,持续纠治“四风”突出问题,开展民生领域、项目招投标等各类督查5项,发现并反馈问题32个;共处置问题线索5件,立案2件,下发监察建议书4份,处理党员干部5人。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是: 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还有待提高,城镇影响力、产业竞争力、要素集聚力还不够强;共同富裕力度还需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民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有差距;全面从严治党存在薄弱环节,意识形态领域存在风险隐患,部分干部的理念、作风和能力还难以满足海岛现代化建设要求。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县部署要求,坚持进字当头、以进促稳,稳增长提质效、打基础利长远、除风险保平安,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高水平推进海岛现代化中体现东沙更大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