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002641071L/2024-82182 生成日期 2024-01-19
发布机构 县住建局 文号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 县住建局 发布日期: 2024- 01- 19 10: 46 浏览次数:

2023年,岱山县住建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以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为总纲领,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活动为抓手,聚焦三个“一号工程”、“四重清单”等中心任务,聚力攻坚、砥砺奋进,全力助推我市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聚焦共富海岛建设,城乡风貌颜值得到新提升

一是城乡风貌提升成效显著。全年高质量完成3个风貌样板区建设。其中,“山海蓬莱”县域风貌样板区入选2023年浙江省第一批“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县域样板区”。“蓬莱遗韵·渔港风情”传统风貌样板区入选浙江省 2023 年度第三批城乡风貌样板区。“竹屿新城”城市新区风貌区完成省级验收。岱山“闻风听涛”共富风貌游线入选全省第一批共富风貌游线。建成并申报“海岬公园”、“安澜城心公园”、“鹿栏仙踪”3个共富风貌驿。编制完成《岱山县城乡风貌技术导则》,结合“花海彩林”三年行动,牵头开展G526沿线、本岛南部岸线、启航路周边、长剑大道东侧滨海空间等风貌提升行动。二是未来社区建设亮点突显。坚持以人为本、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的建设方向,牵头推进蓬莱、竹屿、兰亭3个未来社区创建。其中,蓬莱未来社区创成全省第三批未来社区,并入选全国首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竹屿未来社区入选全省第四批未来社区;提前谋划布局并推进兰亭未来社区场景空间落地。此外,全力指导推进星浦未来社区建设,现已完成总工程量80%。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共富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成果充分显现。

(二)聚焦宜居宜游目标,城市功能品质更上新台阶

一是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圆满完成170幢老旧小区附属配套周边环境提升、30幢老旧小区立面改造及附属配套周边环境提升,并结合省市县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提升改造质效。高品质打造蓬莱片区有机更新试点,先后制定《高亭城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实施方案》《高亭城区公共厕所建设方案》《高亭长河西侧河道水体水质提升方案》,并将相关工程列入2024年政府投资项目。二是加快补齐社区公共服务短板。制定《岱山县2023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行动方案(试行)》,高质量完成浙江省城镇社区专项体检(评价指标得分70.92分),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三是不断提升休闲游憩水平。完成人民路、登云路及环北路东段等4条道路新建改建。东海郊野公园(二期)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蓬莱森林体育公园(一期)建成安澜阁非遗展示馆并投入使用,完成总工程量50%。四是持续提升城市韧性和承载力。完成县污水处理厂扩建排海管工程、县垃圾中转站迁建工程建设;编制完成《岱山县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建设海绵城市0.5平方公里;推进城市综合体检,完成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专项体检等6项市政公用领域专项体检。

(三)聚焦全域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是持续做好城市“美丽”文章。全面启动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完成东沙镇、衢山镇、秀山乡建设方案编制并申报创建首批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深入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完成衢山三弄村、长涂长西村省级验收,指导衢山沼潭村、岱西前岸村有序推进2023年度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二是牵头实施全县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运维改革,明确由县开投集团负责统筹运营管理。三是持续提升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完成7个污水处理终端新建改建,顺利达到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93.42%、出水达标率89.9%以上的年度目标。四是不断加强农村自建房安全管理。常态化开展农村自建房巡查工作,并及时联系各乡镇对巡查发现的房屋安全隐患进行核查再确认,目前已完成巡查17514户,有效确保农村居民住房安全。五是加强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东沙镇历史文化名镇白蚁防治综合治理全国示范项目通过省市专家组验收。

(四)聚焦以人为本理念,居民获得感得到新提升

一是全力抓好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18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转化(全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264人,公共租赁住房在保户数1915户,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17.9%)、182幢老旧小区改造和4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改建工作。二是高质量开展“住有宜居”专项行动,顺利完成12项指标任务,1-3季度均排名全市第一。三是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发展,成立岱山县物业行业党委,全面构建行业党委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社区协同推进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红色议事厅”等协商机制作用,今年9月我县御景苑小区成功入选舟山市“美好家园”小区,选取太阳城一区为2023年省级“红色物业”项目并完成创建材料申报。四是积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完成高亭镇杏花新村加装1台。此外,督促指导县城投集团推进安居家园公租房加装电梯事宜,现已完成现场勘查和方案公示。

(五)聚焦高质量发展,住建行业发展获得新突破

一是高质量达成行业指标任务。2023年,我县完成省内建筑业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速2.3%;完成建安工程投资(除鱼山)72亿元,同比增速40%;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8.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46%,均圆满完成市级下达指标任务。二是着力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争创精品工程意识,全年创建县级以上优质工程6个,局大楼入选省厅2023 年度建筑领域碳达峰工作(能效提升改造类)优秀案例。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无感监测营商指数“建筑许可”办理时间31.5天,办理手续17.75个,均达到省前沿值水平(43天/19个),办理时间居全省前列。全局共76项审批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均达100%,顺利达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指标要求。此外,全力保障生产安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护航亚运”安全专项检查等行动,今年以来我县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有序,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引进市外资金2.8亿元、实体企业5个,招商引资项目实缴地方税收433万元,实际利用外资50万美元。

(六)聚焦党建引领,住建队伍干事动能得到新激发

一是不断强化党建统领。纵深推进“清廉住建”建设,聚焦中心任务和主责主业,制定《关于纵深推进“清廉住建”建设实施方案》,通过推进制度、责任、审批、监管等八大清廉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住建干部清正有为、管理廉洁高效、环境清朗惠民的生态体系。积极打造住建党建品牌,持续打造党建统领“红色物业”,进一步打通业主、物业、业委会间的沟通渠道。夯实党建阵地建设,对现有党员活动室进行功能完善,并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住建党建品牌征集活动,全力打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展示住建“铁军”精神的前沿阵地,切实加强局机关党建阵地规范化建设。

二是加强队伍作风纪律建设。全面贯彻落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大会精神,修订完善《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风和效能问责办法》,对工作人员违反作风和工作效能等问题逐一明确责任追究,促进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牢固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形象。深化打造“工匠微课堂”、“住建大讲堂”等学习平台,由年轻干部自主选题或邀请老师、专家进行讲课,引导全体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我局将按照“两个先行”总体要求,聚焦“新时代海岛现代化建设”发展定位,科学运用新理念谋划和推动住建工作,全面助力我县打造“山海共美”“岛城共富”的海上花园城市样板。

(一)抓风貌管控,打造全域大美格局。持续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高质量打造岱山“秀山秀水・泥岛花乡”县域风貌区、“东海瀛洲·风情衢港”县域风貌区。按照“由点到面、连片创建”思路,通过场景打造、市政配套设施改造提升、数字化运营平台建设等,打造兰亭未来社区、嘉和未来社区。督促指导东沙、衢山、秀山有序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通过道路、街巷、村镇和建筑等整体提升,进一步彰显岱山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

(二)抓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一是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双峰片区基础设施配套一期工程,完成岱山县蓬莱森林体育公园工程(一期)建设。二是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2024年城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和2024年农村生活污水建设改造项目。三是根据上级部署,深入开展海上花园城市建设行动、“花海彩林”行动和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等工作。

(三)抓产业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支持培育本地建筑企业,积极落实上级扶持政策,鼓励建筑企业做大做强,计划全年实现省内建筑业产值25.8亿元,同比增长8%。继续稳定住房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向好态势。抓好存量房网签备案工作,保持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合理,计划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6万平方米;强化房地产专班运作,督促御景苑北侧地块项目加快建设,完成竣工交付。持续开展党建引领物业改革,重点做好住宅小区专业物业服务覆盖率提升。

(四)抓民生福祉,提高群众获得感。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住有宜居专项行动,全面落实住房保障房、老旧小区改造、浙派民居特色村创建等行动,不断提升居民居住环境和住房品质。根据省市住建部门关于城市体检市政公用领域专项体检工作的要求,持续推进市政公用领域专项体检内容更新、项目储备库更新等工作,进一步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五)抓安全生产,助力高质量发展。围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除险保安”等各类专项行动,进一步压实各方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生产自律意识和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浙里建”、“智慧工地”系统等信息化应用,不断丰富事中事后监管手段,确保住建领域安全形势平稳。配合县委安办各专委做好消防安全、防汛防台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六)抓队伍建设,激发干部内生动力。坚持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推进“清廉住建”建设,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廉洁意识、责任意识、为民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唯实惟先、实干争先的工作导向,结合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三服务”,不断提升干部工作主动性和执行力,形成担当作为、善作善成、力争上游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