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0816747864/2024-82131 生成日期 2024-01-17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文号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 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局) 发布日期: 2024- 01- 17 14: 30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岱山县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全面建设乡村振兴目标,全力描绘共富共美海岛乡村新图景。截至9月底,全区粮食播种面积月1.93万亩;生猪存栏量20277头,能繁母猪2151头;截至9月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37.8%,经营性收入878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46个,占比62.2%。 

一、今年工作情况

(一)推行规模种植,严守粮食安全主阵地。加快农田建设,深挖海岛耕地增量潜力,夯实稳产保供根基。保障粮食生产。完成小麦、早稻、晚稻等粮食播种面积1.93万亩,超额完成市定目标。开展耕地抛荒专项整治行动,“应整尽整”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已整治面积3506亩(含非耕地),超额完成市定2150.48亩任务。推行规模农业。开展抛荒地专项整治,完成整治面积3506亩,实现全县抛荒地清零,获市级“实干争先”第一批及时奖励团体奖。利用连片抛荒地推行规模化种植,引入5家规模种植主体、2个规模农业项目,新增规模化种植面积2100亩。提升改造农田。完成两个市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面积1374亩;2400亩省级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项目和490亩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已基本完工。

(二)坚持科技强农,催生现代农业新态势。立足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步伐,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探索特色现代农业。打造片区设施蔬菜基地,完成青黑村、乍浦门村、泥峙村设施大棚搭建,建设完成连栋大棚66亩,标准大棚95亩。抓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推进秸秆收储能力提升建设工程建设。推进稻虾、稻蟹共生试点,火箭盐场地块已启动30余亩“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稻虾共生试点,目前完成田间养殖沟布局和水稻种植,计划晚稻拔节期投放虾苗。推进“一品一标”认证。完成岱山沙洋晒生地理标志工程核心基地建设、沙洋晒生包装初稿设计。开展田间试验,推进数智化平台建设。深化农业“双强”。完成衢山镇藏红花--水稻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基地、浙江徐丰农业有限公司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基地项目、高亭镇西兰花--水稻轮作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基地三个项目的实施、验收;大力推进省级双强项目---岱西镇蔬菜基地农艺农机融合示范项目、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项目及三个县级“双强”项目。截至9月底,岱西镇蔬菜基地、后岸水果基地2个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项目分别完成投资的75%和85%,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项目完成总投资的78%。  

(三)立足生态宜居,打造全域全景共美。深化“千万工程”,提速全域和美乡村建设,加快实现渔农村共富共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方位整治渔农村环境,常态化开展一周一督查考核行动,共编发“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工作简报”9期,通报问题点位963个,重点问题晾晒298个。开展全域人居环境测评,共发现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等问题点位6746个并整改完成。全线打造星级村庄,重点路段及美丽风景带沿线12个渔农村完成“三星级”村自评,其他62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梳理达标整治。新建渔农村公厕3座,改建公厕6座。和美乡村建设。总投资1.62亿元,打造和美乡村15个,其中和美乡村示范村(秀北、凉峙、南浦、前岸)4个,包含建设项目67个。目前已完成年度投资2.86亿元,和美乡村覆盖率22.43%,提前超额完成建设任务,年底力争全市首位。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改造秀山乡金滩滨海公园、建设滑泥主题公园等,全面完成秀山美丽小岛建设。东沙美丽乡镇完成投资1740万元,所有项目建设完成,全县乡村环境、服务功能提质升级,海岛旅游吸引力迈上新台阶。花园示范村庄建设。全力推进花园示范村庄建设这一“挂钉作战”项目,重点谋划打造岱西镇双合村入岛门户,包含5个项目,总投资4060万元,目前建设总体进度已达到97.5%,其中“花漫双合”环境综合提升、“渔趣双合”环境综合提升(一期)、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3个项目已完工,双合门户景观提升项目和“风情美食街”共富工坊项目分别完成建设进度的95%和96%。乡村文化保护工作。双合村获第八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三年建设获优秀等次,第十批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沙洋村已完成年度投资900万元,全部工程形象进度达80%以上。

(四)聚焦改革提能,培育强村富民增长极。聚焦村级项目“造血”功能,抓好渔农村管理改革,激活渔农村全面发展内生动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今年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25万元以下薄弱村(市定20万元),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80%(市定70%)。截至9月底,经营性收入25万元以上村比例94.5%,50万元以上村比例62%。聚力项目扶持。多途径加强集体经济项目扶持,发展财政“一事一议”资金扶持集体经济项目8个,农业“双强”扶持村级项目1个,“共富村”试点项目集中打造衢山镇5个村,列入市示范项目2个,实施抱团发展项目1个。农业标准地建设。积极推进秀山乡秀南村试点建设,制定《岱山县农业“标准地”试点工作方案》,对335亩水稻种植农田进行标准地改造,结合农田基础建设项目,提升改造水稻种植农田500亩,投入项目资金500多万元,预计提高水稻产量达500公斤以上。宅基地改革管理。开展农村“一户多宅”调查,基本摸清“一户多宅”数量及各类成因,做好推进宅基地改革基础工作。出台《岱山县农村宅基地制度实施意见(试行)》,推动宅基地审批和农民建房改革,促进乡村产业经济。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创建龙头村闲置农房盘活示范区,打造集游客接待、农产品展示、餐饮、休闲茶吧等多功能合一的主要服务窗口和展示平台。目前,全县新增盘活闲置农房240户,发展民宿产业11家。落实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持续强化扶贫结对保障,完成各单位结对户数调整;33个村推出公益性岗位,安排64户低收入农户就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计划,年度任务培育农创客135个,目前已新引育农创客90名。实行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服务,推进家庭农场赋码,目前完成赋码84家,赋码率70%,位列全市最高。培育示范家庭农场,推荐省级家庭农场2家,认定市级家庭农场3家、县级示范农场4家。

(五)突围要素制约,按下水利建设加速键。今年,我县水利投资任务8亿元,至9月底我县预计完成水利投资5.71亿元,完成比例71.4%。重大工程项目。截至9月底,磨心水库及河库联网工程中,岱山县磨心水库扩容工程累计完成年度投资1亿元,已完成一期输水管道、临时施工道路等建设;骨干河道整治及截洪沟工程目前施工形象进度约80%,累计完成年度投资4000万元;供水设施新建与改造工程已完成长涂岛区域供水管网改造22公里,完成岱北水厂配套原水管道敷设2公里,累计完成年度投资3350万元。海塘安澜工程,城防海塘工程总体形象进度约8%;秀山、长涂片海塘工程已有7条海塘段开工建设,总体形象进度达到20%,累计完成年度投资5800万元。水资源管理。根据2023年度取水计划指标,严格控制新增许可水量。加强取水口标准化建设,优化取水设施,做好取水监控点位日常运行维护。持续开展水利智治数字化系统建设,进一步优化岱山县旱情预警与调度数字化应用、数字孪生流域应用等应用。节水方面,完成岱山县节水宣传教育基地提升改造,开展知识竞赛、广场宣传等活动深化节水宣传,积极推广节水新设施。清廉水利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围绕新时代“十六字”治水思路,坚持党建引领推进“清廉水利”建设,成立了3个重点项目临时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进机关、进工地活动。

(六)强化基础保障,提质城乡公共服务。现代农业园区项目。舟山市集中垦造耕地岱山项目主体已经由县政府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会议确定为浙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岱山县农业公园总体方案设计》已通过评审,岱山现代海岛农业园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区域内水田区块2400余亩已全部种植晚稻。“菜篮子”工程改革。引进年销售2000万元以上经营主体1家,提档升级1家“菜篮子”旗舰供应店并已开业。保障偏远海岛供应,保障偏远海岛供应,设立大长涂岛便民供应点1个,为大峧山岛开展设点配送服务。扩大蔬菜保供基地,新建蔬菜基地170亩,提升改造蔬菜基地100亩。农村供水保障。抓好农村供水民生实事工程,完成市级水利民生实事项目,改造农村供水管网10公里;完成县级水利民生实事项目,提升田间提水泵站3座、改造农村供水管道20公里。

(七)保障安全生产,夯实稳定发展基本盘。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开展水利工程安全大检查、风险隐患再排查再整治,全面落实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整改。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桌面推演。落实度汛措施、责任人员和物资储备,落实汛期24小组值班制度。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修编完善灾害防御预案,确定重要村庄灾害预警阈值,联合气象部门建立小流域山洪预警机制。工程招投标监管。招投标监管。重点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招投标程序监管,开展质量监督突击检查活动21次,完成水利招投标45项,累计交易金额10953.94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绿剑”集中执法行动,严格开展农资经营检查。开展农产品重点品种专项整治行动。推行二维码追溯,全面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名单”制度。加强普法宣传,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培训学习。

(八)深化“千万”工程,提升县域承载支撑力。专班运作情况。在全县“十项重大工程”“1+10”专班工作体系引领下,成立工作专班,年初召开县委渔农村工作会议暨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工作推进会,6月份召集各相关单位专题召开调度会。县城乡工程工作任务、指标体系、重大项目等内容得到持续完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县域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岱山共涉及7项主要指标,其中“和美乡村建设覆盖率” 年度计划为20%,第三季度覆盖率为22.43%,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0781亿元,完成率达128.23%。重大项目推进情况。1-9月,13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159.69亿元,达到年度投资计划的109%。其中历史文化村落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0.06亿元,完成率达100%;美丽宜居示范村0.21亿元,完成率达150%;“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2.3亿元,完成率达9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工程0.276亿元,完成率达92%;农村供水保障0.17亿元,完成率达94.4%。

三、明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农业稳产,提势粮食安全生产。全力保障粮食生产。以稳定小麦、扩种水稻油菜、发展大豆玉米和特色旱粮为主线,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积极落实粮食播种任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万亩以上。推进农田建设。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900亩以上;开展市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3个,面积1509亩;巩固抛荒地整治成效,在今年抛荒地整治的基础上,继续鼓励乡镇、村集体统一收储、统一流转,开展规模化生产,按乡镇分区域制定流转方案,计划完成土地流转800亩以上。落实农业项目。加快推进海岛农业园区项目建设,做好5000余亩耕地规模化种植,谋划未来农场、玻璃温室建设,持续推进稻渔共生试点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启动玻璃温室建设,2024年年底完成。做好“一品一标”工作。根据岱山沙洋晒生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完成项目建设,并于上半年迎接省级验收。做好4个绿色食品新认定的申报工作及3个绿色食品续展工作。

(二)提标环境整治,提质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整治渔农村环境卫生。推动“星级”村庄创建争先进位,未来三年内,争取全域74个行政村均达到“一星级”标准,年度目标为80%、50%的行政村分别达到“二星级”、“三星级”标准。以村庄“五清”、农田“五无”为标准,继续开展“周督导、月测评、月通报”的环境整治机制,并限期整改。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和美乡村“五美联创”,提升和美乡村示范带1条,打造示范乡镇1个,创建达标村15个,和美庭院1000户,和美乡村覆盖率达到省市指标要求。树立“一带一路一画廊”品牌。建成海上“同舟共富示范带”1条,陆上“乡村特色精品路”1条,和美乡村风情画屏(未来乡村)2个。筹备全市美丽乡村现场会。明年我县将有极大概率举办全市美丽乡村现场会,精心细心做好考察点位选址、沿路景观打造、业态布局等筹备工作。

(三)聚焦项目增收,提档强村富民改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所有村经营性收入维持在25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比例持续在80%以上。发展抱团项目1个,计划衢山镇岛扎村依托友联船厂,联村建设商务综合楼,配套服务企业员工生产生活,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集聚财力向集体经济项目倾斜,加大“共富”资金、一事一议资金等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完善农村宅基地改革。进一步推进宅基地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编制落实村庄规划,引导推进新型集聚小区农民公寓建设,提升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计划创建1个闲置农房盘活示范区,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利用农房闲置集中区域,发展民宿等乡村产业。推进农业标准地建设。进一步扩大农业标准地建设范围,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农业标准地建设为标准,建成一批高产优质农田和储备一批开发型农田,为农业招商提供土地资源。

(四)强化服务保障,提升海岛县域承载力。深化实施农业“双强”。推进科技创新、农机推广、示范项目建设等工作。完成申报建设内容,注重提升打造,使特色项目能产生示范引领的作用。积极申报2024年计划实施的农业双强项目,向上争取省级资金。抓好“菜篮子”改革。积极落实本地蔬菜保障基地建设,做好门店提档升级。抓好灾害天气、节日期间的平价供应。加速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转移,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共享,确保县城人口占县区人口比重指标全年完成提升0.8个百分点。高质量推动开发区发展,全年完成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00亿元以上。全年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达到1.4。

(五)聚焦重大项目,提阶升级海岛水利管护。抢抓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契机,重点实施推进重大项目工程建设。攻坚推动重大项目。加大人员、设备力量投入,优化政策处理工作,抢抓海塘安澜、岱北水厂等重大工程项目进度,谋划岱山县本岛及长涂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前期),确保完成建设目标。做好水利信访应急处置,保障水利重大工程加速推进的同时确保社会面秩序安全稳定。抓好面上水利项目管护。关注民生工程,办好水利民生实事项目,高标准推进民生水利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灌溉泵站10座,完成1座水库除险加固和4座山塘综合整治。严格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时间节点,倒排施工工期,推进工程施工进度,确保各项工程完成年度既定任务。持续加强水利行业日常监管。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全链条工作体系,在水利工程招投标及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峰期,重点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招投标程序监管,确保我县水利行业的健康发展。

(六)严抓除险保安,增进民生安全福祉。提升防汛抗旱能力。深入开展小流域山洪及病险水库山塘隐患排查,建立风险隐患清单并闭环整改,加快推进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及安全鉴定。强化“应急快响”机制,扎实落实防汛检查、值班值守、监测预警等各项防台抗台举措。提升水利运行管理效能。水资源管理方面,做好供水保障工作。水利运行管理方面,加快推进水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补齐水库运行管理短板,继续推行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水利数字化管理方面,完成水利智治数字化系统建设及验收。建设全域幸福河湖。完成县级全域幸福河湖规划编制,发布全域幸福河湖指标体系、建设标准和考核评价办法,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培育一批全域幸福河湖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