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210816747864/2024-82130 | 生成日期 | 2024-01-17 |
发布机构 | 县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主题分类 |
2023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各级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决策部署,坚持“实干争先、马上就办”,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及县城承载能力提升行动;聚焦全域和美共富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为全年“三农”工作高效高质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上半年,我局紧紧围绕年初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指示及市、县级实干争先“四重清单”等任务目标,切实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和美乡村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利重大工程项目等重点领域工作增量提效,乡村振兴事业增添新实绩。
(一)加快农田建设,守住粮食安全主阵地。
2023年市级下达我县粮食种植面积1.65万亩,产量0.0955亿斤,目前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31万亩,占比79%。抛荒地整治。采用“整治+流转”方式,实施专项行动。召开现场会,调动全县耕地抛荒整治积极性,合力完成6月底全面清零的目标。今年市级下达我县耕地抛荒整治任务为2150.48亩,截至6月中旬,已完成整治抛荒地2134.82亩。此外自查整治抛荒耕地525.69亩。共计整治抛荒地2660.51亩。农田提升改造。实施2022年市级农田基础设施项目2个,面积1374亩。实施2400亩岱山县火箭盐场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1215万元;2023年申报市级农田基础设备项目3个,建设面积1541亩;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490亩,已完成立项批复。规模化种植。采用委托主体整治模式大力推行规模化种植。已完成土地集中流转950亩,引入规模种植主体4家,引入建设2个规模农业项目,开展火箭盐场稻虾共生试点,目前已确定实施方案并着手推进。
(二)打造产业融合,催生乡村经济新态势。
设施农业发展。推进发展设施蔬菜,完成3个村设施大棚搭建,共建成连栋大棚66亩,标准大棚85亩,重点谋划打造片区设施蔬菜基地。推进秸秆收储能力提升建设工程建设。 “一品一标”认证。全力推进岱山沙洋晒生地理标志工程项目。设计完成核心基地建设,引进各类花生先进农机具,开设花生种植培训一期;完成岱山沙洋晒生设计包装初稿。开展田间试验,推进数智化平台建设。农业“双强”行动。完成2022年4个省市县各级双强项目验收。实施省级农业“双强”项目1个,建设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1个。“浙派工匠”培训。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训,完成“浙派工匠”培训141人次。组织果树栽培工技能大赛活动,累计新增高技能人才44人。
(三)建设和美乡村,展现全域共美新气质。出台《岱山县渔农村环境全域整治提升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3年)》、《岱山县渔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编发“迎亚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工作简报”,深化“千万工程”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完成秀山乡美丽小岛建设全部工程,投资930万元。东沙美丽乡镇项目完成投资1420万元,人居、旅游环境得到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对全县74个行政村开展环境卫生全域测评并完成整改。开展省级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新建渔农村公厕3座,改建6座。12个渔农村完成“二星级”村创建,其他62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梳理达标整治。和美乡村建设。计划打造和美乡村15个,其中和美乡村示范村4个。目前完成年度投资0.98亿元,建设进度达60%以上。乡村文化保护工作。双合村获第八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三年建设优秀等次。第八批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沙洋村已完成年度投资463万元,进度达53.6%。
(四)聚焦改革提能,培育强村富民增长极。至5月底,全县7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8537万元,同期增加27%;全县村级经营性收入5169万元,同期增加22%。目前经营性收入25万元以上达标村49个,占66%。村级项目建设。计划实施抱团项目、市示范项目等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8个。积极争取集体经济项目补助,目前,3个村列入“一事一议”项目,3个村列入“共富村”项目。农业标准地建设。制定《岱山县农业“标准地”试点工作方案》,确定秀山乡秀南村为试点,对335亩水稻种植农田进行标准地改造。宅基地改革管理。开展农村“一户多宅”情况调查摸底,夯实宅基地改革基础,出台《岱山县农村宅基地制度实施意见(试行)》。推进宅基地线上审批工作,“农民建房一件事”系统网办率达100%。闲置农房盘活。摸底闲置农房信息,推动农房盘活示范区建设。计划盘活闲置农房260套,已完成140余套。三资管理。出台《2023年岱山县村经济合作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方案》,对村经济合作社权力运行、资金使用、资产运营等方面开展治理,开展2022年度财务状况 “一年一审”工作,全面提升村级资产管理水平。主体培育。新引育农创客82名,全面实行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服务,完成赋码84家。
(五)突围要素制约,按下水利建设加速键。2023年,我县水利投资任务8亿元,至6月底我县预计完成水利投资4.1亿元,完成比例51.25%。重大工程项目。磨心水库扩容工程目前总体形象进度约8%,已完成一期输水管道、临时施工道路、EPC项目部、施工项目部等建设。海塘安澜工程,城防海塘工程总体形象进度约4%;秀山、长涂片海塘工程已有6条海塘段开工建设,工程总体形象进度约30%。骨干河道整治及截洪沟工程总体形象进度约60%。供水设施新建及改造工程-长涂岛区域供水设施改造标段,已累计完成供水管道改造14公里,完成投资约700万元,工程进度达70%。水资源管理。下达2023年度取水计划指标,严格控制新增许可水量。加强取水口标准化建设,优化取水设施,做好取水监控点位日常运行维护。持续开展水利智治数字化系统建设,进一步优化岱山县旱情预警与调度数字化应用、数字孪生流域应用等应用。节水方面,完成岱山县节水宣传教育基地提升改造,开展知识竞赛、广场宣传等活动深化节水宣传,积极推广节水新设施。面上水利工程。磨心山雨洪综合利用工程总体进度达到90%,强排泵站工程总体进度85%。水库山塘加固工程,其中列入省民生实事项目的2座山塘已于4月底完工。本岛水系整治工程(二期)总体形象进度至40%。3座民生实事灌溉泵站提升改造项目已完工验收。
(六)强化基础保供,拓展服务民生新路径。“菜篮子”工程改革。新建蔬菜基地170亩,提升改造蔬菜基地100亩,实行规模化生产。完成1家“菜篮子”旗舰供应店提档升级,于6月18日开始营业。保障偏远海岛供应,设立大长涂岛便民供应点1个。服务国家战略,开设鱼山“菜篮子”供应店1家,正在进行主体审核。生猪产能保供。目前,我县能繁母猪存栏达到2112头,全县生猪存栏19869头,累计出栏1.37万头。河湖长制工作。开展常态化巡河工作,全县183名河湖长共巡河5201次,完成巡河周期3962个。开展“护航亚运”河湖岸线保护专项行动推进河湖综合环境整治,做好相关宣传案例上报。
(七)保障安全生产,夯实稳定发展基本盘。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开展水利工程安全大检查、风险隐患再排查再整治,全面落实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整改。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桌面推演。落实度汛措施、责任人员和物资储备,落实汛期24小组值班制度。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修编完善灾害防御预案,确定重要村庄灾害预警阈值,联合气象部门建立小流域山洪预警机制。招投标监管。重点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招投标程序监管,开展质量监督突击检查活动14次。出台《岱山县水利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制度》,完成水利招投标29项,累计交易金额7981.12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绿剑”集中执法行动,严格开展农资经营检查。开展农产品重点品种专项整治行动。推行二维码追溯,全面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名单”制度。加强普法宣传,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培训学习。
(八)借力政策引领,构筑资源调度主动力。发挥县委农办牵头抓总作用。根据《浙江省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要求,召开县委渔农村会议暨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推进会、岱山高质量建设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推进例会暨社会建设“三农”工作联席会议等,对我县“三农”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全面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做好乡村振兴考核工作,初步拟定《关于推进岱山县2023年海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实施意见(意见稿)》并征求意见。针对海岛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问题,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调研,完成《岱山县村集体经济“片区组团”情况的调研报告》等报告。推进城乡工程。出台《岱山县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完成《石化之光 点亮海岛》省试点方案。第一季度省政府十项“重大工程”星级评定,我县城乡工程被评为5星。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岱山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及全县“真抓实干、马上就办”作风建设大会精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抓好农业稳产,进一步提势粮食安全生产劲头。
全力保障年度粮食生产任务,积极落实7000亩晚稻和剩余旱杂粮播种任务,力争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超20000亩,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推进耕地抛荒整治成效。鼓励乡镇、村(社)集体统一收储,统一流转,开展抛荒耕地代耕代种代管等服务,力争6月底前完成年度耕地抛荒清零任务。全力推进规模农业项目。完成海岛农业园招商项目落地,完成舟山市集中垦造耕地岱山项目区域5000余亩耕地规模化种植项目,谋划未来农场、玻璃温室建设,推进稻虾共生试点项目,同时积极争取盐碱地改良试点建设。推进农田建设。推进省级高标准农田450亩新建项目和粮食生产功能区2400亩提升改造项目,力争9月底完工;实施2023年3个市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县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维护项目。
(二)提标环境整治,进一步提质和美乡村建设成效。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对县道以上(含县道)主要道路及重点区域两侧农田、村庄环境开展整治提升。开展全县渔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测评,巩固提升渔农村人居环境。星级村庄创建。到年底前,蓬莱乡韵共同富裕示范线、“东海瀛洲·风情渔港”美丽风景带沿线两侧12个行政村完成“三星级”创建,其他62个行政村均保持在“一星级”以上标准。开展“最美乡镇”“最美乡村”评选活动并进行综合的考评赋分,按照排名情况进行以奖代补。美丽项目建设。全面完成“花香泥岛”秀山岛美丽小岛建设,深化推进东沙美丽乡镇创建工作。督促第十批历史文化重点村沙洋村按照建设计划。聚焦“一统三化九场景”,扎实完成岱西前岸、高亭南浦、秀山秀北和衢山凉峙4个省级未来乡村试点工作,全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三)聚焦项目增收,进一步提档强村富民改革成色。提升村级收入。多措并举确保年底所有村经营性收入达25万元以上,增幅不低于5%,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比例达80%以上,村级总收入增幅不低于当年渔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聚焦项目建设。推进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对申报的集体经济项目实行竞争立项,确保项目质量。强化村级管理。继续强化村级三资管理水平,形成并推广一批治理经验和工作成果,推动建立长效机制。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按时完成创建任务。持续数字赋能。做好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应用。通过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与省“三资”数字系统实现对接,将“三资”数字系统的农村集体资产基础数据作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数据,争取7月上线,全面推进产权交易网上办。有序开展宅基地网上审批工作,网上审批办理率达到100%。做好创建申报。完成盘活闲置农房260套,建设农房盘活示范区1个。申报完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培育农创客135名。
(四)强化建设保障,进一步提速水利重大工程进度。加快重大项目施工进度。目前因政策处理、用海审批等方面原因,部分重大项目进度落后于计划。下一步要重点攻克项目难点问题,在下半年争取将项目进度提上来,进度正常或超前的重大项目要继续保持施工进度,争取项目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加强面上水利项目管理。严格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节点目标倒排施工工期,推进工程施工进度,确保各项工程完成年度既定任务。提前完成2024年面上水利项目前期工作。2023年面上水利项目主要是水库山塘加固工程,争取于8月底前完成前期工作。加强水利行业日常监管。下半年是我县水利工程招投标及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峰期,要重点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招投标程序监管,确保我县水利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好遗留问题工程验收工作。重点督促相关单位做好验收报告、工程资料等准备工作,争取完成年度验收目标。
(五)备战防汛防旱,全方位打赢除险保安攻坚战。做好水利工程大排查大整治检查出的隐患整改闭环及“护航亚运”河湖岸线保护专项行动问题整改。加快推进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及安全鉴定。做好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完成全年抗台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