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海洋非遗保护传承,在将非遗与集市、文化展演的形式相融合的同时,不断加强与省内各市县区的交流。在昨晚的“东沙渔宴穿越千年”第十一届岱山东沙古渔镇弄堂节暨非遗大联展活动中,来自全省15个县市区的40余项非遗齐现岱山,令海岛文旅更接地气、聚人气。

舞龙舞狮、马灯、腰鼓、百工走秀、高跷……独具韵味的渔家迎宾仪式拉开了第十一届岱山东沙古渔镇弄堂节暨非遗大联展活动的序幕。在和平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锻制技艺、锡雕、景宁畲族彩带编织技艺、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齐齐亮相,一时间令人应接不暇。


在“千岛遗风最美‘浙’里同心共富喜迎亚运”非遗大联展舞台上,除了舟山本地的渔民号子、舟山船拳等特色展演外,独脚戏、畲族民歌、宁海平调耍牙、绍兴莲花落等来自全省其它县市区的非遗传承团队依次登台亮相,引得台下掌声连连,叫好声此起彼伏。另一侧,缙云烧饼、松阳烟熏火腿、婺式传统糕点、岱山三宝等特色非遗美食同样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品鉴。
“17个美食项目,12个技艺类展示项目,15个舞台演出形式非遗项目,另外,还有我们岱山本地的十支踩街队伍和八个常态化开放的非遗演示传承基地,总体来讲此次非遗大联展形式多种多样。”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赵柯艳说。
各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孕育并传承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肩负着文化发展的共同使命。近年来,我县与省内各市县区加强非遗保护“山海协作”,不断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让海岛文旅更“出圈”。
“我们岱山也是非遗助力共富的一个试点县,东沙古渔镇又是浙江文化标识的一个建设基地。希望通过这样的一次活动,让我们岱山非遗、浙江非遗、长三角非遗传承出新的希望、新的亮点。”赵柯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