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80号议案的复函
信息来源: 县府办 发布日期: 2022- 08- 23 10: 36 浏览次数:

周瀚波等11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岱山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议案》提案收悉,现将议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公共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着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一、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组织体系

一是建立指挥体系。县政府成立分管领导为主任、29个部门和7个乡镇为成员的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负责公共卫生工作的指挥和协调。健全全县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每个乡镇配备1名公共卫生管理员,每个社区(村委会)配备1名公共卫生联络员。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强化沟通协调,确保工作顺利推进。统筹“平时”和“战时”双重需要,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启动快速响应机制。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为例,及时建立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下设机构,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县长为组长,下设“一办十专班”的工作体系,实现精密智控决策指挥机制。

二是建立医防协同机制。县卫生健康局制定《岱山县公共卫生机构融入医共体建设工作指导方案》,建立“两员一中心一团队”工作机制,使专业机构专业人员融入到医疗机构中。县疾控中心主任担任公共卫生专员,每家医疗机构派驻公共卫生技术指导员,成立公共卫生指导团队3队,定期举办公共卫生知识培训班,开展公共卫生指导和督查、考核,督促医疗机构落实公共卫生工作职责,提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三是健全保障体系。县财政加大投入,落实经费保障公共卫生工作开展。2021年县财政局、县卫健局联合印发《岱山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岱财社〔2021〕28号),同时经商县财政局制定《开展2021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岱卫办〔2021〕54号)、《关于修订印发<岱山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岱财社〔2021〕9号),加强对各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绩效考核,严格依据考核结果拨付资金,保证项目资金的规范使用。2021年县财政预算安排公共卫生经费6358.5万元。

四是完善应急预案。县政府制订出台《岱山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岱山县重点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岱山县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等4个专项应急预案。县卫健局修订出台《岱山县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岱山县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等21个应急预案。县疾控中心制定了《岱山县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等58个方案。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有效控制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

二、着力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

一是加强疫情监测。建立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加强各类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饮用水安全等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医疗机构规范开设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哨点作用”,加大对发热、腹泻等“十大症状”病人的监测。县疾控中心加强蚊子、蜱虫、鼠类等病媒生物等监测,重点对鱼山、江南山等地进行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的监测,每周对全县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开展人、物、环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定期对疾病症状、病媒生物密度等监测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提出疫情风险预警。岱山医疗健康集团开放18个新冠病毒核酸采样点,合理设置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小屋,加密重点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切实提升“早发现”能力,确保及早发现疫情。

二是建立应急队伍。我县建立紧急医学救援类、突发急性传染病控制类、突发中毒事件处置类、卫生监督类、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类等五类卫生应急队伍;目前共有县级卫生应急队伍14支88人。另备有后备流调队员50人,应急采样人员50人。确保发生疫情时能第一时间进行疫情处置。为提高基层应急队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每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现场演练、桌面推演、知识测试等形式进行培训、演练,今年已开展各种培训、演练6次。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紧缺,我县通过委培及人才引进等方式,扩充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自2015年起已委培公共卫生专业本科学生10人,引进人才2人,目前1名委培生已在县疾控中心工作,今年有2名委培生将毕业参加工作。针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专业素质较弱现象,县卫健局加强公共卫生人才的培训力度,除积极参加省、市等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会议外,我县还多次举办诸如流行学现场班等培训班,对基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基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强化疫情处置。7月8日接到初筛阳性报告后,严格按照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组织开展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等工作,第一时间将2名阳性病人送至定点医院救治,对112名密接人员、208名次密接人员、794名重点人员落实转运隔离,完成4轮全员区域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三、切实加强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

一、加强县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购置一批原子吸收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目前通过省计量认证的检测项目411项,设有P2实验室。全县现有3个PCR实验室、1个方舱实验室和1个移动方舱实验室,拥有核酸扩增仪36台,日核酸检测能力已达到25920管。现有救护车8台,其中负压救护车3台。县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建有收治12名新冠肺炎病患能力的负压隔离病区。目前,3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已完成建设,用于收治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患者。按“20分钟卫生服务圈”要求设置基层医疗机构,7家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和“浙江省乙等乡镇卫生院”标准,基层医疗机构用房标准化率达100%。深入开展“有温度的夜间诊疗服务”,推出夜间值班电话及便民急救药箱的夜间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院前急救体系的建设,6月底前完成岱西院前急救点建设,在本岛区域基本形成“15分钟医疗急救服务圈”。针对传染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建立健全以县第一人民医院为定点医院、县中医院为后备医院的重大传染病救治机制。针对事故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依托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加强与浙大二院的紧密合作,全面推进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等三大中心的提档升级。同时,加强紧急医学救援机构建设,建立6支县紧急医学救援队,进一步明确现场救治、收治医院、伤员转运等机制,确保第一时间能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


岱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