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002641098C/2022-85736 生成日期 2022-10-14
发布机构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文号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主题分类
岱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5号建议的复函
信息来源: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日期: 2022- 10- 14 14: 22 浏览次数:

黄卡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要素保障,推进海岛公园建设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与县文广旅体局、县发改局协办单位意见,并与您面商的意见,现将建议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稳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要素保障。

我县自承接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以来,跨海大桥建设快速推进,县域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县积极主动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产业重构、交通压力、配套不足等问题,提前谋求岱山在新机遇、新挑战中的发展方向。当前,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有关要求,在《岱山县域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基本明确我县的城市定位为“长三角重要的海洋经济示范区,杭州湾南翼的自由贸易港区,生态宜居的海岛旅游城市。”

我县国土空间规划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多规合一,重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海岛大花园战略。我局已开展多轮“三区三线”试划,与乡镇及有关部门多次对接,近远期重点项目建设需求,合理安排生态、农业、城镇空间,统筹保护和利用,做好各项要素保障。同时针对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等问题,我县已结合海岛地区实际情况、国家重要战略用地需求等,向省厅多次提出自贸试验区指标单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倾斜等请示,我局将继续密切关注省部政策动向。

二、加快项目实施,推进海岛公园建设。

我县紧跟浙江省海岛大花园推进步伐,积极助推海岛公园建设,主要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将海岛公园建设纳入有关重大规划。在《岱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岱山县海岛大花园建设规划(2021-2025年)》等规划中,提出坚持以提升海岛旅游业品质为导向,“挖掘海岛文旅核心资源,大力推进岱山海岛公园建设”、“加快实施秀山全域海岛公园”、“加大政策支持”。

二是全面推进海岛大花园建设。我县成立了岱山县海岛大花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根据《岱山县海岛大花园建设实施方案》、《岱山县海岛大花园建设2020 年工作要点》《岱山县海岛大花园建设2021 年行动计划》、《岱山县海岛大花园建设2022 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明确全县海岛大花园建设各项工作及职责,切实落实县委县政府打造“重要窗口”海岛风景新篇章的要求。

三是坚持以重大项目牵引海岛公园建设。以高质量完成岱山海岛公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争创“耀眼明珠”为目标,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实施“海洋运动岛,海洋文化旅游岛”的主题定位,建成并启用磨心谷公园,完成鹿栏晴沙、秀山滑泥公园、双合石壁等景区提升工程。

三、节约集约土地资源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局将认真贯彻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国策,根据数字化改革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和整体智治,以转变自然资源利用方式为主要目标,高水平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支撑岱山生态文明建设和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

一是通过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清查、省数字化平台2.0—空间利用综合应用(浙地智用)系统建设、编制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摸清全县批而未供、闲置土地、低效用地底数,作好“账房先生”,为全县存量土地盘活提供数字化支撑。目前,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清查工作已进入扫尾阶段,空间利用综合应用系统已完成部分数据归集,年底之前完成建库应用工作。

二是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地,严把产业准入关,不断优化工业用地高效配置管理。自2018年7月我县首次以“标准地”模式供地以来,我县共出让“标准地”31宗,出让面积8121亩。下步将努力实现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地率100%。

三是利用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系统,通过部门联动,分工合作,针对批而未供、闲置土地、低效用地加强日常管理,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处置力度。2021年通过招商引资、破产重整、司法拍卖等处置方式,我县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面积1398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628亩。下步我局将以县经济开发区内低效用地企业为重点,围绕服务保障开发区发展任务清单,加大僵尸企业和土地整合处置力度。

四是健全考核机制,明确工作目标。根据上级部门的考核要求,2022年度我县需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000亩以上,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面积600亩以上,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500亩以上。

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岱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2年6月20日

点击下载:关于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5号建议的复函.pdf

附:议案内容

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要素保障,推进海岛公园建设的建议

海岛大花园建设是浙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陆海统筹推进“全域大景区、全省大花园”的重大举措,高标准打造“十大海岛公园”既是海岛大花园的标志性工程,更是弘扬“诗画浙江”品牌的鲜活样板。虽然,我县在打造海岛公园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较为凸出的问题,其中国土空间要素保障不足是较为关键的问题。旅游用地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脱节,对旅游用地扶持力度不足,规划审批政策衔接系统系不强,导致部分旅游建设项目难以落地,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岛公园的建设进程。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1.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为引领,在编制《县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中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统筹生态、农业、城镇等空间布局,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高端资源要素集聚,为全县旅游预留未来发展空间。

2.积极向上争取指标。考虑到我县落实国家战略的特殊性,向省政府申请将自贸区建设用地指标单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由省级调配,不占用我县规划指标,以解决我县指标倒挂、建设空间不足等问题。

3.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一是盘活存量,利用城乡现有空闲宅基地、工矿用地等,整合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流量和存量,充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二是打通农村与城镇之间土地转换,特别通过废弃盐田复垦释放建设用地空间,将闲置的资源进行重新调配;三是加快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充分利用低、小、散用地以及破产企业用地,优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