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统计分析
经济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扎实推进
——2021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信息来源: 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2- 01- 27 09: 56 浏览次数: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挑战,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基础上,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经济社会继续呈现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

一、2021年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一)GDP总量突破五百亿大关,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初步),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8.3%,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市9.8和9.9个百分点,增速继续领跑全省。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6亿元,下降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3.3亿元,增长24.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1.9亿元,增长7.0%。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调整为6.7∶74.1∶19.2,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8%,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

全县主要指标保持良好增势。市对县主要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中,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到位市外资金、实际利用外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合计等多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二)产业发展不断向好,工业引擎作用持续发挥

1、渔农业生产总体稳定。2021年,全县实现渔农业总产值69.5亿元,比上年下降2.9%。渔业捕捞情况总体稳定,完成水产品产量32.5万吨,比上年下降3.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工业经济支撑强劲。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跨过1500亿元大关,达到1532.7亿元,比上年增长71.6%,高于全市平均24.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0.5个百分点,贡献率8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8.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石化工业比重持续提升,实现产值1390.2亿元,比上年增长85.9%,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0.7%;传统行业中,水产加工克服疫情影响,实现产值增长10.0%;汽配行业快速发展,实现产值增长23.3%。

3、服务业运行稳健。2021,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规上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全县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1.0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自贸区岱山片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0.8亿元,增长67.7%。分行业看,占全县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92.4%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比上年增长35.3%,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提供强力支撑。港口经济保持领先。全年全县实现市外港口货物吞吐量20250万吨,比上年增长10.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其中矿建材料进出口吞吐量8392万吨,增长23.3%,石油进出口吞吐量2578万吨,增长28.9%。批发业持续快速增长。批发业销售额从年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全县批发业在石化产业链的带动下,实现销售额比上年增长40.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金融贷款再创新高。2021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8.2亿元,比年初增加13.5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住户存款176.1亿元,占比53.7%;贷款余额316.6亿元,比年初增加106.6亿元,比上年增长50.8%,分行业看,19个行业中有17个行业贷款余额实现正增长,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134.9亿元,总量居各行业首位,同比增长1.9倍。

(三)内需稳步恢复,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1、投资保持稳定增长。202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5%,全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工业投资和建安工程投资分别增长17.2%和56.9%,增速均远高于投资平均水平。工业投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0.2%,对拉动社会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全年文教卫体娱乐业投资增长44.0%,远高于第三产业投资平均增幅。

2、消费市场稳步恢复。202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8.3%,增速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看,餐饮消费保持快增长。2021年全县实现限额以上餐饮收入比上年增长19.6%。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看,乡村市场稍快于城镇市场。2021年限额以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9.5%。从商品类别看,民生商品消费需求提升。2021年,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食品类限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2%,其中限上蔬菜类、干鲜果品类增长分别高达33.9%和16.1%。

(四)收入全面提升,共同富裕扎实推进

1、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21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亿元,增长1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增长10.0%。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9.3%、34.5%和25.1%。非税收入增长18.2%。

2、企业盈利能力稳定提升。从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经营情况看,2021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68.7亿元,比上年增长68.3%;实现利润总额285.4亿元,增长3.9倍。从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经营情况看,2021年企业亏损面14.0%,比上年减少12.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倍。

3、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21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378元,比上年增长9.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759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48元,增长9.7%。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至1.43:1,远低于全省平均1.94:1。消费支出回升明显。2021年,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5.5%,增速比上年提高15.3个百分点,其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增长19.6%,比上年提高21.1个百分点。

五)创新型经济持续发力,招商引资成效喜人

1、新兴产业领先增长。2021年,全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3%。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4.3%、18.2%和9.7%。

2、创新投入持续加力。2021年企业研发费用39.4亿元,比上年增长67.4%。固定资产投资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2.9%。

3、招商引资不断突破。随着扩大开放措施落地,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外商投资预期得到进一步稳定和提振。2021年,全县实际到位市外资金44.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8%,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实际利用外资8527万美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6%。完成进度均领跑全市。

(六)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就业保障更加充分

1、新增主体表现活跃。12月末,全县在册市场主体17704户,比上年增长4.9%,其中,在册企业3945户,增长2.9%;在册个体工商户13645户,增长4.9%。2021年,全县新登记市场主体2461户,其中,新登记企业504户,个体工商户1957户。

2021年,全县新增“四上”企业34家,其中工业8家、服务业5家、批发零售业11家、建筑业3家、住宿餐饮业5家、房地产业2家。

2、就业形势不断向好。2021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00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75人,困难人员再就业4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9%。

3、社会保障持续加强。2021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社保就业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3.2%、6.1%、2.2%、10.2%和32.3%。2021年全县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4%,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全市统筹,全民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

二、经济发展中需关注的重点方面

(一)实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出口压力较大

尽管2021年全县经济主要指标实现较快增长,但需求端复苏一直慢于供给端,部分领域仍显露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一是消费恢复趋缓。2021年消费虽有所修复,但仍相对疲软,且增速趋于放缓,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2.9%,不及2019年增幅,低于全省0.5个百分点。目前国内疫情时有零星反复,商品零售恢复程度仍然偏低,境外疫情输入压力依然较大,消费市场复苏仍面临不确定因素。

二是外贸出口依然下行。今年以来,因出口主导行业船舶修造业业务订单大幅减少,目前又没有新增量填补,出口额每月在两位数负增长区间徘徊,1-10月全县出口额下降24.9%。从宏观环境看,受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外贸全面恢复平稳增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下阶段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二)投资后劲不足,整体结构有待优化

虽然我县固定资产投资从年初一直处于较快增长态势,但结构发展出现分化。从三次产业看,服务业投资增速大幅下滑且比重偏低。2021年全县服务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7.7%,比上年回落3.2个百分点,占全县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5.1%下滑至9.9%。从四项结构性指标看,出现两升两降的分化趋势。民间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22.5%和32.9%,而交通投资和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分别下降15.5%和42.3%。

随着浙石化二期投资周期接近尾声,下一阶段,面临增量减少和基数庞大的双重压力,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增长压力不断增大。

总的来看,2021年全县经济运行总体稳健,韧性强、活力足的特征进一步彰显。但也要看到,经济复苏形势仍然复杂,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不稳定、不确定、不均衡因素较多,供给和需求仍面临较多制约,经济增长基础仍需加力巩固。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全力开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海岛样板的关键一年。随着大桥时代全面开启,新发展格局、长三角一体化、自贸区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鱼山绿色石化基地二期全面投产,经济崛起的活力进一步迸发,预计明年经济在石化产业强劲支撑下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下阶段,我们要一如既往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挖掘释放需求潜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有力增进民生福祉,牢牢抓住大桥时代新机遇,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持续稳定增长,为谱写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新篇章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注:根据我国GDP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GDP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算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20年全县GDP为424.2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8.5∶69.5∶22.0。

信息来源: 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