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舟山近期网络电信诈骗集锦,有人被骗224万
信息来源: 县司法局 发布日期: 2021- 05- 18 09: 59 浏览次数:

【导语】

近期,舟山各地各种各样的诈骗案件频发,我是老板,虚拟币,网购刷单、信用卡盗刷、电信诈骗、网贷骗局等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这些骗局幕后的不法分子随时都在窥探着消费者的信息安全,侵犯消费者利益。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给大家提升点反诈知识。


【案例一】


谎称贷款账户影响征信 有人因此被骗

2月19日下午,小周在嵊泗某单位接到了一个来自陕西西安的陌生电话,对方称其有贷款账户未注销,会影响个人征信。回想起自己曾在大学时丢过手机,可能被人冒用贷过款,于是她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腾讯会议”APP进行注销操作。

期间,小周在对方的指引下,开启了腾讯会议的“分享屏幕”功能(也就是说她的在手机上操作的每一步都被对方窥探的一清二楚。),同时下载了“平安消费金融”、“快贷”、“中邮钱包”三个贷款APP。骗子称要小周向原有账户内还款才可以注销,并且称第一笔钱会借给她进行还款,小周也确实收到了对方汇来的11600元。于是小周很快相信了对方,并且在对方的引导下继续将自己银行账户内的钱转给对方,以进行“注销网贷账户”。于是小周连续转了三笔钱共计11万余元至对方账户,但对方依旧要求她继续转账,小周此时发现有诈,遂向警方报案。

结果在警局时,她发现骗子开始汇给她的一万元余元,居然是骗子通过她的身份信息在“平安消费金融”APP贷款所得,当然这笔钱还得小周偿还。

但真的如骗子所言,没有注销网贷账户会影响个人征信吗?纯属扯淡!其实根本不存在注销网贷账户的操作,只要按时还清货款,便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另外,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来看下一个案例。


【案例二】


请注意此类骗局近期肆虐全省

冒充公司老板的诈骗虽然由来已久,但如今,这类骗局手段升级后再度卷土而来,浙江省不少公司损失惨重。

2021年3月10日上午11点,新城某食品公司的财务出纳金某接到了一个自称“银行年检员”的电话。

对方称其公司在工商银行的账户需要年检,让其添加QQ办理手续。刚和“银行年检员”交谈完,金某被拉入了一个三人群。原来,骗子的第二场戏又开始了!群里另外两人备注的是公司“老板”和“法人代表”的名字,“老板”关照金某要配合银行做好年检工作。就这么简单的几步,骗子便完全取得了被害人的信任。随后“老板”要求金某核对好公司账户资金后,将97万元转给山东的一家公司。金某按照“老板”的指示先后转给对方97万元、28万元、7万元三笔钱。然而,汇出132万元后,“老板”称钱不够,居然要求金某自己垫付钱,此刻她终于察觉到了自己可能被骗了,顿时方寸大乱,立即向舟山新城警方报案。

接到报案后,舟山市反诈中心迅速开展紧急止付工作,多方努力下终将132万元被骗款悉数冻结,成功挽回了企业的巨额损失,而听到好消息后的金某也是喜极而泣。


【案例三】

比特币暴涨 钱却提不出来

2月26日,蔡女士看到微信朋友圈有人投资比特币赚的盆满钵满,手头有点闲钱的她便询问对方投资渠道,对方随手推荐给了她一个名为“ASTRUM”的平台。当天,蔡女士便在客服的“指导”下投入了25万元,随后两天,又追加了30万元,不出所望,她投入的资金很快暴涨到了300余万元。

但当她准备提现时,却发现麻烦接踵而来。先是系统显示其填写的开户行信息错误,需要交纳30万元提升信用,随后平台又以解冻费、信息修改费等名义要求蔡女士缴纳巨额费用。为了将账户内共计300余万元的本金和收益提现,蔡女士均一一转账,共计人民币160余万元。3月3日,平台客服又要求蔡女士缴纳一笔52万元的所得税款,但她早已“弹尽粮绝”,准备卖车筹钱,最后经朋友善意提醒,才最终醒悟,随后向新城警方报案。

经警方调查发现,蔡女士投资比特币的“ASTRUM”平台完全是虚假平台,仅仅6天时间,她便搭进去了整整224万元血汗钱。


普法君说法

网上投资的风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真实存在着,那些看起来能让你一夜暴富的投资平台后面,都隐藏着一张张无形的网。那么如何规避假平台?记住以下三点!

1、投资群都是骗子群,99%的被骗者都是因为加入所谓的投资微信群、QQ群后被洗脑,最终被骗。

2、主动带你投资的导师100%是骗子,非亲非故,他们为什么要带你赚大钱?

3、投资平台提现受阻便可确定是虚假平台,正规平台不存在无法提现的情况。


【以案释法】

朋友们,骗子行骗手段繁多,让人防不胜防。但只要大家牢记一点,骗子无论使用什么手段,落脚点都会回到钱上,只要提到借钱、借银行卡、汇款、转账或借私人贵重物品的,要加倍小心,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提高警惕,要记得天上是不会掉馅饼,要想不被骗,不贪是关键。如发现被骗,请第一时间拨打全国统一反诈热线:96110,以便警方开展紧急止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