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32号提案的复函
信息来源: 县发改局 发布日期: 2020- 08- 28 09: 21 浏览次数:

徐国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增强岱山人口居留能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县公安局、县经信局、县人力社保局、县教育局、县住建局等协办单位意见,并与您面商的意见,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当前我县人口现状。

截至2019年末,我县人口总量269249人,其中在册户籍人口176425人。分产业看,14.04万产业人口(16-60岁)中,一产人口约2.72万人,占19.4%;二产人口约5.25万人,占37.4%;三产人口约6.07万人,占43.2%。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县人口变化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人口总量较少。截至2019年末,我县实有人口仅占全市实有人口的19.79%,多于嵊泗县和洞头县,居全省倒数第三。二是户籍人口较长时期处于负增长状态。由于本土青壮年外迁,人口生育率较低等原因,2019年我县户籍人口实际下降4.6%。三是新居民人口不断增多。截至2020年一季度,我县流动人口登记数93395人,约占常住人口的35%,主要分布在鱼山,其中57%左右是因工程施工来岱的青壮年劳动力。

二、未来几年我县增强人口居留能力面临的利好机遇。

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中,我县面临多个方面的利好机遇:一是政策优势明显,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加快推进;二是区位优势突出,我县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成员(长三角一体化既是产业发展吸引人口的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同台抢人”的挑战);三是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绿色石化及其上下游产业、油品全产业链发展、省级化工园区的争取落地等将带动我县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四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甬舟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舟岱大桥建设完成后,天堑变通途,岱山将与舟山本岛彻底贯通,满足岱山人民24小时全天候进出岛需求;五是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营商环境“1+N+X ”方案加快推进,企业办事、项目审批更加优化,监管更加全面,交易更加公平,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生活品质、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以上种种,对于想来岱山创就业的中青年人群正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三、未来几年我县增强人口居留能力的思路及工作举措。

(一)通过强化人口发展政策体系增强人口居留能力。一是全面执行新的户籍政策,加快“新岱山人”落户。不断完善“零门槛”准入政策,着力形成岱山外来人口在城区、城镇落户“有意就迁入,户口随人走”的自由流动新格局,为加快岱山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二是完善人才招引政策。在前期出台的《岱山县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高校毕业生来岱就业创业专项政策》等系列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条件:例如放宽人才认定标准、加大购房补贴力度、提高人才待遇标准等,在就医、就学、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新岱山人”优厚待遇。三是完善外来人口管理服务政策。全面做好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工作,抓好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流动人口管理及就业服务工作,形成政府服务管理与流动人口自管自治的良性互动,促进外来人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效率。

(二)通过产业发展吸引“新岱山人”落户。一是做大做强石化、油气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国际油品储运基地,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园区,通过项目招引等方式吸引大量产业人口流入。二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盘活金海智造、海舟修造船等企业,积极推进浙江友联和常石集团发展豪华邮轮项目,拓展汽配、水产、玩具等传统企业向上下游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吸引产业人口集聚。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引进、扶持多元化、集团化餐饮企业,在高亭、衢山等城镇布局城市商业综合体等,提高流动人口留居能力,促进人口集聚发展。

(三)通过引进大学分院或高职院校促进人口数量和质量提升。一是加强与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谋划引进全日制大学分院或高职院校,开设石油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制药工程、自动化工程等与岱山未来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专业。二是提升学校周边基本公共服务。在学校附近开设集学习、餐饮、娱乐、消费为一体的综合性商贸中心,将大学生创业基地搬进校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做好指导。三是想方设法留住优质人才。安排学生参加岱山本地企业的暑期实践活动,促进校企对接,优先吸收岱山本地大学生毕业留岱工作。

(四)通过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提升人口居留能力。一是改善县域医疗卫生条件。深入推进健康岱山建设,深化县域医共体改革,组建岱山医疗健康集团,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二是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发展。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积极引进优质民办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完成岱山中学综合改造、东沙中学校建、职教园区宿舍楼等工程,启用岱西镇幼儿园、峰景湾幼儿园,加快建设城西幼儿园,提升教育资源接纳“新岱山人”能力。三是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建立符合岱山县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会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服务优良、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基本养老保障水平。

(五)通过人口引进提高我县人口基数。一是加大与现在主要流入地合作。目前我县的外来人口主要来自于河南省、安徽省、浙江省(省内市外)、山东省,要发挥自治自律组织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的作用,在企业用工招聘会上利用“亲情、友情、爱情”吸引他们的亲朋好友流入岱山务工。二是拓展新的劳务输入地。积极引进中原地区的劳动力及高素质人才,例如河南洛阳开封(历史名城)、湖南湖北(革命根据地)等区域。三是注重对口支援地区的人口引进。结合岱山县对口支援工作任务,加强与对口地区职业院校联系,组织企业开展校企对接,鼓励企业与对口地区技工院校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养;组织企业到对口地区的贫困村开展村企结对,遴选一批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强、薪资待遇好、具备住宿条件的重点用工企业列为对口地区贫困劳动力就业基地;同时组织我县缺工企业到对口地区举办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岱山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0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