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7月30日 下午4点半,地点:县融媒体中心703新闻发布厅
新闻媒体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有这样一个和各位媒体朋友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首先,我代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且支持我县综合执法与城市管理事业的各位朋友表示感谢!
在座各位都知道,2020年岱山县全面启动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力争能够在今年取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为打赢打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开局之战,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着眼“城区面貌升级、城市品质提升、环境卫生改善、创城氛围营造”四个方面,确保创城工作有力推进。现将我局创城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周密部署,加强领导
县创城动员大会召开后,我局迅速行动,召开市容市貌工作推进会进行动员部署。制定出台《岱山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市容市貌管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及时建立市容市貌3张清单(问题清单、督查清单、指导清单),将创城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逐项落实责任单位、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做到“目标任务、工作标准、完成时限、责任人员”四明确。
二、落实工作,全力推进
我局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按照“整齐、干净、漂亮”的6字标准,全面提升城区市容市貌。
一是严抓市容乱象促规范。针对5大市容乱象(乱停放、乱拉线、乱张挂、乱摆摊、乱堆物),分重点、分区域地落实整改。针对车乱停现象,采取增设违停警示牌、合理增设停车位、张贴温馨提示、扩大违停处罚区域等举措,截至目前,累计拖移电瓶车2822辆次,查处机动车违停4694车次。针对线乱拉现象,已经对接移动、电信、联动等公司,排查登记三线乱拉和破旧杆箱52处,目前各责任单位正在根据整改方案逐点整改。针对乱张挂、乱摆摊、乱堆物等现象,采取执法人员“白+黑”常态化巡查,并利用智慧城管平台,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管控,及时劝导和整改乱象。针对沿街乱象,重点强化沿街商户和单位的管理,推进“门前四包”升级实施,对商户和单位落实挂牌管理,开展“一月一评分、一季一上星、一年一颁奖”星级评定,目前18条商业大街的1637家店铺“门前四包”已经完成公示牌上墙。另外,沿港中路、滨港路等20余条主次干道的店铺也已完成登记,且即将进行挂牌管理。
二是严抓环境卫生提质量。持续推进城区垃圾桶整改、果壳箱维修、人行道人工除草、城区绿化带、道路周边烟头烟蒂和白色垃圾捡拾工作,做好城区各路段路面、人行道保洁,已累计清洗1200余处;持续开展城区背街小巷、卫生死角等环境卫生整治,清运大件垃圾及杂物400余车;积极推进城区主次干道“撤桶进巷(店)”工作,目前,28条主次干道已完成任务,共计撤除垃圾桶528个。对沿街店铺生活垃圾采取“定时定点”上门收集,6月起新增实施餐厨垃圾夜间上门收集服务。
三是严抓市政绿化促提升。针对污水管道、人行道等市政设施进行全面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并逐点整改,目前已经开始对老城区部分人行道进行修复。同时全面提升城区绿化,开展长剑大道隔离带提升工程, 完成沿线3.7公里300余棵樱花树的种植、花镜节点打造、百吨景观石布置工程以及体育馆前绿化提升。另外文化广场、县政府东面、环城北路部分路段绿化景观节点打造也已完成。并即将完成儿童公园提升改造工程。
三、整改到位,标准清晰。
我局根据《岱山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任务清单与测评点位结合(2020年版)》的要求,通过“四个维度”全面收集“问题清单”,以处理解决问题为抓手,进行“点对点”整改,采取“全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认真反思问题、提升管理成效”的整改模式,不断推进和提升创城效果。
一是“上对下”。即及时整改落实上级部门交办的各类问题清单,包括文明办抄告单内容、12345平台受理的各类举报投诉等,及时采取相应举措进行整改。
二是“外对内”。借助新闻媒体督查,如“岱山电视台”公众号曝光的多个市容乱象问题。第一时间关注各类论坛的舆情动态,包括岱山论坛的“蓬莱热线”、“108社区”等。结合舆情动态,及时对问题现场进行实地走访和整改,针对曝光频度较高的区域,我局已经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同时,结合“社区吹哨 城管报道”方案,通过“信息采集员”,实时采集各类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市容问题,并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协调处理。
三是“内对外”。利用日常执法队员、保洁人员的日常工作、巡逻执法,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同时,利用新上线的智慧平台设备,包括4路全景视频监控(高空瞭望)、配设一套无人机系统、6套车载流动摄像记录仪、20套移动手持终端、20套管理人员移动终端,37台新式执法记录仪,4套水位仪检测设备、50个窨井盖“物联”标签、300个果壳箱智能感知设备,借助智能设施设备及时发现和记录问题。
四是“内对内”。我局在第一时间制定《岱山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市容市貌管理专项行动督查实施方案》,成立5个专项督查组,以区域划分,采取“分管领导1名+5个责任科室工作人员各1名”的组合方式“定区定责定人”。督查采取路巡方式,对沿街的商户、楼栋、市政设施进行逐一检查。目前,已经累计整改问题近200处。
四、营造氛围、增强实效。
创城不仅需要牵头单位抓主责,更需要各单位间的密切配合,还需要广大市民的支持和参与,是一项全民行动。
一是强化联合协作。联合高亭镇、住建、公安、社区和物业等部门,“5+2”不间断整治,清理堆放物,拆除洗衣台,查处违规挖掘地坪、违规装修,清理僵尸车等等,全面清理小区内部环境。另外,已联合开展“文明创城环境整治攻坚月”“长河路环境专项整治”等行动。
二是强化执法保障。针对住宅小区周边餐饮油烟扰民问题、高亭中心渔港乱堆物问题、公共区域机动车乱停放等问题,多次开展联合执法。另外,积极推进“非现场执法”和“掌上执法”工作,多措并举,强力提升了创城工作效率。
三是强化全民参与。创城以来,我局积极参与各类宣传活动,联合县卫计局开展了“营造无烟环境、创建文明城市”等宣传活动。联合文明办、志愿者在夜间加强对兰秀大道、长河路等区域的典型的市容问题的劝导和管理。营造良好的创城氛围,联合创建办、市政、创城测评第三方人员对高亭城区范围内公园(广场)、公共自行车点位、非遮阳棚点位进行实地考察,目前公益广告的设置方案已经投入设计。 后续,我局将利用城区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宣传栏、便民信息栏、集中经营维修点、自产自销摊位、人民广场电子屏、新区执法岗亭等场所,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展示文明县城创建内容。
目前,虽取得一定成绩,但随着创城工作的逐步深入,一些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部分市民参与的意识还不够足,工作推进的力度、问题整改的程度和措施还不过硬等。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职责、狠抓落实。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能够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我们的工作,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宣传报道,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