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就是要从重总量和速度向重结构和效益转变,加大有效投资力度,调结构、提质量、补短板、防风险,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民间投资作为一支重要的投资力量,是地方经济活力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更是反映地方经济发展趋势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我县民间投资发展现状
㈠民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额持续高速增长。
近年来,我县民间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投资额从2014年的51.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49.5亿元,5年增速分别达到了4.2%、31.6%、38.5%、119.1%和70.6%,累计完成民间投资766.7亿元,年均增长高达40.6%。
民间投资增长活力强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民间投资增长活力更强,从2015年开始以高于30%的增速持续高速增长,5年间,年均高于固定资产增速20.0个百分点。
㈡民间投资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我县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加大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力度,民间投资的环境更加宽松、领域更加广阔。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比重从2014年42.0%提高到2018年的89.7%,民间投资占比创历史新高。同期民间投资对全县投资贡献率从7.8%提高到108.9%,拉动率从2.2%提高到56.3%,民间投资已经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中坚力量。
㈢民间投资行业分布比较集中。
从行业分类看,近5年累计民间投资中农、林、牧、渔业占1.3%,采矿业占2.9%,制造业占72.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2.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4.8%,住宿和餐饮业占0.9%,房地产业占6.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7.9%。其中制造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五大行业占了94.3%,特别是制造业占比已经达75%左右,已经成为民间投资主要投资领域。
㈣民间投资领域涌现一批产业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
随着《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的深入推进,进一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不断落实。特别是群岛新区和自贸区建立,岱山发挥资源区位优势,迎来了一轮投资热潮,涌现了一批产业带动性强的民间投资项目。
一是以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代表的千亿级特大国家战略项目,将带动石油化工上下游产业链;二是以中广核、湘电风能为代表的海上风电项目,将带动海上风电设计、制造、安装、发电等风电产业链;三是以银岱汽车内饰件产业基地项目为代表,依托东沙汽船配特色小镇,将带动汽配产业链。四是以广厦能源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贸易储运项目,将带动港行物流业快速发展。
二、我县民间投资发展中需关注的问题
㈠民间投资结构失衡,投资领域仍需拓宽。从三次产业看,2018年第一产业完成民间投资为零;第二产业完成民间投资288.6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1.56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0:82.6:17.4。三次产业结构失衡,投资渠道仍需拓宽,如在物流、旅游、信息技术、教育、卫生和文化、农业等行业对民间投资而言均存在很大的投资需求,民间投资领域仍需进一步拓宽。从2018年的民间投资主体来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投资占全县民间投资的90.5%,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投资占9.5%,投资主体结构也不尽合理。
㈡投资项目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自筹资金仍然是民间投资项目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2014-2017年自筹资金占民间投资本年到位资金分别高大77.7%、88.4%、95.4%和79.9%,2018年占比下降到22.5%。表明总体上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还不能满足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
㈢民营企业投资信心不足。从宏观上看,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不缺定因素增多,产业资本对实体投资信心相对不足。从我县企业看,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较弱。部分企业将投资方向调整到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投资实体大项目的较少。民营企业家对生产经营压力感受强烈,存在不敢投、不愿投、不扩投、没钱投等多种情况,民营企业等待观望心态普遍存在,扩投资动力不足。
三、促进民间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精神,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各项政策落实,充分发挥自贸新区政策优势,不断扩大开放力度,深化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不断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在产业政策引导上要坚持“优、新、高、特”方向,鼓励民资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重要民生工程等领域投资,合理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更好发挥民间投资主力军作用。
㈡全面深化产业规划,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牢牢把握《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对岱山县域的总体发展定位,加快实施“十三五”、高起点谋划“十四五”,深度接轨大上海,加快融入甬舟一体化,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深化细化产业规划,吸引民间产业资本,拉长产业链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一是以绿色石化基地为依托,谋划油品储运、加工、贸易、新材料制造等石化中下游产业、LNG储运贸易等油气全产业链,打造石化产业集群。二是以国际矿石中转基地、国际油品储运基地为依托,谋划港行物流、大宗商品贸易、海事服务等大宗商品供应链体系产业链,加快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核心区,逐步形成国际大宗商品资源市场配置能力。三是以常石集团、惠生海工等龙头企业为依托,谋划船舶(特种船舶、邮轮)设计、修造、贸易、海洋工程、船配制造等船舶工业产业链,加快传统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四是以汽配特色小镇为依托,谋划汽配材料研发、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汽配等汽车工业产业链,加快传统汽配业转型升级。五是以独特的海洋生态文化资源为依托,谋划大桥时代的海洋旅游新业态,打造独具魅力的海岛休闲度假基地。
㈢全力推动金融创新,着力拓宽民间投资融资渠道。
深入贯彻落实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信贷政策,积极推动金融创新,改善民间投资者的融资环境,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大力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努力提高民间资本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完善和拓展市场融资功能,积极推动企业股权、债权、资产、信誉等直接融资,带动银行信贷融资,积极推动民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方式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积极发展政府和市场产业投资基金,发挥产业投资“种子资本”、“孵化器”的作用,激活民间资本。要继续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推动商业银行增加贷款和贷款抵押物种类,适当提高现有资产抵押率,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息、便捷、全覆盖的金融服务。同时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强与司法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促进金融资本脱虚向实,防控金融风险。
㈣全面改善营商环境,着力提升产业投资服务水平。
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深刻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市场主体保护,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各类生产要素和依法平等享受支持政策,保护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二是优化市场环境,压减企业开办时间、保障平等市场准入、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规范涉企收费、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三是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简行政许可和优化审批服务、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四是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落实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
附注:
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单位的工商登记注册类型和控股情况来确定,包括工商登记注册的集体、股份合作、私营独资、私营合伙、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个体户、个人合伙等纯民间主体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工商登记注册的混合经济成分中由集体、私营、个人控股的投资主体单位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
3、混合经济投资主体是否属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主体须根据统计报表中填报的控股情况确定。
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主体 混合经济投资主体
120 集体企业 143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130 股份合作企业 159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142 集体联营企业 160 股份有限公司
149 其他联营企业 210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170 私营企业 220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190 其他企业 240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企业
410 个体户 290 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420 个人合伙 310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320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340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390 其他外商 投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