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11月10日 地点:岱山县融媒体中心发布厅 发言人:柴忠堂
新闻媒体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秉持“两山”理论,践行“八八战略”,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紧紧围绕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工作目标,结合我县“海岛大花园”和“四个岱山”建设,引领推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从“一片美”向“全域美”发展,努力实现环境美、发展美、内在美、持久美、协作美,取得了喜人成绩。
一、渔农村环境治理情况
一是全力抓实重点工作。深化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岱西镇双合村省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创建,实施积分兑换点等项目建设。开展长涂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推进工作,采取“村规民约+垃圾分类”“季度考评+资源回收”等多种方式,推动实现垃圾分类智能化、渔船垃圾收集,有效推进了渔农村垃圾分类。开展农村厕所大提升行动。重点做好“拆建管”,拆就是拆除简易棚厕、露天粪缸;建就是做好重新布点规划,建设有乡村特色的农村公厕;管就是做好公厕管理,实行公厕所长制。二是常态督查关键区域。围绕我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的要求,以“三线”“五片”为重点,通过渔农村“五清四化一倡导”,强化渔农村动态性、细节性问题管控,实施常态性督查和重点督查相结合的办法,建立7个现场督查组,20余名骨干下沉各乡镇,做到每周一查。同时联合县纪委、县人大、县政协等相关单位,开展“回头看”、重点查。通过“双查”结合,加强了动态性管理、细节化把控,提升了渔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三是强势推进难点工作。坚持从最难处、最差处着手,重点突破,补齐短板。把创城工作、农村厕所管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难点工作纳入今年美丽乡村建设重要内容,针对环境治理中暴露出来的大件垃圾丢弃、垃圾偷倒、占道违建、乱贴乱画等问题,专门召开协调会,明确任务,列出工作,刚性落实,强势推进,全县渔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四是紧盯攻坚弱点村庄。突出问题导向,继续推进红黑榜制度,每月按照日常督查结果,倒排出3个环境薄弱村,重点督查重点整改,做到整治任务现场划定,工作责任分解到人,有效倒逼全县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的创建工作。
二、乡村美丽风景打造情况
打造岱山乡村美丽大花园,精益求精培育精品村、风景线、示范镇(乡),推进乡村面貌从一处美、一片美到全域美。一是开展精品创建。着力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美丽村庄建设格局,充分彰显乡村独特魅力。今年我县实施长涂镇长西村(长西村、倭井潭村、凉峙村)等3个省级精品村创建和衢山东岙村(东岙、北峰、大峧村)等3个市级精品村创建,实施长西农旅基地、大峧花海等建设项目30个,投入各级资金约2500万元。目前已全部完成项目建设,大峧村口、花海等项目成我县群众的热门打卡点。实施兰秀风景线提升工程,完成了秀山李家、双凤、北客厅等景观节点打造工作,实施景观绿化40亩、三礁岙里樱花公园二期工程、双凤田园画板等项目。二是打造重要节点。围绕各村的个性和特色,通过建设标志性建筑或景观小品,打造富有特色的美丽村口,完成了凉峙村、东岙村、三弄村、南浦村、大峧村等村口景观工程。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把美丽家庭样板户创建作为美丽海岛建设的细胞工程全面推进,实施了美丽示范户评选美丽庭院pk赛等活动。深挖内涵,开展房前屋后“一米菜园”和“可食地景”建设。岱东镇“可食地景”、双合村、北峰村“一米菜园”示范村建设已初见成效,展现了“清新、质朴、自然”的乡村美景。三是加强文化展示。切实加强对古村、古井、古建筑的保护,深度挖掘提炼村庄文化内涵,把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和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休闲旅游有机结合,继续推进秀北村、倭井潭村省级历史文化村年底工作任务。目前秀北历史文化重点村43个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正开展台账制作和细节完善工作,即将迎来省验收考核。倭井潭村完成了硬糕作坊、参府弄街巷打造等年度项目建设。同时完成了双合村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申报工作,争取省补资金700万元。
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是社会资本参与渔农村建设相对较少。渔农村建设回报周期较长,对于渔农村产业商业挖掘不够,投入回报率不高,近年来我县渔农村建设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持,较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二是渔农村环境治理“长效短板”比较明显。目前我县农村环境治理中重整治,轻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村内道路、路灯、绿化等维护责任主体能力较弱,渔农村规划管控不够严格,全县渔农村环境缺乏一个整体奖惩结合的长效机制。三是村级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性还不够。部分村长效机制虽建立,但未真正发挥用处,少数村长效管理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管理队伍和管护经费尚未落实或配备不合理;村规民约、环境评比制度等流于形式,部分虽有制度上墙,但更多的还是应付检查,未能真正发挥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四、明年及“十四五”规划工作思路
一是强化规划布局。实现全县中心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率,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指导渔农村农房建造模式,做到一村一品一主题;进一步调整渔农村人口布局,加快建设一批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乐居、乐业、乐游“三乐”一体的新型集聚小区,引导渔农民向集聚小区集聚。紧密结合县“十四五”发展规划,强化个性化指标设计,高水平编制《岱山县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严格执行“无规划不建设、先规划后建设”原则。二是推进美丽小岛建设。根据市里全域建设美丽乡村的部署,一是做好美丽小岛建设,明年计划重点打造长涂岛。按照“一岛一主题”的要求,围绕长涂未来海岛社区建设开展,对照未来社区的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等九大场景要求,重点突出“海岛、未来”两个主题,做好资源转化文章,明确项目建设的八大类主要投入方向,谋划一批项目,并按年度分近、中、期项目,梯度有序推进。三是推进美丽乡镇建设。按照一镇一特的要求,推进东沙等3个全域美丽乡镇建设,明年计划重点做好岱东镇美丽乡镇的建设。重点按照“十个一”的要求,即一个主题品牌、一链特色产业、一个美丽入口、一条景观环线、一批美丽村落、一处文化阵地、一座示范公厕、一批美丽庭院和“一米菜园”、一种村树村花、一片整洁田园,系统谋划实施项目。四是推进美丽风景带建设。明年计划依托秀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在串联秀山现有的公园、湿地、景区、美丽村庄的基础上,布局产业发展线,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秀山环岛美丽风景带。五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以净化、绿化、美化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为目标,继续推进村庄整洁、田园整洁、水源整洁,保持责任不卸,力度不变。高标准实施渔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确保垃圾分类、“厕所革命”、治水治污扎实到位,真正变乡村表面风光为表里如一。切实开展“一米菜园”、“可食地景”建设,完成历史文化村保护利用工作。将整洁村庄专项行动与渔农村乡镇管理专项行动双结合,进一步抓好美丽环境打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