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0921737765729K/2018-48464 | 生成日期 | 2018-08-09 |
发布机构 | 县风景旅游管理局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主题分类 |
沈腾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岱山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提案》收悉。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十三五”期间,我县将迎来自贸时代、半岛时代,随着岱山—舟山疏港公路、秀山至岱山大桥的通车。区位交通条件的改善使我县有机会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周末休闲圈,我县旅游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旅游业在我县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县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引擎之一。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旅游的理念规划城乡,以景区的标准建设项目,统筹考虑群众生产生活和游客休闲旅游的需求,促进旅游业由单一景点景区向全域化综合目的地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转变,实现资源、产品、环境、设施和服务的共建成果惠及社会各方。今年3月,我县正式出台《岱山县创建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实施方案》及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全域旅游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同时每年县旅管委成员单位工作任务根据上述实施方案进行细分,共梳理出的各项任务清单43项,涉及30个县属部门及所有乡镇。
今后一段时间,我县将以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抓手,以打造“长三角独具魅力的海岛休闲度假基地”为目标,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构建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使游客能满意、居民得实惠、企业有发展、百业有效益。
今后,我县的工作还要继续在这几方面发力。
一、突破发展重点,发力旅游核心吸引物打造。一是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县旅投公司作用,提高项目融资能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启动海岬小镇客厅规划设计;推进海岬公园后背岙渔人码头主题餐厅、停车场等设施建设;实施鹿栏晴沙祭海坛的二期提升改造工程,对阙楼、祭坛、祭道及周边环境进行系统提升改造,使祭海坛工程成为舟山群岛乃至浙东区域具有地标性的建筑和重要的文化符号;二是加快景区创A进程。推进东沙古镇创国家4A级景区工作,加快完成东沙古镇海产品加工作坊展示馆(落地桶)等建设;综合开发小岙滩涂,启动建设海金小镇(东沙船厂)、公望东沙创意园等项目;继续推进秀山创国家4A级景区工作,全面提升景区的品质,力争在2018年完成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对凉峙、沙龙一带启动景区控规的编制,全面借鉴嵊泗旅游发展的经验,不断丰富旅游业态。
二、加强对接,强化旅游宣传营销工作。进一步加强与省内、上海、苏南等地的旅行社对接工作。细分旅游市场,推出特色旅游线路,积极对接普陀山、嵊泗等旅游市场,主动作为,接收旅游发达区域的游客溢出效应。通过旅游专题推介,海洋文化节、听海季、海泥狂欢节等活动,实现海岛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好态势。
三、提升服务理念,不断推进行业优质化管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根据今年新设旅行社实际情况,着力为企业提供详尽的许可申请和行业经营指导;行业培训紧密结合我县旅游发展新趋势。针对近两年衢山旅行社快速增长的情况,助力衢山小城镇创建,4月份把全县范围的旅行社综合知识培训班拉到衢山进行;推动行政机构与行业协会协同,行业管理与协会自律结合,拓展行业管理手段,增强行业管理力度。同时通过购买旅游协会服务,增强旅游协会造血功能,激发旅游行业协会活力;推行规范标准,提高相关业态管理规范。继2017年制定发布6项服务规范后,今年全面推行实施。
四、发挥部门优势,服务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旅游部门在环境打造、游客服务、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上的职能优势,借助民宿大发展的大环境,打造完成四个民宿村的建设任务,新增民宿增加50以上,力争达到60家以上。继续开展厕所革命,整治城乡环境,联合相关部门完成全县6座公共厕所的新建、16座的改建任务,其中包括打造3A级旅游厕所5座。
五、构筑发展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几方面内容:
1、加强旅游工作的统筹协调性。探索成立旅委,增加旅游部门的协调职能,并将县旅管委常务成员单位负责人为县旅委兼职副主任,参与对涉及其他部门工作的协调和落实,解决“大旅游”产业的决策、协调问题;进一步完善旅管委运作机制,分解落实旅管委工作任务,明确各单位部门职责,为落实旅游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建立旅管委季度会议制度,对各乡镇、部门实行工作月报、季报制度,由旅管委办公室对各成员单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严格考核机制,2018年上半年出台《岱山县旅管委成员单位考核细则》,对未完成考核任务的乡镇和部门进行扣分,督促乡镇和部门凝心聚力,全力做好旅游工作。
2、强化生态保护的机制,确保我县环境的优质、可持续发展。把岱山风景名胜保护区中心区划入岱山县环境功能区划的自然生态红线区。划定岱山风景名胜保护区1个,总面积3.5平方公里,占岱山县自然生态红线区面积的56.5%。控制的质量目标包括地表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Ⅱ类标准或水环境功能区要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一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第一级标准值。将环境功能区划内的岱山风景名胜保护区中心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占岱山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的19.80%。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浙江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管理,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和自然环境,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者随意改变。
3、优化配置组建旅游集团。以旅游“六要素”优化配置为目标,进行资产重组,组建专业化旅游集团,推动旅游发展投融资平台建设,实现规模发展,解决现有各乡镇所属旅游公司融资困难,人员不足等问题,集中力量打造我县旅游产品,为全县旅游发展建设提供保障。
4、做好人才保障。依托市县高校、职校等资源,培养和引进一批景区规划、饭店管理、旅行社等中高层管理人才、优秀导游队伍,培育海岛民宿、旅游电商、旅游商品设计等人才。通过采用聘用、客串、专职、兼职等各种灵活选人、用人机制保障我县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通过“请进来,带出去”方法充分挖掘本土人才的潜力,提升旅游人才综合素质。
5、制定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政策。近年来,我县先后制定出台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若干办法》、《岱山县“渔农家民宿”管理暂行办法》、《新业态旅游项目补助实施细则》、《岱山县渔农家民宿发展扶持办法》、《旅行社业绩奖励办法》、《关于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来促进我县旅游产业各优势要素融合发展、创新发展。
岱山县风景旅游管理局
2018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