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县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应急办)关于对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1号建议的复函
信息来源: 岱山 发布日期: 2018- 08- 13 10: 41 浏览次数:

王仁光等6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完善海洋渔业应急救助体系及海上救助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经与县公安局、县海洋与渔业局、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岱山海事处等有关单位研究,现将建议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全县海上应急救援体系

(一)救援组织机构职责分明

目前我县现有海上救援组织机构5个,按照各自不同职责有序开展救援活动。

县海上搜救领导小组:县搜救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府办副主任、岱山海事处处长、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73232部队、91837部队、92919部队首长担任,成员由有关单位负责人担任,受县委、县政府领导,组织、指挥县海上搜救中心开展海上搜救行动,负责应急事件现场处置工作。

县海上搜救中心:岱山海事处为舟山海事局的派出机构,在舟山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的指挥协调下具体实施辖区内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救助工作。

县海上搜救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岱山海事处负责日常搜救值班和海上应急的组织、指挥和协调管理,其日常运行管理由岱山海事处承担。

县海洋与渔业局:对我县区域所辖的渔业、渔港水域和所属渔业船舶在海上、港口遭受的各类海损事故或突发性灾害天气所造成的渔业船舶及其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应急事件进行指挥协调、抢险救助、调查处理。

县应急办:监督指导海上应急救援各职能部门做好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及演练,科学规范应急救援处置行动;做好海上或岛际紧急医疗事件船只保障的协调工作;做好重大海上突发事故的评估总结工作,加强各职能部门救援规范性。

(二)海上救援预案逐步完善

由于我县地处海岛,海域面积广,海上应急救援人员及装备物资较为缺乏。根据海事部门预案制定的《舟山市海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舟政办发〔2006〕74号),结合岱山实际编制了《岱山县海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岱政办发〔2006〕101号。该预案适用于岱山县海上搜救责任区内发生的由县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的海上突发事件及所有参与海上应急救援活动的单位、船舶、设施、航空器及人员。同时,县海洋与渔业局制订了《岱山县海洋与渔业局防御台风(热带风暴)工作预案》、《岱山县渔业船舶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岱山县海洋与渔业局执法船(艇)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等,对我县各类海上渔业事故救援进行规范。2015年,为提高县域内紧急医疗事件发生后的海上交通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我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切实维护我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牵头制定了《岱山县紧急医疗事件海上交通保障方案》(岱党政办发〔2015〕123号)。

(三)海上救援力量配备基本稳定

目前,我县救援人员、船只等基本能保障我县各类救援事项。全县海上应急救援队伍2支,其中岱山海事处海上应急救援队1支,配备海巡艇3艘,应急救援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县海洋与渔业局海上应急救援小分队1支,总共19人,配备渔政船4艘作为救援船只,配备执法车1辆,对讲机等通讯设施和救生器材若干。县海洋与渔业局计划投资900万元,落实600艘渔船AIS终端设备更新及1723艘渔船船载定位与电子签证终端安装。截至5月底,渔船AIS终端设备已安装400艘,预计伏休期间全部安装完成。渔船船载定位与电子签证终端安装完成1500艘。

为加强我县海上救援应急队伍,提高海上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各类海上救援演练频次。根据工作安排,我县由海洋与渔业局牵头组织开展的海上救援应急演练每年1次,由岱山海事处牵头组织开展的海上救援应急演练每年1至2次。县海洋与渔业局聘任一些思想觉悟高、乐于救助、讲风格、乐于奉献的渔船老大组成海上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增强和完善渔业应急救助体系建设。

海上救助医生队伍的建设情况,根据《交通保障方案》规定医疗机构接受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或辖区乡镇人民政府指令,派医务人员出海到现场实施紧急医疗救治;负责做好危重病人运送期间的医疗保障。县卫计部门还将大力开展医务人员急救知识的培训及演练来提高应急救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由于组建专业海上救助医生队伍对医生业务能力、体力及装备都有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市舟山医院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正在筹建“海上应急医疗救助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具有海陆空一体机动能力的海上医疗救助机构。

(四)海洋渔业安全培训不断加强

县公安机关通过横幅、短信、警民恳谈及集中培训等形式,对辖区渔船民、船主进行集中宣传教育和培训,讲解安全防范、海上自救等相关内容,提高渔船民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县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县红十字会、高亭镇政府在高亭镇试点岱山县渔船海上应急救护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技能、创伤救护基本技能(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常见急症现场处理(溺水、中暑、晕厥等)、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现场避险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提高渔民和企业员工简单的现场医疗急救技能水平,以降低应急事件中的人员伤亡率;县卫计部门还将大力开展医务人员急救知识的培训及演练来提高应急救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我县海上“120”初步建立

2015年制定出台的《岱山县紧急医疗事件海上交通保障方案》填补了县域范围内发生的为抢救危急重病人而进行的病人紧急转送或外请专家等事项的救援空白,根据事件等级启动相应医疗派遣和船舶调派程序也开启了我县海上“120”的建设与运行。

三、出台渔业船舶救助奖励补助政策

(一)国家层面

国家已实施对渔船自救互救行为的海难救助奖励补助政策。农业农村部已建立起一套全国性的渔船海难救助情况统计上报系统,只要真实及时参与海上自救互救的渔船都可以上报至该系统,对积极参与海上救助行动,挽回渔民生命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渔船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鼓励渔民的救助行为。

(二)省、市、县层面

2013年出台了《岱山县渔业船舶救助补助奖励方案》。明确了救助专项资金的补助、奖励对象和条件,补助和奖励标准以及申领补助和奖励程序。另外,除县补助、奖励外,符合补助条件的继续向省、市申报补助。

(三)救助费用减免问题

渔业船舶发生重大险情危及船员生命时,渔政船有应急救助的义务,其它海上救助、岛际之间接送病人等收费根据岱党政办〔2015〕123号文件规定,收取实际发生燃油费用及人工费用。该文件已规定了费用补助与费用减免情况及办理程序。

 

岱山县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应急办)

2018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