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县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 蒲华峰
(2018年3月26日)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岱山县人民法院对各位记者朋友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也衷心地感谢新闻媒体一直以来对我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今天我院在这里召开有关诈骗案件审理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就我院近两年来审理的诈骗案件的基本情况、性质特征及防范建议,向在座各位进行通报。
诈骗侵财类犯罪作为多发常见的犯罪类型,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2016年至今,我院共受理诈骗案件28件,涉案被告人41人,其中本地籍被告人12人。近几年,诈骗案件数量持续上升,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犯罪充分体现海岛特色。3名女性被告人利用海岛大龄青年结婚难的心理,以结婚、交友、帮忙介绍对象等为由,骗取11名被害人共计61万余元。2名被告人利用海岛船员提升航海作业技能的迫切需求,以代办水手证、服务簿、“四小证”(熟悉和基本安全培训合格证)、“油安油操”(油船和化学品船货物操作基本培训合格证和油船货物操作高级培训合格证)等船员证书或将现有船员证书升级为由,骗取25名渔民共计67万余元。
二、传统类诈骗手段仍占主导。28件诈骗案件中,以找人帮忙疏通关系,调动工作、买房、就学、减轻刑罚、办理信用卡等走非正规途径代办事宜类10件,占35.71%;如被告人李某诈骗案件中,利用被害人李某某夫妇、鲍某想要将工作从衢山岛调至定海或宁波,利用陈某急需将女儿调至南海实验学校就学的迫切心理,诈骗四被告人共计177万余元。冒充被害人亲友、熟人、国家领导亲属等冒充类7件,占25%;明知无力还款仍以借为名大额借款、骗取担保人财产等民间借贷类5件,占17.86%;以结婚、交友等为名的婚恋诈骗类3件,占10.71%。
三、团伙作案多、电信诈骗迷惑性大。实施诈骗的被告人由个人单独作案转向多人合谋作案,且分工越来越细,作案手段越来越狡猾。28件诈骗案件中共有41名被告人参与诈骗。张某诈骗团伙中共有6名被告人,许某诈骗团伙中共有5名被告人,两犯罪团伙成员全部为亲友或夫妇,被告人从网上和专门诈骗书籍中学习各种诈骗手段后,传授给同案犯,组织作案团伙,并明确规定了团伙内成员的分工,有负责购买作案器材、电话接线、QQ聊天、取钱等各个环节负责人。吴某诈骗案件中,被告人通过复制被害人亲友QQ空间视频、图片后制作成被害人亲友真实影像资料,并以此影像资料与被害人聊天,让被害人误以为跟自己聊天的对象是自己的真实亲友。
针对以上诈骗犯罪行为的新特征,我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防范诈骗的意识。司法机关、司法行政部门、社区以及媒体加大此类案件的宣传力度,通过向海岛群众宣传、介绍诈骗行为的手段、特点及防范举措,引导群众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对一些超出常理的固定网站中奖概率特别高、“天上掉美女”等“好事”,更是应该冷静思考,时刻保持警惕。切勿轻信“无抵押贷款”、“办理信用卡”、“无需培训考试就可办理船员证书”等诱惑性业务。通过QQ、微信等社交平台交友应谨慎小心,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少发布个人照片、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第二、鼓励诈骗案件的被害人揭发举报犯罪。诈骗侵财类犯罪多发易发,如果诈骗案件的被害人能够勇敢站出来,揭发举报诈骗犯罪,配合司法机关有效打击诈骗犯罪行为,就能打压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对周围群众也有警示警醒作用。
第三、电信、互联网等公共服务机构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加强行业监管,创新技术防范,堵塞行业漏洞,进一步压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空间。司法机关也将对网络诈骗、团伙诈骗、诈骗孤独老人、针对不特定对象诈骗以及将诈骗财物挥霍一空无法追回的这类被告人,加大打击力度,并加大财产刑处罚力度增加其犯罪成本。通过各方协同努力,共同搭建起防范诈骗、打击诈骗的社会共治格局,从而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