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日上午9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建立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共同保障食品安全新闻通气会。县委宣传部、县农林水利围垦局、县海洋与渔业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两代表一委员、今日岱山、岱山电视台参加新闻通气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县食安办专职副主任王明沪在新闻通气会上发言。
各位记者朋友和代表: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今天的新闻通气会上向大家介绍我县建立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共同保障食品安全和全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有关情况。首先我要衷心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我县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在各自监管职责下发挥职能优势并加强协调合作,提高全县食品安全质量水平,今天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农林水利围垦局、县海洋与渔业局在这里签订建立部门合作机制备忘录。下面我就建立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共同保障食品安全和今年以来全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关于建立部门合作机制备忘录的情况
食品安全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涉及部门多,监管范围广。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合作和协调联动,既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食品安全社会的有效载体。自2005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分管县长为副主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办公室,并在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较好地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强大合力,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推动全县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天,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农林水利围垦局、县海洋与渔业局签订建立部门合作机制备忘录,主要目的是在学校、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和食用农产品、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建立健全部门间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发挥各部门的监管作用和行业管理作用,通过开展联合督导检查、监督预警、信息通报、应急处置、健康教育和宣传培训等工作,着力打造无缝隙的部门监管合作机制,形成强有力的食品安全工作合力,进一步推动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工作。
(一)合作的内容。
1.县市场监管局与教育和民政部门合作内容:
一是指导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机构开展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强化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机构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督促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机构负责人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二是全县各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机构保证食品及原料采购渠道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建立健全相关索证索票及进货验收台账制度,并保证在运输、储藏方面无污染。
三是全县各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机构认真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保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四是全面实施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健全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机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机构积极配合开展食堂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力争达到“A”或“B”级等次。
五是全面推进全县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机构食堂“阳光厨房”建设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
六是组织开展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机构食堂、商店(超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每半年联合开展一次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机构食堂、商店(超市)食品安全督查工作,及时排查食品安全隐患,遇突发事件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大专项整治或督查频率。
七是共同开展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机构食堂、商店(超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共同制订培训计划,指导开展针对食堂第一责任人、食品安全直接管理人员、食堂从业人员等不同层次的培训工作。
八是联合处置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遇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机构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必须严格执行食物中毒或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调查处置机制,双方密切配合,互通信息、完善与规范报告制度,指导相关部门快速处置,待事件原因查明后,按相关规定严格责任追究。
九是探索建立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机构食品安全联合监管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和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2.县市场监管局与农林水利围垦和海洋与渔业部门合作内容:
一是建立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合作机制。共同建立以确保食用农、水产品质量安全为目的,以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为核心内容的产地准出管理与市场准入管理监督衔接机制。农林水利围垦和海洋与渔业部门分品种、分类别逐步建立以食用农、水产品合格证或食用农、水产品生产者信息卡为基础的食用农、水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以食用农、水产品合格证或食用、水农产品种养殖者信息卡市场查验为基础,与食用农、水产品产地准出制度相衔接的食用农、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各方按照职责分工,督促指导有关主体落实到位。
二是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合作机制。共同研究构建贯通食用农、水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农林水利围垦、海洋与渔业部门负责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食用农、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食用农、水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后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两者进行有效对接。
三是建立检验检测结果数据共享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职责范围内的农、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就检验检测结果数据实行共享,有针对性的提高对重点食用农、水产品的检验检测频率,防止不合格食用农、水产品上市销售。
四是建立部门联动监管合作机制。建立食用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制度,定期和不定期交流食用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相关信息。建立食用农、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共享制度,开展食用农、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合作,共享食用农、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根据监管需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同对食用农、水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整顿。建立违法案件信息相互通报制度,密切开展对食用农、水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的协调与协助。加强应急管理方面的合作,开展食用农、水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合作和经验交流。共同建立、完善食用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强化统计数据共享。
五是建立质量监管研讨与培训合作机制。根据需要对食用农、水产品质量安全与食品安全领域重大问题开展联合调研,共同为解决食用农、水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提供政策建议。根据需要共同开展农、水产品安全法律法规、农产品安全管理、检测技术等培训。
(二)具体合作的方式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合作各方分别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有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合作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处理合作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保持部门间的联系和磋商,指导协调合作工作有效开展。每年根据需要召开由部门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总结前一阶段合作情况,研究下阶段合作重点。如遇重大事项或突发事件,可临时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会议主持由双方轮值。
2.建立日常沟通联系制度。合作各方分别设立联络办公室。联络办公室具体负责做好联系会议、日常联络、沟通协调,推动和督办双方合作事宜的落实等事务。
3.建立协作工作组。根据合作需要确定成立若干协作工作组,由合作各方业务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组成,负责开展日常合作项目工作。
以上就是我县建立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共同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情况。
二、关于今年全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开展情况
下面,我向各位记者朋友和代表简要介绍下今年以来我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开展情况。今年1-11月份,县农林水利围垦、海洋与渔业、市场监管等部门和市场举办单位共开展食品检验检测45661批次,其中实验室定量检测986批次,检出不合格7批次,合格率99.29%;快速定性检测44675批次,检出不合格23批次,合格率99.95%。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为农药残留、药物残留、过氧化值和耗氧量超标。从检测的情况来看,我县的食品安全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相关监管部门对检测不合格的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已进行了立案查处。同时,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完成定量检测1514批次,圆满完成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的任务要求。县食安办也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先后开展了6次“你点题我检测”活动。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当前全县正在开展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工作,我们真诚希望各位代表委员、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朋友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全县的食品安全工作,关心和支持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积极做食品安全的监督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我要介绍的情况就是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