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海洋环境公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16- 06- 05 00: 00 浏览次数:

  

2015年

岱山县海洋环境公报


岱山县海洋与渔业局

2016年3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和岱山县人民政府赋予的职责,我局组织实施了2015年度岱山县海域环境质量调查、监测和监视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及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编制完成《2015年岱山县海洋环境公报》,现予以发布。

通过本公报的发布,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全面了解岱山县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充分认识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岱山县海洋与渔业局 局长

2016年3月 


   

1 综述........................................................................................................................... 1

2 海域环境状况.......................................................................................................... 3

2.1 海水环境......................................................................................................... 3

2.2 沉积物环境..................................................................................................... 5

2.3 海洋生物多样性............................................................................................. 5

2.4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5

3 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状况........................................................................ 8

3.1排污口排污状况综合评价分级...................................................................... 8

3.2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状况...................................................... 9

4 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 11

4.1养殖区环境状况............................................................................................. 11

4.2 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 12

5 海洋灾害和海洋污染事件................................................................................... 14

5.1赤潮................................................................................................................ 14

5.2风暴潮及灾害性海浪.................................................................................... 14

5.3海洋污染事件................................................................................................ 15

6 海洋环境保护措施与行动................................................................................... 16

6.1海洋工程环境监视监管................................................................................ 16

6.2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 16

6.3提前完成修复振兴舟山渔场暨“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 17

6.4海洋防灾减灾项目通过验收........................................................................ 17

6.5加强海域使用管理........................................................................................ 17

6.6继续实施以增殖放流为主的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18

6.7海洋知识宣传................................................................................................ 19


1 综述

岱山县位于舟山群岛中部,地处长江、钱塘江入海处,东临太平洋,西临杭州湾喇叭口,南邻定海、普陀,北接嵊泗列岛,由404个岛屿组成。全县总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中海域4936.2平方公里,陆地(岛屿)264.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665公里。

2015年岱山县开展了所辖海域环境质量监测,包括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监测、养殖区环境监测、海洋工程环境监测、海洋灾害和海洋污染事件的预报与监测等。全年共布设监测站位70余个,获得监测数据约12000个。

岱山县海域监测站位图

受杭州湾附近大江大河所携带的入海污染物影响,2015年岱山县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以四类和劣四类水质为主。海域海水环境大部分监测指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主要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导致岱山海域水质富营养化面积超过90%。沉积物环境质量良好,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2015年岱山县2个入海排污口均为达标排放,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水质及沉积物环境基本符合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生物生境质量有待改善。岱山海域养殖区环境总体达标,夏季沉积物环境需要改善、提高。疏浚物临时海洋倾倒区海洋环境状况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

2015年岱山县海域未发现赤潮和海洋污染现象。全年共发生风暴潮2次,灾害性海浪过程3次。海洋工程海域水质、沉积物等各项指标多数符合海洋环境保护目标要求,生态环境变化在可接受范围内。

2015年岱山县继续开展海洋工程监视监管及跟踪监测、修复振兴舟山渔场暨“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增殖放流、海洋知识宣传等海洋环境保护措施与行动。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管理监督,加快海洋生态建设,提升全民海洋环保意识。


2 海域环境状况2.1 海水环境    

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因子主要为无机氮,部分海域活性磷酸盐含量也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等含量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2015年对岱山县海域海水环境进行了3月、5月、8月、10月四个月份的监测。结果表明:岱山海域水质状况总体不容乐观,以四类和劣四类水质为主,尤其是3月份,劣四类水质面积占岱山总海域面积的89.80%,全县海域无一类海水。仅在8月份出现二类海水,面积仅占1.22%。

3月份

5月份

8月份

10月份

2015年岱山县海域水质状况分布示意图

岱山海水质量四个月份均表现为海水由西部向东部逐渐好转,靠近杭州湾的海域水质最差,均为劣四类水质。

岱山海域各类别水质面积占总海域面积比例和水质分级状况

月份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劣四类

3

0

0

0

10.20%

89.80%

5

0

0

2.63%

19.38%

77.99%

8

0

1.22%

11.42%

14.86%

72.50%

10

0

0

0

14.11%

85.89%

岱山海域水质各监测要素质量类别

月份

一类、二类

三类、四类

劣四类

3

pH、油类、化学需氧量、溶解氧

活性磷酸盐(33.33%)

活性磷酸盐(66.67%)、无机氮

5

pH、油类、化学需氧量、溶解氧

无机氮、活性磷酸盐

8

pH、油类、化学需氧量(94.44%)、溶解氧、汞、镉、铅、六价铬、总铬、砷、铜、锌、氰化物、硫化物、挥发酚、666、DDT

化学需氧量(5.56%)、活性磷酸盐(16.67%)

活性磷酸盐(83.33%)、无机氮

10

pH、油类、化学需氧量、溶解氧

活性磷酸盐(44.44%)、无机氮(5.56%)

活性磷酸盐(55.56%)、无机氮(94.44%)


2.2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导致富营养化。岱山县海域3月富营养化面积达100%,其中重度富营养化面积50.15%,中度富营养化面积49.85%;5月富营养化面积达90.54%,其中重度富营养化面积27.28%,中度富营养化面积52.91%,轻度富营养化面积10.35%;8月富营养化面积达100%,其中重度富营养化面积52.52%,中度富营养化面积38.86%,轻度富营养化面积8.62%;11月富营养化面积达92.02%,其中重度富营养化面积15.10%,中度富营养化面积62.52%,轻度富营养化面积14.40%。

3月份

5月份

8月份

11月份

2015年岱山县海域富营养化状况分布示意图

2.3 沉积物环境

2015年岱山县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良好。仅1个测站重金属铜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达到第二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其余硫化物、有机碳、石油类、总汞、砷、铜、锌、铅、镉和铬等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2.4 海洋生物多样性

2015年对岱山海域进行了5月和8月2 个月份的海洋生物监测调查,布设11个站位。监测结果表明:5月和8月,岱山海域共鉴定到浮游植物66种,以硅藻为主,浮游动物76种,大型底栖动物24种,以多毛类为主。

5月份,共鉴定浮游植物45种,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琼氏圆筛藻、虹彩圆筛藻等,物种多样性指数1.84;浮游动物48种,优势种为虫肢歪水蚤、中华哲水蚤、针刺拟哲水蚤等,物种多样性指数为1.87;大型底栖动物15种,优势种类有:不倒翁虫、圆锯齿吻沙蚕、双鳃内卷齿蚕、圆筒原盒螺、钩虾和金氏真蛇尾,生物多样性指数为1.11。

8月份,共鉴定浮游植物43种,优势种为洛氏角毛藻、尖刺菱形藻、中肋骨条藻等,多样性指数为1.41;浮游动物58种,优势种为太平洋纺锤水蚤、针刺拟哲水蚤、背针胸刺水蚤等,多样性指数为1.44。大型底栖动物22种,优势种类为:不倒翁虫、西方拟蛰虫和异足索沙蚕,生物多样性指数为1.22。



3 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状况

2015年,对衢山镇污水处理厂和高亭污水处理厂2个陆源入海排污口进行每月1次监测,并于5月、8月对高亭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的邻近海域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3.1排污口排污状况综合评价分级

岱山县2个排污口全年污水排放总量281万吨,通过对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悬浮物、氨氮、总磷、石油类、重金属(汞、铜、铅、镉、铬、锌、砷)的监测数据分析表明:衢山镇污水处理厂和高亭污水处理厂2个排污口全年12次监测均为达标排放,综合评价等级为D级。

2015年岱山县陆源入海排污口污染物排放情况

序号

排污口名称

所在

县区

污水年

排放量

(万吨)

超标

次数

超标污染物

综合评

价等级

1

衢山镇污水处理厂

岱山

57

0

D

2

高亭污水处理厂

岱山

224

0

D

3.2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状况

对高亭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的邻近海域进行水质、沉积物和底栖生物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岱山高亭排污口邻近海域监测站位

Ø  海水水质

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超所在功能区海水水质保护要求,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Ø  海洋沉积物

排污口邻近海域的沉积物各评价因子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各站位的沉积物质量分级均为良好,排污口邻近海域的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为良好。

Ø  底栖生物

排污口邻近海域采获大型底栖生物种类为8种,多样性指数为1.19。



4 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4.1养殖区环境状况

2015年,舟山市渔业检验检测中心对岱山县岱山南峰水产养殖试验场、岱山县农业海涂开发公司、岱山东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岱山兴丰水产养殖场)开展重点养殖区环境检测。岱山海域养殖区整体环境达标,夏季沉积环境需要改善、提高。

岱山养殖区监测站位图

2015年6月至11月完成海水样品抽样检测任务39批次,沉积物样品抽样检测任务39批次。

Ø  海水检测结果

海水中的汞、镉、砷、铅、铬、甲基对硫磷和乐果等指标均符合《NY5362-2010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要求。

Ø  沉积物检测结果

沉积物中的汞、镉、砷、铅等指标均符合《NY5362-2010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4.2 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

2015年,岱山海域疏浚物临时性海洋倾倒区共接纳倾倒物2.8万立方米,倾倒物为清洁疏浚物。8月份对倾倒区进行海洋环境状况监测。

岱山海域疏浚物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监测站位

Ø  海水水质

水质各监测要素指标与2014年度相比,悬浮物含量受潮汐影响2015年波动较大,其他指标差异不大,整体上看,倾倒区的水质较好。

Ø  沉积物

沉积物各监测指标均符合一类标准,倾倒区的沉积物质量良好。与2014年度相比,沉积物中各监测指标基本保持一致。

Ø  底栖生物

底栖生物共鉴定到5种,4种多毛类,1种甲壳动物。海域底栖生物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与2013年和2014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升高。



5 海洋灾害和海洋污染事件5.1赤潮

利用卫星遥感、航空监视监测、船舶及赤潮志愿者监视等方式,开展岱山县海域赤潮常规监视监测,2015年岱山海域未发现赤潮。  

5.2风暴潮及灾害性海浪

Ø  风暴潮灾害

2015年,岱山海域受台风过程影响2次,其中台风“1509灿鸿”于7月11日16时40分登陆舟山,岱山全县受灾人口4.65万。

Ø  灾害性海浪

岱山海域全年发生灾害性海浪过程3次,其中1次由台风影响造成,2次由冷空气影响造成。灾害性海浪发生天数为7天,与历年统计结果比较,处于低位。

岱山海域历年发生灾害性海浪次数

5.3海洋污染事件

2015年,岱山海域未发现海洋污染事件。



6 海洋环境保护措施与行动6.1海洋工程环境监视监管

2015年,为从源头抑制海洋工程对海洋环境的不良影响,有效防止对海洋资源不必要的破坏,我县加强了海洋工程监管力度。分别对海洋工程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及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措施等事项实施专人监管监测。特别对官山-秀山大桥工程、宁波-舟山港衢山港区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和鼠浪湖600t/d海水淡化工程、岱山北部促淤围垦项目、岱山县大衢渔港防波堤工程等重大在建项目进行了跟踪监管24次。重点对海洋工程的生活垃圾、生产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等情况进行了多项监管,结果显示总体情况良好。自海洋工程监管实施以来,我县海洋工程项目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明显改善,企业海洋环保意识显著提高。

6.2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

2015年我县对大衢渔港防波堤工程、大衢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大衢渔港综合配套服务区项目填海工程、秀山乡海水淡化二期工程、岱山本岛北部(仇家门二期)西垦山~东垦山、野猪头~东垦山促淤堤工程、鼠浪湖岛矿石中转码头工程配套设施项目等7个围填海、海水淡化类海洋工程进行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共布设监测站位39个,航程300余海里。

监测结果表明:工程附近海域水质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均符合海洋功能区环境保护目标要求;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超标严重。各监测站位沉积物中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符合该海域海洋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通过多样性指数评价,工程附近海域生物质量等级一般。与施工前相比,水质较施工前变化较小,沉积物各监测项目基本无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在可接受范围内。

6.3提前完成修复振兴舟山渔场暨“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

2015年我县继续开展修复振兴舟山渔场暨“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省、市、县领导高度重视,各乡镇、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扎实推进,以严打“三无”渔船为重中之重任务,深入开展渔业违法违规行为整治行动,经过全县上下近一年的全力以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提前完成省里下达的整治任务。

6.4海洋防灾减灾项目通过验收

2015年1月,省局防灾减灾处组织召开的全省海洋灾害信息服务网工程项目验收会议。岱山县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船载设备检修项目通过验收。

2015年5月,岱山县风险评估与区划项目通过验收,此项工作的顺利验收有助于提高我县应对风暴潮灾害的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为合理布局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决策依据。

6.5加强海域使用管理

2015年,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

根据《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规定,县里成立了海域使用权招拍挂工作小组,有力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2015年3月底顺利完成了首宗海域使用权(岱山大长涂山岛大龙潭)挂牌出让。

6.6继续实施以增殖放流为主的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为进一步推进浙江渔场修复振兴工作,2015年,我县加大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投入,全年放流梭子蟹苗、日本对虾苗、大黄鱼苗共计5400余万尾,三疣梭子蟹320多万尾,涉及资金95万元,创历史新高。此外,在苗种采购上首次实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形式,确保了苗种采购的规范性和竞争性。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逐年开展和力度加大,不仅能有效修复海洋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也能增强渔业资源保护的公众意识,助推 “五水共治”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快我县生态化建设的全面提升。

6.7海洋知识宣传

为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2015年,我县在高亭镇新区客运码头完成了首个海洋防灾减灾LED宣传屏的安装运行。海洋防灾减灾宣传屏的安装为我县海洋灾害预警报警增添了良好平台,也是宣传信息的重要窗口。

6月8-12日,我县继续开展“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根据世界海洋日“健康的海洋,健康的地球”主题、全国海洋宣传日“依法建设生态文明海洋”主题,通过横幅以及展板的形式向群众宣传了有关海域管理法律法规、海洋资源环保、海岛综合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以及近年来岱山县海洋与渔业发展状况,现场还向群众发放了相关海洋宣传书籍。同时,安排工作人员接受公众咨询,以进一步普及海洋知识,弘扬海洋文化,提高公众海洋环保意识,形成全民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