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002641194M/2025-92079 生成日期 2025-08-06
发布机构 县卫生健康局 文号
组配分类 疫情预警 主题分类
舟山市2025年8月传染病预警公告
信息来源: 县卫生健康局 发布日期: 2025- 08- 06 10: 55 浏览次数:

‌‌8月舟山将迎来高温气候,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重点防范新冠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以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虫媒传染病。以下防护要点请查收!

一、呼吸道传染病:警惕新冠病毒感染

(一)流行特征

新冠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缺氧低氧等症状。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封闭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

(二)防病要点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手绢将口鼻遮住,或弯曲肘部遮盖口鼻处。

2、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建议佩戴医用口罩。如发现身边人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尽量保持距离,避免直接接触。

3、建议市民要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保持良好心态,居家和办公环境做好开窗通风。

二、肠道传染病:严把“病从口入”关

(一)风险疾病

【手足口病】:5岁以下的婴幼儿易感,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手掌、脚掌出现斑丘疹及疱疹等症状。

【细菌性感染性腹泻】:人群普遍易感,常见的病原体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沿海地区较易发生的是副溶血性弧菌感染。进食后1~72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可伴有持续或阵发性腹痛。

(二)防病要点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传播最重要的措施,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接触公共物品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2、保持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餐具、奶瓶等需高温消毒,床单衣物勤换洗。

3、定期通风消毒‌: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对玩具、门把手、桌椅等高频接触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4、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和存放;食物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尽可能当餐烹调当餐食用,如有吃剩的食物,应放入冰箱,食前彻底加热。

三、虫媒传染病:防蚊灭蜱不可少

(一)重点疾病症状

【登革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典型症状可以归纳为:①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36小时内升至39-40℃。②“三红三痛”:即面、颈、胸部潮红;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主要症状为突然出现39℃以上高热;小关节疼痛,常见于手腕、手指、膝盖和踝关节。发病后2–5天躯干、四肢和面部出现斑丘疹或红斑,可伴瘙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直接接触危重病人的血液也会导致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可伴皮肤瘀斑、牙龈出血、乏力、明显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肌肉酸痛、头痛等。

(二)易感人群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主要为到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广东、云南省份的旅行和商务人群。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三)防病要点

1、进入草地、树林时,穿长袖衣裤并扎紧袖口、裤腿,避免穿凉鞋,裸露皮肤涂抹驱避剂(如含避蚊胺成分)。带宠物外出返回后,需仔细检查宠物体表(耳后、爪缝等毛发密集区)是否有蜱虫附着,防止将蜱虫带入家中。

2、发现蜱虫叮咬时,不可生拉硬拽,应用酒精涂蜱虫身体使其松脱,用尖头镊子垂直拔出(忌摇晃扭转),随后用碘酒消毒伤口并就医处理。

3、清除蚊虫孳生地,每周清理室内外积水容器(花盆托盘、废弃轮胎、塑料膜等),水养植物每3-5天换水并清洗根部。室内安装纱窗纱门,夜间使用蚊帐或驱蚊液。

4、外出旅游、商务人员,特别是前往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广东、云南省份的人群,做好日常防蚊灭蚊措施;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