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县青年运动环境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团县委、县自规局、各乡镇、县城投、县交投协办单位意见,并与您面商的意见,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加大设施保障力度的落实情况。
一是顶层规划引领。编制出台《岱山县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从常住人口总量、结构、流动趋势等实际出发,策应人口集聚、项目落地,岛际之间、城区之间、文体之间协同发展和融合,推动健身设施从“城”到“乡”均衡、从“有”向“优”的转变、从“老”到“小”的覆盖、从“单一”到“多样”的布局,引导体育场地布局的均衡性。二是加快“10分钟健身圈”打造。紧密结合省级运动休闲乡镇培育、未来社区创建、旧城改造、田园整治行动等建设项目,见缝插针,补足体育设施不足的短板。其中近年在高亭城区新建了县全民健身中心、安澜共享球场、吉祥路笼式足球场、国球进社区16片、全民健身路径10条、健身步道1条,蓬莱未来社区建成智慧跑道、邻里中心室内健身房、屋顶乒乓球场及儿童健身设施,新建居住小区均配置了人均室外0.3平米的体育设施配套面积,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年健身运动的可及性与便利性。三是推进新业态布局。先后引进领先竞速卡丁车俱乐部、城市浪人冲浪俱乐部,在建的双峰新城文体中心项目规划有网球、拳击、跆拳道、轮滑、射箭等更显年轻化的运动项目,后续将根据运营实际逐步对外开放。
二、加大体育赛事举办的推进情况。
一是扩大赛事维度。通过做强岱山海岬半程马拉松赛、全国风筝锦标赛、环仙岛岱山自行车赛,引进全国风筝板巡回赛、斯巴达勇士赛,培育岱山海岛公园徒步大会、岱山岛沙滩高尔夫球挑战赛等一系列结合本地特色资源的赛事,并在IP赛事中增设参与门槛较低的亲子类、体验类组别,吸引青少年群众参与,不断提升赛事活动的导向示范性和影响力。坚持4年一次举办全县运动会,每年一次举办群众体育大会比赛,项目涵盖全龄段各类型人群近30个小项。举办全县中小学运动会,大力发展阳光体育。组织全县职工三大球交流赛,“军民杯”篮球赛,开展“周末盘它”、“一起玩个毛线啊”等活动,为青年创造良好的运动体育生态环境。深化“周一青年运动开放日”等普惠型青年的服务活动,为广大在岱青年、人才提供免费的篮球、羽毛球场地,在青年群体中获得较大反响。二是加强赛事宣传。邀请超百家央媒、地方媒体及新媒体联动造势,全程跟踪展现岱马文旅融合新实践,报道新闻数量超300条,发布图文、短视频等分享内容超过200条,曝光量超300万+。风筝板巡回赛连续5天在央视转播,显著提升了城市影响力。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建立青骑联盟、飞盘社等运动类社团,实施青年唤醒计划。全县31个单项体育协会鼓励青年群体入会,积极参与赛事和培训,提供相互交流、探讨提升和社交的平台。
三、加大“文体旅”融合的情况。
一是打造综合空间。打通文体场馆设施之间的壁垒,双峰新城文体中心、衢山镇文体中心规划为集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文化交流、电影播放、健康轻食和体育零售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场馆,探索打造人员互相流动、活动互相配合、资源互相整合、服务归口集合的互利共赢的新型空间。二是推进赛事融合。将我县特有的景点景区作为赛事举办地点或者融入比赛线路,赛道沿途不仅设置常规补给站,还增设特色美食补给点,并设立非遗展演点,集中展示我县山海风景、非遗文化与特色美食产品,让参赛者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深度体验体育与人文交融的城市魅力。三是加强体育赋能。我县在“体育+”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赛事联动岱山各大知名景点,重点景区免费开放,更有渔家乐、餐饮专属优惠。赛事期间我县餐饮、住宿消费大幅提升,多家规模酒店爆满。未来,我县将持续深化“体育赛事 + 海洋文化 + 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提升重大品牌赛事活动影响力,精心打造海洋文旅新名片,推动体育与其他业态的深度融合,实现协同发展。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岱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