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岱山国资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和国资监管职责,紧盯国资国企改革年度既定目标任务,统筹谋划、精准施策、高位推动,不断提升企业功能和经营质效,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举办县属国企领导人员专题培训班,提升领导干部政治素养、管理能力和战略思维。出台《岱山县国资监管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引导国企探索贴合主业的市场化经营模式。交投集团开展邮政分拣业务合作及仓储物流业务、拓展鱼山市场短驳运输物流,推进海事服务基地船舶航修、商品贸易等。城投集团完善大数据产业链建设、做大数字投资做深乡村文旅板块。开投集团拓展公共教育培训中心业务、布局园区和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及住宅租售等,衢投集团统筹推动置换石料处置及出运、开发建设危化品码头及危化品保税仓库等。农发集团深耕猪肉产业链业务、做优国有菜篮子直营店、拓展食堂配送业务等。持续盘活国企闲置国有资产,上半年已盘活闲置资产51处,回笼资金460.56万元。
二是提高融资能力,激活发展新动能。以浙江岱山深蓝能源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产业平台主体,通过股权划转、增资扩股等,整合下属子公司,打造资产负债率低、营收稳定、盈利能力强的主体,提升资产规模和信用等级,为债券发行奠定基础,预计该公司可评级至AA+,将有效扩大公司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拓展融资渠道,探索建立以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体系,积极推动资产证券化,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建立超额利润分享激励机制,指导企业创新市场化激励方式,对完成目标利润的超额部分,分档计提激励资金,专项用于经营班子和负责人绩效工资奖励,业绩好的子公司负责人年薪可以超过集团负责人。
三是增强监管效能,密织风险防护网。制定《县属重点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推进企业决策制度化、制度清单化。出台《岱山县县属重点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联审工作规则(试行)》,强化部门协同,进一步规范国企投资项目决策和立项管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债务“三项指标”动态监测,重点关注列入省国资委红色风险等级的企业,对“三项指标”指标赋分超过6分的企业下达警示函,要求制订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严防系统性风险。督促企业完善内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公务消费、对外投资、工程招投标等制度,建立健全各司其职、有效制衡的企业治理机制,切实防范廉政风险。今年以来,县属重点国企已出台相关制度1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