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0026411518/2025-91564 生成日期 2025-07-01
发布机构 县教育局 文号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岱山县教育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 县教育局 发布日期: 2025- 07- 01 14: 39 浏览次数:

2025年,县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精神,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和育人品质,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党的建设,把牢教育方向。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提出的“4+1”重要要求等内容,组织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心理论组学习会、专题研讨会等学习研讨26场次。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巡视巡察工作部署,把抓问题整改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制定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制定整改措施87个,完成整改措施72个。二是夯实基础党组建设。深入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完善《局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学校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列席参加联系学校支委会19次。拟定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分批次专题培训计划,推荐舟山示范性党组织“双带头人”党组织书记3名。三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召开专题会议2次,开展专题研究1次,增配局核心网评员1名,排查教职工1755名、相关活动84场次。四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拉网式”专项检查6次,“回头看”检查2轮,排查整改问题89处,实现“三个领域”专项整治覆盖率100%。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年”专项活动,建立师德师风先进事迹和反面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库,制定并实行《岱山县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八小时外”行为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开展全员师德师风培训1场,下发警示案例3期,组织专项督查1轮,计处理教师师德失范行为2起,开除1人,通报批评1人。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一是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结合“行走的思政课”“红领巾思政课”等活动,组织1万余名学生开展春季研学、红领巾宣讲员活动,展播优秀视频96个。扎实推进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全县班主任班会课评比及红领巾思政课案例设计活动,25项成果已推至市级评选。二是深化托幼一体化建设。通过幼儿园扩容、适托化改造等方式,加强托位供给,共设托班学位360个,可充分满足全县适龄儿童的入托需求。实施“教师证+育婴师”双证上岗制度,实现教师资格证与育婴员证“双证”全覆盖。建立科学育儿宣传体系,累计开展公益活动30余场,惠及家庭2000余户。三是实施教育提质专项行动。紧盯薄弱学校和薄弱教师,开展跟踪指导20次,听课评课50节,教学研讨会16场,指导学校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建立以“目标达成和增量贡献”为核心的学科质量评估认定办法,创新实施“2+1+1”课堂模式。巩固深化“双减”成果,开设拓展性课程249门,全县义教学校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98.7%。持续推进实施体艺“2+1”项目,举办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形成校园体育美育“一校多品”特色项目19个。深化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组建名师工作室15个,完成师徒结对68名,开展教育帮扶活动47场次次、送教育活动34场次,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活动6次。加大与镇海中学、杭七中精准帮扶工作力度,选派中长期跟岗锻炼教师9名,开展联合教研7次。实施关爱学生“清凉行动,完成全县小学空调安装和电力扩容改造和线路改造。四是推进职业教育增值赋能。聚焦县域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岱山职教园区扩建工程和绿色石化综合实训大楼建设项目,到6月底可完成桩基完成20%。拓展培训项目,提升县公共教育教训中心的培训能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725人次。依托三级社区教育机构纵向联动和职业院校等横向协同,提升浙江开放大学岱山学院办学水平,完成成人高中学历提升90人(在读,还未获毕业证书),大专及以上学历提升80人。

(三)强化师资建设,夯实发展根基。一是加强干部培养管理。积极开展岱山县校(园)长学校管理“六个一”引领行动,提升校(园)长专业管理能力。提拔局管干部1名,免去局管干部8名,平级交流局管干部4名。1名校长被列入浙派名校长(名园长)培养对象,1名校长(副校长)参加2025年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联合培训。1名校长被评为第四届舟山市名校长。二是加强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市域教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完成教师现状与编制情况调研,拟定2024-2028学年义务教育教师压减计划,确定2025年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编制压减32名,高中段教师编制压减5名。制度共享教师管理机制,全年确定共享教师12名。推动局机关工作人员教师编制整改工作,出台《岱山县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教师编制消减方案》和《岱山县教育局机关面向教育系统选调工作人员实施办法(试行)》。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储备。加大人才招引力度,扩大招引范围,招聘高学历高素质教育人才,引入、续聘甬上名师工作室3个,新招聘银龄讲学教师3人,考察定向委培生24人。四是实施教师素养提升工程。围绕青年教师培养、骨干队伍打造、全员素质提升,加强教育人才新生代力量和后备干部培养,安排13名优秀青年教师到杭七中、慈溪学校、镇海中学挂职跟岗学习,安排45名青年教师到杭州名校进行考察培训,6名教师参加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评审后备人选培训班,2名教师参加2025届浙派名师培训。培养“一专多能”教师,发动鼓励14名年轻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24名本科以下学历教师参加专升本学历提升,9名教师被评为舟山市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13名教师被评为舟山市教坛中坚,29名教师被评为市教坛新秀、17名教师被评为市教坛新苗;6名教师被评为市中坚班主任,5名教师被评为新秀班主任。

(四)筑牢安全防线,优化教育生态。一是加大风险防范力度。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行动,发现整改问题72个。科学规划防冲撞柱的安装位置和数量,投入专项资金150.41万元,在学校周边加装金属护栏495米,加装防冲撞柱共计147(988)根,新增拒马387米等,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将未成年人安全教育融入普法工作,组织应急演练14场,实现消防安全、防溺水等专题教育100%全覆盖。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开展教研活动、业务培训23场次。积极打造心理健康枢纽型服务综合体,建立“医教结合”绿色通道,推出家长心理指导课程、学生心理成长小团体辅导等活动,提高县心理成长中心运行效能。三是加大防范电信诈骗力度。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反诈宣传教育体系,开设防诈骗专题课程,并联合县公安局反诈宣讲团,系统梳理网络游戏虚假交易、低价网购陷阱等典型诈骗案例30余起,开展警示教育25场,集中宣讲1场,辐射师生及家长超1.4万人次。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县中心工作,推进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坚持抓好第一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深化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长效培养机制。强化意识形态风险隐患排查和分析研判,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师德失范惩处机制,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

(三)深化改革创新,提升育人质量。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用好县心理健康成长中心,加快完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冬季学生长跑活动”、“体育社团活动”等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提高校园体育活动质量。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试点实践与探索,探索“城乡教育共同体”数字融合研修机制。推进小初科学衔接,深入实施“学—教—评”一致性课改行动。借力镇海中学、杭七中,加大教师跟岗锻炼力度,进一步提升“县中崛起”实效。加快岱山职教园区扩建工程和绿色石化综合实训大楼建设,完成扩建工程和综合实训大楼建设项目的主体结构。推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与区域产业特色有效衔接,形成中高企协同育人机制。加强未来社区教育场景建设,着力构建更加完善、更高水平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三)强化师资建设,激发队伍活力。持续推进中小学校长“领头雁”工程,进一步提高校长专业水平。分类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培养“一专多能”教师,强化教师教学技能、命题水平和课程实施能力。进一步压实教师教学工作量,按照市级下达比例精简编制。强化教研力量,形成全域覆盖、层次丰富、互为融通县域教研指导形态。改革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完善以师德、能力、业绩、贡献为核心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促进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四)筑牢安全底线,优化发展环境。聚焦校园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涉校矛盾纠纷、利益诉求重点群体、校园安防体系建设等领域,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师生安全教育、应急演练、机制完善等工作,强化源头风险管控、隐患治理和安全教育。扩大法治副校长范围,聘任法官、检察长、律师等加入法治副校长团队,成立岱山双峰新城学校法治教育基地,开发网络课程、VR 体验等数字化资源。持续做好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改善校园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环境,提高涉校涉生极端事件的防范、预警和处置能力。加强对校园涉意识形态问题的分析研判,严密防范宗教、宗教极端思想、邪教等向校园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