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217549305622/2025-00796 | 生成日期 | 2025-03-07 |
发布机构 | 县政务服务办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主题分类 |
今年来,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县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等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机制改革创新,着力构建精准便捷、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新生态,为高质量推进海岛现代化贡献政务力量。今年《浙里改》(竞跑者)录用信息2篇,其中《岱山县创优特种设备作业企业“一站式”服务破解重大项目运维难题》入选全省“企呼我应”高效闭环解决典型案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亮点
(一)以服务智慧便捷为抓手,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一是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贯通落地。围绕国发(2024)3号“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年度重点事项清单中的13项“一件事”,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聚焦服务升级,丰富“一件事”场景。完善“一件事”事项指南,设立“一件事一次办”综合受理窗口,除了企业破产信息核查及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统一按照省级部门推进外,其余一件事应用场景均已在浙江省政务服务网和“浙里办”APP上线运行。截至目前我县办理“一件事”8000余件。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我县目前已实现社保服务、就医购药、交通出行功能,打造15分钟社保卡惠民商圈,签约4000余家商户,4家景区实现社保卡门票核销读卡数据归集。
二是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强事项标准化建设,实现全县2338项政务服务事项要素及办事指南完整度省市统一,推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统一认领并按要求完善办事指南。今年全县通过“一网通办”2.0平台收件273317件,依申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96.76%。狠抓办件超期监管,对每日办件数据进行人工筛查+实时预警+限时办结,超期办件率缩减至0.02%。积极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多途径公开提供各类业务咨询电话,加强评价结果运用,确保差评100%回访、100%整改到位。
(二)以软硬件双升级为抓手,提升政务服务场所服务水平
一是持续推进基层场所规范化建设。开展制度清理整合行动,按基层实际需求下放政务服务事项,对于变更、取消的事项按程序及时调整,进一步减轻村社组织工作负担。积极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省级示范场所、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市级示范场所创建工作。纵深推进“一窗统办”集成服务改革,依托政务服务2.0平台,推行“综合受理+自助网办”办理模式,形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验区,如县公安局深化“网办中心”建设,将公安服务延伸至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偏远海岛末梢,为海岛群众办事提供极大便利。
二是推进政务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中心(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办事员职业能力建设,全面摸排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办事员,开展2场政务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共计150余人次参加;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63人,通过率100%。开展“大众评窗口”活动,由办事群众对窗口服务进行评价,推行现场服务“一次一评”、网上服务“一事一评“,实现线上、线下全面融合,针对群众不满意评价,实行精准督办,做到以评促改,进一步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三是高标准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按照市县一体模式,已与安徽阜阳、亳州和河南商丘等地“跨省通办”,“通办”清单可办事项116项。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协助办事人在一地申办相关事项,助力“跨省通办”。开通了省内公积金贷款按月抵扣业务,业务办理范围由全市公积金贷款延伸到全省范围的公积金贷款。
(三)以建强企服中心为抓手,推进海岛特色增值化服务
一是持续建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通过政务服务中心和企服中心功能融合、调整窗口配置、优化人员结构,全面提升为企服务水平。拓展深化“嵌入式”企业服务驿站模式,在开发区中试基地打造产业特色服务驿站。二是健全企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出台《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考核办法》,按照“1名分管领导+1首席服务专员+X名服务专员”模式,不断建强企业中心服务队伍建设,统筹实施“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联办、限时办结反馈”运行管理模式。动态调整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在全面承接《省级涉企服务事项清单指导目录》基础上,围绕本地特色产业,融合“民营经济32条”服务事项,形成本地涉企服务事项清单268项,并实行动态管理。三是深化政企直通车机制。对一些板块和中心层面一时难以协调解决的复杂疑难问题,由相关县领导牵头召集召开政企恳谈会、专题协调会等各种形式亲自协调、督促落实。2024年共组织政企恳谈会及企服中心推介会10场,开展涉企业务培训10场。走访企业250余家次,解答企业调整出资期限、减资手续等各类咨询100余次。四是构建完善“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归集线上线下涉企问题,分层分类分级处置,实现涉企问题线上线下全流程高效闭环解决。目前解决企业诉求共726个,办结率100%,满意率100%。《岱山打造增值服务体系回应企业关切做优服务,小岛迎来追加投资》获《浙江日报》头版录用刊发、《四链融合 助力海岛高质量发展》人才工作经验做法获《浙江日报》点赞。《岱山县着力护航特色产业“破浪前行”》被省委办公厅《浙江信息(工作交流)》录用。
(四)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规范招投标现场运行机制
一是实施项目进场登记制度,重点核查立项文件是否符合相关要求,以及招标范围与立项文件是否相符,有效防止肢解项目和规避招标的现象发生。二是实行代理机构执业情况负面清单向上通报制度,开标结束如业主单位或主管部门提交了代理机构负面行为报告,则由中心将负面报告上报市中心进行全网公示。三是严格执行省库评标专家信用评价管理办法。采取“一标一评”方式,采用“一张表”管理模式对工程建设项目评标专家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及评标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今年以来未发现专家有违纪现象。四是实行招投标项目EPC模式联合会审制度。今年共组织两次招投标标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2个EPC项目进行审核并通过。
(五)以数字化赋能为抓手,提升招投标活动管理能力
一是完善非必招项目评标流程。根据市里要求对舟山市数字招标交易系统进行试运行,目前必须招标项目除房建市政类项目已全部进数字招标交易系统进行招标,现已进场项目1个;非必须招标项目进入限额以下平台招标,现已进场项目27个,全部使用市非必招项目简易评标办法,下一步将根据新评标办法使用情况对我县非必招项目评标办法进行改进。二是提高招投标监督力度。依托省招投标智慧监管监督系统,提高预警项目处置能力。建立“三道关”审核机制加强系统预警信息处置,指导和配合住建、水利、交通等行业监管部门,加大信息线索的核查力度。7月底省招投标智慧监管监督系统试点运行以来,我县共收到三批次22个预警信息。
二、存在的问题
(一)政务中心和企服中心融合有待加强。随着企服中心常态化运行,涉及基本政务服务事项更加频繁复杂,导致两中心融合办理需要进一步打通融合,各部门对涉企服务事项需要进一步学习贯通,推动业务融合。
(二)基层便民服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增强。目前政务服务数字化程度较高,推动更多事项“就近办”的同时,部分基层工作人员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数字化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三)招投标违法行为整治手段有待加强。违法整治工作中对串标围标事实的认定还是缺乏有效手段,且我省对于该类案件认定条件较为苛刻,办案效率仍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