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21002641426M/2025-00793 | 生成日期 | 2025-03-07 |
发布机构 | 东沙镇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主题分类 |
今年以来,东沙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新春第一会”精神,聚焦县委“攻坚突破年”“1+5”重点任务清单,全力抓项目、强产业、优服务,为高水平推进海岛现代化贡献东沙力量。202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9.6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1亿元。
(一)凝心聚力稳经济促转型,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7.95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企业产值28.73亿元,同比增长16.58%。固定资产投资7225万元。数实融合有效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机构、数字化改造1.0均实现全覆盖。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家;获批省级以上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11项。宏泰车辆检测站实现数字化运营;岱美公司塑料电镀全自动生产线技改项目、捷胜海工SAP项目建成投用。银岱、宝塑等企业相继启动数字化、节能技改项目4项。产业集群量质齐升。宝塑智能制造产值破亿元;雨泽汽配、嘉飞乐机械开始试生产;敏泰电机转轴、鼎赢机械零部件制造项目开工建设;迅翔(舟山)精密制造、哈斯力液压件制造等2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成功落地。整治低效企业7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汽船配产业链全链条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制定涉企服务事项清单5类26项。加强企业劳动用工合规性指导,全面推广“浙里签”电子劳动合同平台,调处劳资纠纷26件。经六路顺利通车,蓬莱变配套管沟工程全线贯通。
(二)多措并举拓空间添新韵,古城活力进一步绽放。根据省级试点建设要求,高标准完成《东沙镇千年古城复兴综合规划(2023-2027年)》和《东沙古渔镇“千年古城复兴”风貌提升设计方案》,构建全域复兴新格局。古渔镇完成国家4A级景区第一轮明察工作,燕窝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获省林业局批复施行。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主干街巷立面复古改造、灯光亮化全面完工;景区新入口正式通车,新增车位200余个;燕窝石笋区域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改善公共配套设施,古渔镇微型消防站建成投用,配备微型消防车及标准消防车各1辆,自动烟感报警系统实现全覆盖;建成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示范点2处。文旅融合向新提质。东沙古渔镇启动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海洋非遗历史街区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培育名单。聚力服务业态招引,引入省名优老字号“张大酥”等业态20家。加强文保点整体保护和活化利用,省文保点东沙老菜场完成修复,搬运社人民公社大食堂对外营业。特色活动亮点纷呈。举办“东沙古渔镇非遗大联展”“东沙风物年货节”等主题活动12场。中国籍豪华邮轮“招商伊敦号”首次走进东沙古渔镇,古渔镇成功入选国际邮轮旅游航线岱山唯一途经点,接待外籍游客7批次。全年接待游客32.1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92.68万元。零海拔·岱山美术馆开馆,海金文创园获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项目,成为海岛文旅融合发展新地标,举办浙江省中国画作品联展、海这边国际艺术展等活动5场。
(三)实干争先打基础抓落实,城镇品质进一步提升。深入实施新时代“千万工程”,优化生活、生产、生态格局,完成《东沙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编制。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集中整治G526东沙段沿线、书院片、宫门片农田120余亩,打造“一米菜园”10余处,探索实施海岛小规模农业规范化种植。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建成东沙社区未来乡村、桥头村花园村庄,完成小蓬莱和余金片绿化提升,沿河路和塘墩南路等改造提升,万良岙和杨家岙山塘整治。安全生产基石持续筑牢。镇应急消防管理站正式挂牌,专职消防队组建完毕,组织培训、演练10余场,实现“应消一体、站队融合、防消结合”。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累计排查“九小场所”3521家次,消除安全隐患3216项,办理安全生产处罚案件7起,处罚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74起。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3.82公里,消除交通设施安全隐患点31处。守牢渔业安全,持续推进“春雷”行动,收缴并拆解三无船只28艘;开展船东、船长“面对面”集中教育活动,组织应急演练3次,累计培训38人次。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全力抓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对照生态环境问题“画像”,整改问题60个。县垃圾中转站建成投用;规上工业企业一般固废统一收运体系实现全覆盖。橘园河道截污、小岙农村生活污水终端处理系统平稳运行;完成工业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三鑫2号闸安全度汛修复。建立落实海岸滩涂互花米草、白色垃圾常态化清理机制。常态化落实秸秆露天禁烧。
(四)用情用心察民意办实事,民生福祉进一步增进。始终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解决群众难题。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累计发放低收入家庭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类补助资金586.33万元,惠及2093人次。完成低保户家庭善居、困难残疾人“净居亮居”工程改造各3户,城镇居民公共租赁住房补助21户,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投保4659户。东沙康养联合体、县托养中心正式启用,入住特困和社会老人116位。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5名,定期为115名保障对象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公共事业持续扩面。镇零工市场挂牌成立;镇成校开展教育技能培训92期3873人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成运行,举办活动7场,惠及400余人次;镇中心幼儿园获评省一级幼儿园。完善健康服务体系,举办健康讲座、急救培训、免费义诊等活动34场。基层治理不断深化。扎实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检查覆盖数113项,覆盖率67.26%,处罚办案33件,获评全市优秀综合行政执法队。推动“141”基层治理体系标准化建设,规范运行镇村两级矛盾调处中心,化解历史积案1件。
(五)坚定不移明方向聚合力,党建统领进一步强化。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更为凸显。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党员专题读书班、警示教育会等40余次。扎实开展“万场党课下基层”等活动,组织各联村领导干部、“8090”优秀宣讲员等讲解《条例》,覆盖223人次。组织建设更加严密。坚持党建统领网格智治,1-9月,闭环处置信息8536件,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754件。高标准开展“三双三亮”专项行动,结合“四督四点四评四改”质询机制展开全方位评议。落实帮带培养机制,结成帮扶对子13对。持续推动基层善治,东沙古镇景居融治驿站建成投用。乡村共富更加可感。做强村集体经济,以“党建引领、联村共建、强村富民”发展模式,打造“整合、联营、运行、分配”共富转化闭环。加强村社联动,司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桥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帮扶联结,实现资源共享共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