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329916671W/2025-00453 生成日期 2025-02-07
发布机构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文号
组配分类 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主题分类
岱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城市管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发布日期: 2025- 02- 07 16: 07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岱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城市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2024年法治岱山建设工作要点》部署要求,结合我局重点工作,依法履行城市管理工作职责使命,全力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目标

我局贯彻落实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依法依规决策,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党组成员集体学习了《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读本》《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等法治理念著作,并且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专项法律法规,提升领导干部对各业务主管部门法律法规的了解。

(二)推进重点改革任务,实现改革成果落地

1.组织领导更加有力。严格贯彻落实党委政府领导“双牵头”工作机制,召开3次“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会。提升县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主任规格,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赵红波担任县指导办主任。加强执法办统筹协调作用,紧紧围绕最新指标体系,制定我县《“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2024年工作要点》,项目化、清单化推动改革任务落地。

2.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完善行政执法统一协调指挥机制,突出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实效。全年开展各项执法协同任务1644次,其中协查协办208次、抄告抄送222次、联合会商179次,协同响应率达100%。“岱山智慧城管平台”、“基层治理平台”与“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实现贯通,流转办结基层网格事件105件,基层智治结果反馈率达100%。海陆统筹行刑衔接特色更加突出,自中心运行以来已移送案件169起,其中涉刑57件,公安机关接收案件同比上升300%,平均办案期限8天,同比减少21天,海警部门立案行政案件20起,刑事案件12起。

3.执法质效显著提升。召开“执法质效水平(T3)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分析会,安排专人监测各项指标,全县T3指标得分40%。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106次,检查1271户次,实施率达55.5%,减少企业干扰754户次。出台《岱山县行政执法“简案快办”工作规定(试行)》,明确35项《“简案快办”适用事项清单》,简案快办案件达289件,涉及18个行政执法事项。认真落实“法护雏鹰”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各项任务,护航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6月份以来,全面实施“亮码检查”,实现行政检查行为的规范化和数据化,共开展检查3496次,亮码3490次,亮码率99.83%。

4.涉企服务持续优化。归集各执法部门的年度执法计划171个,整合计划48个,缩减28%。重点推进建筑垃圾处置、餐饮等11个执法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创优特种设备作业企业“一站式”服务破解重大项目运维难题》入选省级典型案例。积极探索“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重点加强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合规体系建设,成立石化产业合规中心,出台《岱山县石化产业民商事合规指引》。协同推进罚后整改帮扶,推广“三书同达”制度,发送“三书”264份,为各类企业办理行政处罚信息修复30余次。

5.队伍建设更加强劲。落实跨部门跨层级培训机制,今年以来共组织3次综合行政执法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考试(线上考试),举办行政执法培训53场次,涉及14个领域,1845人次参加。科学梳理、动态调整赋权事项,6个赋权乡镇共计1496项行政执法事项,赋权事项实施率达50.53%。构建“四张清单”工作体系,做细统筹指导“一本账”,持续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强化执法保障,创建特色党建品牌,形成“一乡镇一品牌”。

(三)加强执法监管,保障公正文明执法

1.落实执法程序数字化。我局已配备37台新式执法仪、43台执法记录仪、37台执法对讲一体机、3台摄像机和4台照相机,并且全面采用统一执法平台2.0和掌上执法开展行政检查工作。通过移动执法系统,执法人员实现了每一起案件的每一步处理过程,都在系统全过程纪录。通过监管平台,可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有效监督,进而及时纠正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局各执法中队共办理一般程序案件700余件,简易程序案件100余件,车辆违停处理4300余件,共计处罚金额228万余元。

2.强化执法办案法制审核。局政策法规科严格把关各中队的案件,对各中队办案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适用问题、案件定性问题、裁量基准问题等及时进行指导,并且对处罚金额较大及复杂疑难案件实行领导集体讨论制度,保障我局作出的执法决定适用法律正确、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公平公正。

3.完善处罚裁量基准。我局按照市执法局的要求,对裁量基准进行优化更新,使裁量基准出处更明确、裁量标准更具体。严格按照上级机关的裁量权基准进行办案,准确把握各类违法行为的量罚情节和处罚幅度,并结合过罚相当、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确保作出的行政处罚公平、公正,切实防止行政处罚权的滥用。

(四)扎实推进依法治理,构筑法治屏障

1.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升全民法治观念。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主动适应普法宣传新形势,创造性地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围绕城管热点难点问题向社会开展普法,在高亭城区和各乡镇同步开展了燃气使用的安全及法规宣传,并且配合县司法局做好“宪法日”的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全民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

2.积极做好诉前调解,化解行政争议。开展轻微违法审慎处理,积极参加县矛调中心的行政争议调解,化解诉前矛盾。认真组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积极与相关部门、法律顾问进行沟通,按时答复、答辩,配合案件审查。全年共办理行政诉讼1件、行政复议3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席率100%。

3.运用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增强法制力量。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邀请法律顾问参与我局的重大行政决策、疑难案件的讨论,保障我局决策及执法决定的正确性。同时,加强对法律顾问的管理,要求其作年度述职报告并整理工作记录。同时,积极推进公职律师制度,目前已经有四名同志取得了公职律师资格。

二、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队伍建设还有待完善。乡镇“一支队伍”建设虽大体融合完成,但涉及各主管部门和各乡镇监管处罚分歧时,仍然存在职责无法厘清、责任无法承担的情况。乡镇综合执法队法制审核力量较为薄弱,存在较大的法核人员缺口,无法及时为执法活动提供指导。

(二)改革特色亮点不够突出。根据一年来的改革成果来看,我县的执法改革基本局限在完成省里的规定性动作,较少有全省的创新亮点,缺乏标志性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我局将以法治政府建设和执法规范化为重点继续加强依法行政,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夯实行政执法基础。强化县指导办牵头作用,牢凝聚县属部门、乡镇合力,推动形成执法监管协同一体、下沉人员双向共管的生动局面。一是多维度细化具体工作,制定“重点工作责任清单”,统筹制定乡镇执法监管重点计划形成“执法监管任务清单”,落实分级分类培训机制,制定出台“教育培训清单”,进一步完善县属乡用共管制度,编制乡镇“下沉人员工作清单”,进一步统一、明确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工作主要内容,理顺职责边界。二是对乡镇赋权事项进行优化调整。摸清赋权成效,组织赋权评估,论证调整事项,规范赋权流程,落实好“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赋权原则,有效巩固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成效。

(二)补齐法治队伍建设短板。一是加强法制审核。充分发挥已有公职律师在法制审核工作上的作用,加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配强法制审核岗位力量,确保专人负责。各乡镇切实加强综合行政执法案件审理委员会作用,保证办案质量,提高办案效率。二是壮大法治队伍。鼓励行政执法人员报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提高报考率,达到提升执法队伍素质的目标。

(三)理顺执法监管协同机制。一是加强监管执法计划统筹。指导办牵头抓总,归集各执法部门的年度行政执法计划,加强研究、分析,统筹全县行政执法计划,通过联合执法、“综合查一次”以及“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提升跨部门监管效率;二是健全争议协调机制。对涉及多部门监管事项,结合岱山实际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指导办主动发挥会商协调功能,杜绝监管缺位。     


岱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岱山县城市管理局)

2025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