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统计分析
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信息来源: 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4- 05- 09 10: 14 浏览次数:

一季度,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重点工作,全县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一、一季度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一)经济大盘稳

1、GDP保持两位数增长。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初步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县实现GDP总量217.53亿元,一季度GDP总量又创新高,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1.9%,高于全省和全市5.8和4.4个百分点,增速继续领跑全市。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6亿元,增长0.3%,第二产业增加值182.66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29.21亿元,增长4.2%。

2、主要指标保持领先增长。市对县主要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中,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剔除石化基地)、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剔除石化基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上批零业销售额、建筑业总产值、水路货运周转量、商品房销售面积等多项指标增速领跑全市。

(二)产业支撑稳

1、渔农业生产总体稳定。一季度,全县实现渔农业总产值10.95亿元,同比增长0.4%。渔业捕捞情况相对平稳,完成水产品产量5.85万吨,增长0.1%, 其中国内捕捞产量5.71万吨,增长0.1%。

2、工业压舱石作用稳固。一季度,全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38.0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2.8%,同比增长13.8%。一季度全县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增速继续领跑全市。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94.9%,继续支撑全县经济较快增长。

从规上重点行业看,石油化工业释放总产值686.21亿元,增长13.4%,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3.0%。船舶工业和水产加工业实现总产值23.54亿元和2.05亿元,分别增长16.5%和29.1%。从销售情况看,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735.26亿元,增长22.5%,产销率为99.6%。从新兴产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和数字经济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倍、16.4%和17.2%,均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3、服务业开局平稳。一季度,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29.21亿元,同比增长4.2%,高出全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县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在重点企业的拉动下同比增长38.8%,高于全市46.4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批零销售额40.59亿元,增长93.2%,增速稳居全市第一。住宿餐饮业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县实现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1.2%,高于全市5.9个百分点。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增长6.6%和13.1%,其中限上餐饮业表现亮眼,增长23.4%。房地产市场保持活跃。一季度,全县房地产市场延续去年以来的活跃态势,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3.36万平米,销售额2.33亿元,销售面积增长35.4%,增速居全市第一。

(三)消费外贸稳

1、消费需求有效释放。一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4亿元,同比增长14.0%,增幅高于全市平均4.9个百分点,居全市首位。限上社零好于限下社零。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总额增长18.6%,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总额增长13.8%。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市场快于农村市场。一季度,限额以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4%。从商品类别看,基本生活类消费需求保持旺盛。一季度,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食品类限上零售额增长38.7%,日用品类增长21.4%。

2、外贸进出口好于预期。一季度,全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8.11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出口额23.45亿元,增长30.4%,出口增速高于全市平均25.7个百分点。其中船舶行业出口额18.58亿元,增长38.3%,水产行业出口额1.31亿元,增长41.0%。

(四)三个口袋稳

1、财政稳健运行。一季度,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7.66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4亿元,增长1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地方税收收入增长32.7%。其中,国内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89.1%和12.4%。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一季度全县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和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分别增长27.0%、11.7%、11.9%和3.1倍。

2、居民收入稳中有升。据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一季度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41元,同比增长5.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71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30元,增长7.2%,农村居民收入比城镇快2.3个百分点。生活消费支出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县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179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958元,增长10.7%;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663元,增长12.5%。

3、工业企业效益企稳回升。从规上工业企业经营情况看,一季度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34.17亿元,增长24.7%,实现利润总额12.89亿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营业成本为82.20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83元,成本上升压力逐步缓解。

(五)要素保障稳

1、外资招引进度超前。一季度,全县实际利用外资4300万美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7.8%;全县新落地并备案亿元以上项目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备案金额13.1亿元。

2、信贷投放平稳开局。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909.90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本外币贷款余额508.95亿元,增长8.4%,比年初新增37.07亿元。存款方面,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00.95亿元,增长5.2%,比年初增加2.84亿元。

3、航运业运行畅通。一季度,全县实现货运周转量215.92亿吨公里,增长14.0%,其中海上货运量周转量210.28亿吨公里,增长14.2%,增速居全市首位。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效益欠佳

从规模以上服务业经营情况看,一季度53家规上服务业企业中有36家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面达67.9%。一季度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32亿元,同比下降2.1%,实现利润总额-1.01亿元,上年同期为-0.78亿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营业成本为83.18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2.54元,成本上升缓解力度较小。

(二)投资增长下行压力较大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依然延续近两年来因高基数影响导致的下行之势,扭负为正压力较大。一季度,全县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2.3个百分点。从四个结构性指标看,除生态环保、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增长181.8%,民间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均为两位数大幅负增长,分别下降27.6%、57.9%和45.9%。

(三)全县服务业发展需提速增效

从总体上看,一季度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增速在全市四县区中排名第二,但和增速第一的差距达3.2个百分点,同去年各季度相比增速回落较大。从服务业经济内部看,部分重点行业(指标)增长空间有限,规上修理业增速、财政工资福利支出增速、运输相关行业增速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相关指标增速预计持续低位或负增长,批发业因限高因素对服务业的拉动受到制约。全年服务业经济向好发展动力不足,亟需深度挖潜。

总的来看,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季度我县经济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开门旺,经济稳进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同时也要看到,我县产业发展不均衡性突出,部分领域承压明显,当前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经济稳进向好基础仍需不断巩固。

下阶段,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稳进向好势头,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信息来源: 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