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21737777121Y/2024-94422 | 生成日期 | 2024-05-27 |
发布机构 | 市生态环境局岱山分局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主题分类 |
2023年,我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生态环境部门各项决策部署,对标“两个先行”要求,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厚植先行示范强劲动能。围绕全市工作目标和全县重点工作任务,提前制定印发《2023年度美丽岱山建设工作任务书》,并根据美丽舟山建设任务及时修订完善。研究制定《县属(部省市属在岱)有关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细化明确职责任务。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完成方案编制,启动创建工作,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制定并印发《岱山县全域“无废城市”建设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完成17个“无废细胞”建设,“无废渔船”创建工作入选省厅公众号“无废之窗”专栏,积极争创省级无废城市。起草《岱山县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实施方案》,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印发,高质量推进全县新一轮“五水共治”工作。
(二)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切实维护生态环境秩序。一是强化环境执法监管。贯彻落实“绿剑2023专项执法”“噪声专项执法检查”“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等各类专项执法活动,加大“四不两直”检查频率和力度。印发《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再排查再整治行动方案》,常态化组织开展十大领域再排查再整治工作,制定《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再排查再整治行动评比晾晒办法(试行)》,对全县7个乡镇、经济开发区及有关单位进行晾晒、评比、通报。截至12月底,全县共出动检查人员3185人次,检查污染点位1889处,发现并整改完成环境问题1157个,立案查处29家企业,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23份,处罚金额共660.1977万元,其中大案要案3起。二是整改固废问题点位。针对省厅卫星遥感发现的22个疑似点位,第一时间开展点位核查和研判,全面完成整改工作。积极联系省监测站,借助卫星遥感等先进设备,开展全县排查,新增衢山、长涂、秀山等外岛点位55个,均完成整改。三是整治水环境风险点。完成长江经济带暗访组发现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发现问题27个,全部完成整改。持续开展无人机巡护监管项目,累计开展湾滩巡查3次,发现问题86个,以问题清单形式下发相关乡镇完成整改落实。四是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治理。全面开展噪声污染专项摸排,建立2个噪声投诉重点销号问题清单,均已完成治理工作。经现场走访,整改工作获得群众好评。
(三)始终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入实施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行动。
1.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一是全面保障亚运会、亚残运会环境质量。并对重点企业实行全面排查,全面落实“政企协商”各项工作检查,发现并处理企业环境违规行为12个,立案2起。制定完善秸秆焚烧日巡查日通报制度,每日安排流动哨对全县秸秆焚烧风险区域进行巡查,发现后及时处置,并对各乡镇处置整改情况进行通报。二是开展臭氧污染防治专项攻坚。实施《舟山市年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计划》,推动2家万吨级码头储油库企业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工作,积极申报中央资金扶持,目前已通过省级审核,报部里复核。完成2家企业低效设施改造,全面推进规上船舶修造企业的VOCs治理工作,友联公司已落实船坞移动式废气收集治理设施。三是实施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印发实施老旧柴油叉车淘汰替换新能源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叉车淘汰45台,列全市第一。根据我县非道移动机械编码登记任务清单,常态化开展非道编码登记及抽测工作。今年1至12月,PM2.5均值为19微克每立方米,空气优良率95.9%。
2.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一是全面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效。制定印发《岱山县2023年“五水共治”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推进项目建设。截至12月底,我县累计完成治水项目投资7.62亿元,投资完成率为104.9%,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形成初步排查报告及排口清单。全面完成入海排口整治42个,整治完成率105%,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岱东镇磨心河道、东沙镇泥峙河道等水环境提升工作顺利完工。二是加强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推进入海河流桂太长河氮磷污染物削减控制,1-12月份,总氮1.89mg/L、总磷0.16mg/L,达到上级下达的要求任务。制定并印发了《岱山县建立海上环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启动“一镇两港”海上环卫建设试点工作,落实海上环卫专项资金,经统计,全县共有湾滩问题巡查队伍94人、海漂垃圾打捞队伍 26人、垃圾清运处置队伍 38 人。全年完成投资385万元,累计清理、处置岸滩和近海海洋垃圾约575立方米。今年,我县市控以上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保持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稳定向好。
3.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组织我县5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年度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和隐患排查报告编制工作,落实2022年度已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企业的整改反馈工作。完成我县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编制和专家评审。会同自规部门开展年度变更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按照省厅要求完成2022年度地块调查补录,截至目前7个地块完成调查和评审,5个新变更地块调查报告正在编制。完成我县2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验收。
4.深入打好清废治塑攻坚战。小微企业危废收运平台和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平台稳定运行。今年以来,共收集转运危险废物约30万吨,动态实现危废处置率100%。开展新化学物质调查统计和系统填报工作,根据省里调度的企业名单,通过环评和排污许可证核对,初步筛查出13家化工行业和胶带行业企业,目前填报和审核工作均已完成。会同市监部门开展“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志愿签名宣传活动,深入小岛、企业、农村开展宣传,共计发放宣传册1000余本。
(四)始终坚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加快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出台实施《岱山县排污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指引(试行)》,目前已完成500万元年度排污权抵质押贷款任务。编制《岱山县产业园区“打捆环评”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简化小微企业环评文件编制过程和时间,降低小微企业环评成本,缩短环评文件审批时限,提高环评审批效能,在开发区中试基地打捆环评中得到企业点赞。围绕绿色治理,编制实施美丽海湾建设方案,完成“海洋云仓”工作方案,已全面建成并应用。围绕执法监管,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改革,指导172家企业申领环保e 企管系统领码工作,截至目前,我县已有404家企业实施红、黄、蓝三色码管理,实现无事不扰、精准治污。围绕重大项目,落实每月一次的浙石化、鱼山石现场问题查找帮扶工作,截至年底,共开展服务12次,下发《服务提醒单》7份,发现问题43个;其他整改函13份,共18个问题,目前企业按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中。完成浙石化高性能树脂项目、润和3万吨/年固体废催化剂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岱山糖能5-羟甲基糠醛中试项目等7个项目审批。围绕监测监管、应急能力提升,完成实验室提升改造,并通过验收,监测站用房建筑面积由600平方米扩充至约910平方米,完成有关大型仪器安装调试。推进落实工况监控,提高监测监管水平。举行2023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细化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从源头上加强监管。围绕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谋划编制岱山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前共梳理出33个项目,围绕城镇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全县水环境提升以及固废垃圾处置利用,总投资约14亿。
(五)始终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纵深推进生态环保铁军队伍建设。局党组自觉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印发《中共舟山市生态环境局岱山分局党组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化清廉环保建设,制定印发《纵深推进清廉生态环保建设工作方案》,围绕打造政治清明、部门清廉、干部清正、文化清廉的“四清”生态环保,突出“清廉岱山”项目打造,县环境监测站被省生态环境厅列为清廉单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重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党章党规的学习,规范党员干部政治言行,拧紧“总开关”。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生态文明大讲堂”5次,机关常态化学习20次。“八八战略”经验案例——《岱山:逐绿前行起欢歌 绿水青山绽笑颜》被浙江生态环境公众号“思想之光照耀美丽浙江”专栏录用。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以铁腕执法监管迎接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一是加强体制机制设置,梳理并压实各单位职责,强化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考核力度。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和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二是强化问题排查和执法力度,对发现问题进行回头看。进一步巩固中央环保督察、中央巡视、长江经济带曝光问题、省级环保督察问题的整改成果,举一反三推动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落地见效,全面排查、消除环境污染问题隐患,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着力查处大案要案,实现整治一批、处罚一批、提升一批。计划2023年11月-2024年2月开展全县环境污染问题排查见底百日攻坚执法专项行动,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秩序迎接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工作。三是落实年度辐射工作任务,保障鱼山岛、秀山惠生高风险放射源安全,确保辐射事故零发生。
(二)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开展全县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工作。制定全县整治提升方案,计划2023年底前全面启动,2024年5月底前,完成修造船行业整治提升;2024年11月底前,完成复合布加工、建材石料、烧结砖等7个行业整治提升和鱼粉、油品储运等2个舟山特色行业整治提升,2025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在全省重点行业整治中争取我县1-2家列入全省领跑企业。二是深化清废治土工作。根据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名单督促6家企业开展年度土壤自行监测、隐患排查等工作;完成年度敏感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开展17家重点产废单位年度规范化考核,落实危废经营单位分级评价,完成年度浙固码应用和视频监控企业名单安装和在线智能预警处置。三是进一步开展治气工作。完成年度重点行业VOCs源头替代行动、大气污染防治提级行动、柴油车、非道移动机械等移动源检查抽测工作。完成2024年市局下达的我县老旧柴油叉车淘汰任务。完成我县挥发性有机物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
(三)高位推进示范创建。根据美丽舟山建设任务全面推进美丽岱山建设与考核工作。按照国家、省生态文明创建要求编制生态文明建设五年规划,完善顶层设计。继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2024年预计投入90万元。对已划定一、二级保护区的农村水源地实施规范化建设,开展勘界定标。完成全县7个乡镇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调查。对标对表进一步加大“无废城市”工作推进力度,力争在2024年4月创成省级无废城市。
(四)持续发力治水治污。一是深入开展“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工程。根据浙江省《关于高质量推进“五水共治”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实施意见》(浙委办发〔2022〕70 号)文件要求,计划投资1500万元开展并完成岱西镇、衢山镇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工程,有效解决岱西镇、衢山镇部分城郊结合重点区域污水纳管率低、雨污改造不彻底问题。根据《浙江省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浙治水办发〔2021〕17号)文件明确要求的目标任务,拟投资180万,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已建成设施设备专业、长效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全县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成效。二是根据省市关于城乡黑臭水体反弹风险点整改工作要求,计划对东沙镇、开发区内河道以及高亭长河开展水环境综合提升工程。三是进一步推进“海上环卫”工作机制建设。拟投资350万,在全县渔业村分步推进“海上环卫”工作,进一步建立完善城乡联动、海陆统筹的“海上环卫”工作机制。四是完成我县所有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
(五)优化重大项目营商环境。全力保障石化基地及拓展区项目落户,主动服务拓展区规划环评编制及报批,指导重点项目审批。按时完成XQS项目相关配套工程的环评审批。
(六)做好环境基础设施谋划与建设。按照行动方案,有序推进环境基础设施的开工与建设。推进再生资源循环产业园区项目落地和工业污泥利用项目建设,推动危废利用项目建设进度及经营许可联合会审,实现工业固废体系全覆盖。开展岱山双峰新城基础设施配套一期工程、高亭长河水质提升、岱山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提升工程,落实全县农村生活终端提升改造和规范化运行,有效提升全县水环境质量。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治理,提升枫树水库和塘岙水库水质。
(七)不断提升监测监管能力。水质监测方面,完成岱东、岱西、东沙、长涂等4个乡镇重点河道水质自动站建设;完成桂太河水质自动站建设。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将全县5个乡镇小微空气站监测参数由目前的3项提升至6项,达到标准空气站要求。实验室建设方面,购买化学需氧量自动监测仪、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气相色谱仪等监测设备及其他配套设备。队伍素质提升方面,派遣监测人员到镇海监测站开展交流学习(重点在石化行业监测方面)或到省监测中心开展学习交流(重点在大型仪器使用方面),交流时间在3至6个月之间。
(八)发挥好主题教育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一是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主线,进一步拓展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切实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融入到党员干部思想和行动中。二是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持续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注重严字当头、精准施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紧盯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精准发现、严肃查处。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健全党委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等议事规则,严格按程序决策。通过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完善机制、加强监督等有效手段,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始终,把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穿始终。三是把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作为主题教育的有力举措,以此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实际行动,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四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继续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评,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意识形态风险隐患排查,梳理生态环境舆情风险点,牢牢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