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岱山县政府新闻报告厅
岱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刘海峰
各位媒体记者:
大家下午好!
今年以来,县市场监管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紧扣“攻坚突破年”行动主线,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1+5”重点任务清单,实施助企惠民“十件实事”,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海岛特色经济的独特优势,全力打造宽松舒适、公平有序、更富活力的市场环境,积极为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贡献市场监管力量,全市唯一县(区)局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优化市场环境工作成绩突出集体。主要开展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主体需求,持续优化准入准营机制。围绕自贸区岱山片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开办全流程网办率96.99%,约700家企业享受公章免费刻制的惠企政策。持续推进商事登记确认制、“证照分离”改革,降低准入准营门槛,截至12月底,全县在册经营主体21614户、新增3132家,个转企38家,办结涉企诉求200件。定制增值服务,聚焦特种设备作业企业提速降本控险,创新构建主体指导规范化、设备管理精细化、技术支持常态化的“三化”增值服务,该案例入选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登上《竞跑者》。为个体工商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成立个体劳动者富业学院岱山分院,持续打造“入市第一课”服务品牌,搭建登记、金融、政策、法规等营商要素直达经营主体的“群岛个体工商户之家”,深化政银协同服务模式,授信个体工商户5.33亿元。
二是聚焦精准高效,健全信用监管体系。促进信用风险分类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部门综合监管、包容审慎执法、信用修复有机融合,实现企业减负、监管优化、市场激活“共治多赢”。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率57.29%,连续三季度排名保持全省上游。实施汽配行业触发式监管,发布汽配生产企业信用合规建设指南,提升监管效能。完善“首违免罚”“轻微不罚”等有温度的执法,依法办理从轻、减轻、免罚案件236件;建立健全“即申即办”“三书同达”等失信修复机制,完成企业信用重塑65件。
三是聚焦市场秩序,护航市场公平竞争。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将关于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重大政策措施,纳入公平竞争审查范畴,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县乡全覆盖,审查增量政策措施、规范性文件17件,清理存量文件52件,废止16件,确保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等政策措施应废尽废,应改尽改。建成市级商业秘密示范站点4家,查处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案件4起。
四是聚焦民生需求,推进执法亮剑争先。持续深化“铁拳”“亮剑”等专项执法,推进执法队伍梯度建设。攻坚疑难、重大案件查办,2起使用未经注册的进口医疗器械案罚没款逾百万,创下药品执法领域最高纪录。累计查处案件278起、大要案52起、移送6起,罚没款1303万余元,入选省级典型案件4起,查办的种子案获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十大优秀案例,被授予全省市场监管系统集体三等功,并获县长批示肯定。
五是聚焦培优提能,壮大新质生产力。着眼“高端、高新、高质”,推动速度向质量转变、产品向品牌跃迁,全市唯一纳入全国首批质量强县培育库,绿色石化产业链入选全省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发布全省首个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标准体系图谱,舟山东沙古渔镇旅游服务标准化项目列入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发布知识产权奖补政策,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助企兴企体系。运用“培训指导、服务对接、运用转化”等策略,促成12家规上企业100件专利许可与转让,全县有效发明专利149件,高价值发明专利45件,同比增长40.6%,新增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17件。企业借助快速预审通道实现快速授权15件,授权时间缩短至2-3个月。深化金融赋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26.77亿元,其中“岱山沙洋晒生”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信20亿元,发挥地标富农效应。压实知识产权保护责任,查处侵犯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案件13件,处理专利侵权行政裁决1起。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县市场监管局将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疏痛点、解难点、通堵点,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最高水平,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奋力驱动海岛市场监管体系现代化转型,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围绕高效入市需求,放大增值服务现有优势。制定海岛商事登记服务地方标准,迭代特种设备增值服务改革,建成运行大型石化装置检验检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合作、技术交流、成果孵化一体联动,助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和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建设。
二是围绕创新动能供给,塑造新质生产力蓬勃态势。推进全国质量强县培育试点,大力推进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实施质量攻坚、标准创新、检验检测、质量人才、质量服务五位一体“质量强链联盟计划”,推动发布全省首个《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畅通专利预审绿色通道,发挥绿色石化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支撑作用,解锁更多石化新材料创新成果高效转化。
三是围绕有序发展保障,优化刚柔相济监管模式。纵深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先行先试改革,坚决纠正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行为,破除行业乱象,融入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一体推进“审慎执法+信用修复”,拓展“一业一查”“市监查一次”应用场景,实现系统内“跨科室”、系统外“跨部门”监督检查高效集成,切实推动“无事不扰、有需必应”成为涉企检查常态。
谢谢大家!
接下来进入媒体提问环节,在场的媒体朋友如果有问题,请举手示意。开始提问:
问题一:刚才提到,《岱山县创优特种设备作业企业“一站式”服务 破解重大项目运维难题》获评年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那么请问在这项工作中具体有哪些改革举措?
答:感谢提问。近年来,随着石化产业园的集聚效应,我县在用特种设备24213台,体量居全市第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已经成为我县重点保障工作内容。面对特种设备作业企业资金投入大,安全管理要求高,企业普遍需要开办前的专业化、规范化指导等现实需求,县市场监管局全力打造特种设备作业企业全流程服务海岛样板。
一是一站式预制服务“减负提质”。联合应急、发改等6个部门提前介入,推动危化品管理、老旧设备更新等9项预制服务“主动端菜、高效处置”。今年来办理特种设备作业企业开办“一件事”76件,户均开办时间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10天。线下开展特种设备“综研联检”执法行动6次,完成考核使用单位191家,培训安全总监214人。
二是清单式指南服务“省时提速”。针对特种设备作业企业开办流程环节、申请条件、提交材料、增值服务等事项,梳理形成产业共性开办清单和个性服务指南。提前开展人员证书预警300余人次。强化作业人才培养,在重点企业就近设立全市首个特种设备焊接人员考试培训点。
三是前置式预审服务“降险提效”。面向“415X”重大项目承接企业创新推出设备预审服务,源头规避企业误购“先天不足”设备,累计服务相关企业60余家次,挽回企业有关损失100余万元。12月份签约省特科院共建全省首个大型石化装置检验检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一期集聚50人以上检验专家队伍,大幅提升县域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力量支撑。
问题二: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注册资本认缴期限、股东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变化广受关注,为做好政策过渡衔接,消除社会和企业“焦虑”,请问县市场监管局采取了哪些举措? 答:感谢提问。一是举办宣贯学习课堂。针对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重大调整,我局面向不同受众打造分类学习课堂。面向许可条线工作人员,召开条线工作及培训会议,“精读”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做到一线工作人员学懂弄通、有备无患;面向招商引资部门、乡镇、银行机构等代办人员,举办商事登记业务培训会议,针对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施行后,招商引资过程中企业开办申报注意要点和常见问题答疑解惑。 二是加强定向宣传推广。利用微信、政务服务大厅电子屏等发布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宣传材料,营造知法、晓法浓厚氛围。对外统一公布各窗口咨询电话,积极回应社会和企业诉求,宣传“3+5”过渡期政策。截至目前,已解答企业调整出资期限、减资手续、董监高更换等各类咨询1000余次。 三是提升服务应对能力。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原则,切实帮助经营主体解决修订后新发的困难问题,提供政策范围内允许的全方位服务,为有意向办理减资、出资期限备案的企业提供帮办、代办和一对一服务,促使市场投资者依法依规、合理出资和有序规划。
媒体朋友们,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是最大的吸铁石。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需要全县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合力推进,更需要各级媒体的大力支持,真诚希望媒体朋友们积极运用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手段,大力宣传我县营商环境改革工作中的好做法及改革新举措,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感更好、获得感成色更足,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两位领导,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