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岱山县持续开展的非遗特色街区“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建设初显成效,改造后的东沙非遗特色街区通过非遗作品欣赏、非遗戏曲观看、非遗活动体验、非遗项目培训和历史文化再现等形式,进一步展现岱山悠久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将其转化为旅游优势,促进文旅融合。
东沙非遗特色街区是东沙省级非遗主题镇核心区块,2017年起常态化开设布袋木偶戏、渔绳结、鱼骨塑画、渔民画、船模、盐雕6家非遗店铺,由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手工艺人现场进行作品创作、展示展演和产品展销。
2020年起,岱山县持续开展非遗特色街区微改造,有效助力东沙非遗主题镇精提升,先后投入100余万新建非遗传习所、曲艺书场,改造提升布袋木偶戏、渔民画、渔绳结、船模4家非遗店铺内部环境和非遗特色街区外部风貌,组织传承人入驻并开展传习活动和授艺培训,引进唱新闻、舟山走书等非遗项目常态化驻场展演,剩余鱼骨塑画和盐雕两馆改造提升也已提上日程,进入方案设计阶段。
据统计,2022年,东沙非遗特色街区各场馆全年常态化开放200余天,岱山布袋木偶戏、唱新闻、舟山走书合计展演1000余场次,东沙非遗主题镇接待游客25万人次。成为首批浙江主题非遗旅游线路“千岛遗风——海岛古村镇非遗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案例获2021浙江文化和旅游总评榜古镇文旅创新十佳实践案例。
从布袋木偶戏中了解老艺人的情怀,在渔民画中感受老渔民的精神世界,从渔绳结中感悟岱山人民传承千百年的智慧……“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建设在显著改善东沙非遗特色街区体验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彰显其作为保护和传承发展岱山非遗的关键阵地和打造研学体验、课外实践游线的重要载体作用,既“见人见物见生活”,又“有传有承有市场”的全景式助力乡村振兴,非遗资源也进一步融入大众文化生活,展示时代气息,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个提供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主客共享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