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0026411518/2023-93150 生成日期 2023-03-31
发布机构 县教育局 文号 岱教计〔2023〕2号
组配分类 单位文件 主题分类 教育
岱山县教育局关于印发《2023年岱山县中小学食堂采购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
信息来源: 县教育局 发布日期: 2023- 03- 31 15: 47 浏览次数:

全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根据省市纪委监委《2023年深入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和省市教育部门2023年中小学食堂采购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县教育局研究制定了《2023年岱山县中小学食堂采购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岱山县教育局

2023年3月31日


2023年岱山县中小学食堂采购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打造师生舒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的学校食堂,根据省市纪委监委《2023年深入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和省市教育部门2023年中小学食堂采购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县教育局决定从3月起至12月开展全县中小学食堂采购问题专项治理,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省市纪委监委、省市教育部门工作要求,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聚焦突出问题,强化长效管理,筑牢廉洁底线,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以规范学校食堂食材招采、配送、财务、监管等为突破口,系统推进学校食堂运营管理规范化建设,健全廉政建设风险防控体系,着力提升学校食堂治理水平,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围绕“建设清廉食堂,提升师生满意度”的总目标,开展中小学校食堂采购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聚焦中小学校食堂在采购、验收、财务核算、信息公开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食堂采购行为,建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发挥食堂公益功能,切实打造师生满意、阳光清廉、社会认可、家长放心的学校食堂。巩固全县学校食堂大宗物品采购由部门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全覆盖成果,学校使用“食堂智治”应用全覆盖、B级以上食堂达到100%以上。

二、治理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进一步规范食堂采购管理为突破口,严格落实政府责任,着眼发现问题,做到见人、见事、见物、见因、见责、见处置结果、见整改落实。

——坚持纠治并举。紧盯采购流程、验收管理、财务核算、信息公开等重点领域,深入整治食堂采购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加大问题查处力度。针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认真查找制度建设、监督管理上的“短板”,督促建章立制、坚决堵塞管理漏洞,切实做好食堂采购领域专项整治“后半篇文章”。

——坚持常态长效。各学校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校食堂采购常态化管理工作,迅速行动起来,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作计划大力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督导和调度,落实好责任和要求,常态长效抓好食堂采购管理工作。

三、治理重点

紧扣目前中小学食堂采购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聚焦采购机制不够健全、食材验收不够规范、资金管理不够到位、监管不够有力等四方面12个突出问题:

一是重点治理学校食堂未持有有效许可证或未在许可范围内经营;学校未建立健全学校食堂管理组织机构,未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责的行为。

二是重点治理食材采购程序不够完善,大宗食材未实行统一招投标,大宗食材统一采购目录内的食材缺失二次竞争性选取或选取程序不规范,对目录外的食材未制订采购办法。

三是重点治理学校食堂未制定规范供应商管理办法,对供应商存在监管缺失的行为。

四是重点治理学校食堂未把好食品原材料入口关,未建立原材料验收制度,验收过程中存在验收品类不符,原材料缺斤短两或以次充好,入库、验收、保管、出库验收过程存在不规范的行为。

五是重点治理食堂验收队伍存在缺位情况,关键岗位人员配备不到位或长期不轮岗,索票索证手续不齐全的行为。

六是重点治理学校食堂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教职工和学生食堂未实行单独核算或单独核算范围不统一,收入不入账或建立账外账,贪污挪用或私设“小金库”等行为。

七是重点治理学校食堂收入支出票据不规范,报销不及时,学生伙食费未按实际进行结算的行为。

八是重点治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未建立家长、师生食堂问题投诉渠道和及时反馈机制的行为。

九是重点治理学校食堂运行管理资料不规范不完整,未进行统一存档备查的行为。

十是重点治理部分学校领导及后勤人员失职渎职,接受食材供应商宴请,收受礼品、礼金和礼卡,为相关企业和个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十一是重点治理学校未充分发挥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的作用,未实行对食堂管理全过程监督的行为。

十二是重点治理教育行政部门未将学校食堂管理和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安全考核,对群众举报多、质量问题多、师生满意度低的学校食堂没有建立通报及问责机制的行为。

四、时间安排

专项治理行动从3月起至12月,主要分为4个阶段:

(一)摸底排查阶段(3—4月):县教育局全面部署专项治理工作,组织对辖区内中小学校食堂采购、验收、财务、监管等情况进行全量摸底,摸排采购方式、配送方式、验收方式、财务管理等相关信息,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梳理近年来接到的食堂管理违法线索以及查办的案件,加强分析研判,找准各类问题症结,为专项治理工作提供事实依据。

(二)自查自纠阶段(4月):各校对照治理重点组织力量扎实开展自查自纠,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制定整改举措,完善食堂管理相关制度,改善提升食堂治理水平。

(三)重点整治阶段(5—10月):县教育局成立专项检查队伍,组织开展专项督导督查,紧扣治理重点,依据相关规定,对全县中小学食堂采取电话抽查、实地核查、重点检查等方式,集中开展督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精准治理,严厉查处情节严重、社会影响大、群众关注度高的食堂采购领域违法案件。

(四)总结提升阶段(11月—12月):梳理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总结分析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智治”应用,全面提升食堂采购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优化完善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机制和工作举措,形成并推广一批治理经验和工作成果,推动建立提升中小学食堂管理的长效机制。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中小学食堂采购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办公室、人事科、教育督导科、计财科、信访室、教育服务中心等业务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组成工作专班,并邀请驻局纪检监察组相应人员参加。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中小学食堂采购专项治理各项工作,负责线索派发、重大案件组织查办及督导评估等工作,工作专班建立每月晾晒、每季度通报、分阶段考评等工作制度,定期收集各学校专项治理工作的推进情况、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研究落实专项治理各项任务,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严肃工作纪律。严守公正、客观、严肃的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究敷衍塞责、举措不实,以及不顾实际、弄虚作假等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县教育局统筹部署、驻局纪检监察组监督督促,条抓块统、到底到边的工作机制,重点违法线索、群众投诉举报、信访舆情处置跟踪督办、挂账销号,确保按时处置率达到100%。对治理工作推进不力、整改不力的学校进行约谈并全系统通报,相关情况纳入对学校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体系。

(三)强化风险管控。各学校要加大舆情监测和舆情处置力度,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加强专项治理工作的正面引导,积极宣传和推广先进做法。对专项治理工作执行不力、推诿扯皮的,对规范工作弄虚作假、隐瞒问题的,对风险隐患思想麻痹、处置不力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幼儿园参照本次专项治理的办法,开展食堂采购延伸治理。各学校于每月16日前向县教育局专班报送本学校专项治理工作月报表和专项治理行动推进情况报告(含主要工作、取得成效、经验做法、典型案例、存在问题、下步计划等内容)。6月16日、11月16日前分别报送本校中期工作总结和年度工作总结。

县教育局将通报各学校经验做法,曝光典型案例及处理情况。


联系人:县教育局计财科高义明,0580-4483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