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0026413387/2023-88427 生成日期 2023-03-21
发布机构 县府办 文号
组配分类 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主题分类
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
信息来源:县府办 发布日期:2023-03-21 14:39 浏览次数:

2022年以来,岱山县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委政府和县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以高质量法治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度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强化组织领导,夯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

1.着力深化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抓住“关键少数”,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实施专题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将述法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每年述职重要内容,做到主要负责人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

2.不断强化法治督察考评实效。统筹抓好《2022年法治岱山建设工作任务清单》和《2022年度市对县法治建设(法治政府)考核责任分解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把考评结果纳入对部门和乡镇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综合运用书面督察、实地督察、第三方评估以及约谈、挂牌督办、典型案例通报、每月晾晒等方式,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推进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任务,全面提升法治监督综合效能。

3.持续提升法治思维,提高法治素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纳入学习计划,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开展2022年度县管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合格率均达100%。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推进在线法治学习专栏建设。

(二)改革创新纵深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1.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全力打造高效透明政务环境。一是商事登记便捷再提升。全面施行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全县新增市场主体2515家,在册市场主体达18945家,同比增长7.01%,实现企业开办网办率100%、企业变更及注销网办率80%以上,出台16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举措,力推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二是涉企审批便利更优化。实现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等多个事项合并办理,施工许可阶段事项减少60%,材料减少13份;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带方案”出让,实现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15个工作日”;整合优化全流程办理环节,企业开办实现“秒办秒批”,办理人员身份信息“一次认证、全网通行”,办理手续不超过2个,全流程零成本4个工作时办结,简易注销公示时间缩短至20天。三是证照分离全覆盖。明确“证照分离”改革自贸区的清单内容和标准,将自贸区的改革红利在全县所有范围实行,实施政务服务“去中心化”改革,实现企业“进一个中心,能办所有事”。37家企业享受“准入即准营”扩大版红利,10个行业实现“准入又准营”证照集成办理。四是一网通办率再提高。积极解决高频事项异地难办、反复多跑问题,持续深化长三角“一网通办”,健全完善长三角通办窗口,梳理首批“跨域通办”事项907个,坚持“企业吹哨、政府报到”,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已办理涉企服务事项2180件,平均节省时间2小时以上,2.0一网通办率达99.96%,“岱你办”服务团上岛服务269次,解决实际问题280个。

2.强化项目为王理念,营造“亲商爱商”浓厚氛围。一是升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实现“岱山指数”2.0量化可测。51个县属部门明确落实落细开办企业、注销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等29项省测指标,95个考核点位、159项具体任务,建立健全常态化营商环境督查机制,形成“发现问题-制定清单-落实整改-跟踪实效”的闭环模式。二是惠企政策兑现再直达。依托舟山市惠企政策兑现平台,推动营商服务综合体功能前移,为4492家企业精准推送惠企政策目录及办理渠道,企业满意率达100%。引导企业通过线上申报奖励,加快资金的兑现速度,实现产业政策奖补兑现环节最少、材料最简、时间最短。三是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全力打好项目攻坚战。紧紧围绕石化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编制完成政策集成清单,强化协议履约机制,补充完善履约节点,优化协议管理流程。完成招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一批重大投资项目、投产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谋划一批政府投资项目“四个一批”,实现年度固定资产投资465亿元以上。四是攻坚低效企业整治提升,支持企业“工业上楼”提容增效。全年依法依规整治提升低效企业54家,盘活土地2185亩。

3.以改革创新为引领,赋能提升不“打烊”数字政府。一是强化变革重塑增添数字亮色。利用“浙江公平在线”监测并处置平台风险线索,依托“互联网+监管”实现掌上执法用户开通率、激活率、抽查公示率、按时核查率、问题处置率五个100%,加强“实时指挥”和“视频会商”系统建设,立体推进数字化执法办案实战应用,构建起省市县所四级贯通的执法办案数字化体系。落地贯通疫情防控精密智控平台,推动形成平急一体化高效指挥决策机制,实战实效赋能基层,助力各级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助推无疫工厂建设加快企业复工复产。二是深化数字法治综合应用。在全县推广应用“平安精智”APP,完成800余个点位风险清单配置。将“智慧鱼山”复用至“铁矿砂储运中转基地”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完成“融智·家”应用场景,并在公安内网上线运行。县法院贯通“执行一件事”应用;县检察院利用大数据检察监督平台,应用大数据监督模型45个;县公安局推行应用“苍穹”禁毒智码管控功能;县司法局贯通社区矫正应用,提升海上社区矫正对象管控水平。三是积极搭建“办事不出岛”数字化平台。百姓民生事项“就近办”率达到85%,偏远海岛群众办事时效提升80%以上,有效满足海岛群众“办事不出岛”个性化办事需求。

(三)构建海岛样板制度体系,筑牢依法行政坚实堡垒

1.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把关“审核”入口。2022年,共计审核县政府(县府办)拟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30件,提出审核意见150余条,并按规定将已公布的18件行政规范性文件报县人大和市政府备案;对各乡镇和县属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11件,纠正瑕疵文件1件。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清理”出口。按照“谁制定、谁清理、谁实施、谁负责”原则,强化动态管理,及时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组织开展涉及计划生育内容、向企业违规收取违约金内容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废除失效行政规范性文件8件,保留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共190件。不断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一体化”会审格局基本形成。2022年率先全市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会审试点,出台审查会审制度,配套建立投诉举报受理和回应、抽查制度2项,开展专家会审6次,审查增量文件13件、整改存量文件7件,实现重点政策措施100%覆盖,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竞争环境不断优化。

2.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编制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21 件。充分运用听证会、座谈会、实地走访、民意调查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审慎做好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完成《岱山经济开发区(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4项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指导各乡镇和县属部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依照法定程序按期完成,切实保障重大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3.持续进化乡镇合法性审查有效覆盖。优化重组乡镇法制审查工作机构,成立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实施方案,制定审查指南,规范审核流程,聘请乡镇法律顾问,联合基层司法所,充实乡镇法制审核力量。各乡镇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机关合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合法性审查76件,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195条,意见采纳率100%。

4.推动行政机关合同审查及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岱山县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县依法治县办、县纪委监委、县司法局共同制定《岱山县行政机关合同管理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对未严格落实行政机关合同管理规定的情形追究相关责任,督促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严格履行管理职责。贯通应用舟山市行政机关合同管理系统,开展行政机关合同线上备案审查。2022年,累计审查县政府招商引资、重大投资项目等政府重大行政合同草案10件,备案审查行政机关一般合同297件,合法性审查意见累计332条。

5.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健全法律顾问管理制度,依托“浙江省司法厅政府法律顾问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对部门法律顾问聘任情况、履职情况的日常监督,全县共聘用法律顾问34人,持续保持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积极推行公职律师制度,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司法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公职律师工作的意见(试行)》,鼓励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公职人员参加申请公职律师职业证前培训,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公职律师25名。2022年,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与政府重大决策、合同谈判及文本审查、民事及行政诉讼等法律事务200余次,充分提供法律意见,取得良好效果。

(四)深化行政执法综合改革,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全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强统筹指挥,制订配套制度,县委县政府印发《岱山县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方案》,并由县综合指导办印发《岱山县“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重点任务清单》,为我县综合执法改革提供制度保障。深化乡镇赋权改革,推动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根据乡镇事项承接能力,动态调整衢山镇、长涂镇、秀山乡赋权事项,县级部门赋权衢山镇1235项、长涂镇254项、秀山乡255项行政处罚权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权、行政强制权;制定东沙镇、岱西镇、岱东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执法事项下放东沙镇、岱西镇、岱东镇分别为255项、247项、228项,确保行政执法“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明确151名执法人员以派驻方式下沉乡镇,执法部门下沉乡镇执法力量超过60%,指导赋权乡镇开展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和日常执法活动。2022年度岱山县“大综合一体化”考核指标位列全市第一。

2.不断优化行政执法方式,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发力。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按照“谁执法谁公示”的原则,做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全县共计持有执法证人数890名(公安机关除外),平均持证率达97.9%,行政执法人员均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定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发起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234件,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261条。二是做好全县行政执法证件申请、换发、注销审核工作,审核行政执法证申请、换证、注销202人次。定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及考试,2022年全县共计123人报名参加行政执法综合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执行动态调整后的“首错免罚”事项清单目录275项,创新监管多领域市场主体首次、轻微且没有造成明显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

3.强化行政执法数字化应用,擦亮依法行政监管底色。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全县32个行政执法部门、7个乡镇全部入驻“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互联网+监管)”平台,执法人员帐号1129个,共开展各类检查7293户次,其中双随机抽查3144户次。大力推进“综合查一次”,已认领执法“监管一件事”应用场景60项,累计建设“综合查一次”应用场景79个,跨部门、跨领域开展联合监督检查,跨部门监管率达20%以上,开展“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减少重复执法和执法扰企扰民,受检频次减少147次,受检频次降幅63.36%。加大对电子商务、直播平台监测力度,严厉查处虚构原价、哄抬物价、价格欺诈等各类不正当价格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稳定。加大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力度,推进食品安全“守查保”专项行动,全年累计排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856家次,开展监督抽检589批次,处置问题隐患1415个。

(五)健全法治协同监督体系,加强权力规范运行

1.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岱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认真听取和审议了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及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职情况报告,提出法治政府建设认识有待提升、“放管服”改革有待深化、执法能力有待提高、政策公开和普法宣传有待改进等四个方面的审议意见,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研究部署,结合实际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并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整改成效。

2.完善行政执法监督,释放监督效能。注重以督促改,贯彻落实好新修订的《浙江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条例》,抓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三项制度”落实情况、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情况专项监督、海洋行政执法领域专项评议等督查行动,大力推行数字化行政执法监督应用,实现对执法监管活动全流程、全方位线上监督,加强和规范监督行为,对检查督查中发现的违规执法问题及时通报,出具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4份,督促行政机关及时整改正确履职。

3.全面强化行政、司法联络机制。一是召开府院、府检联席会议,进一步完善机制,就法治政府建设和服务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深入交流研究,深化政府部门与司法部门的协作配合。二是成立“大综合一体化”行刑衔接中心,优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配套建立案件会商、信息共享、结果通报等工作机制,形成部门协同、多元履职、一体融合的行刑共治新格局,中心运行以来共计移送案件78起,其中移送刑事案件27起,同比上升250%,平均办案期限8天,同比减少21天。三是认真履行各级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诉讼判决和裁定,及时办理司法建议,配合检察机关履行检察监督,加强检察建议落实反馈。

4.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落实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以政府门户网站为第一公开平台、同时以政务新媒体为新载体,除涉及国家机密外凡是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全部实行公开。及时公示行政规范性文件、政策解读、应急预案、民生实事及进展情况、政府重要会议等信息,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强调政务公开的时效性,激发公众参与感与幸福感。2022年,县政府办公室累计公开政务信息110条、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2件。

(六)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健全信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政复议、诉讼等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形成矛盾纠纷分层过滤解决机制,使绝大多数矛盾纠纷能够通过法定渠道得到有效化解。突出县社会治理中心职能作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村镇两级纠纷逐级递进、分层流转机制,积极开展“法助共富、法护平安”“调解促稳定 喜迎二十大”等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组织“东海渔嫂”调解员队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法治宣传活动。全县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736件,成功3731件,成功率99.86%。

2.扎实推进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积极探索打造“主动纠错、矛调化解、复议分流、诉讼断后”的行政争议“四位一体”岱山模式,深入推进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建设,吸收人大代表、检察官、政府法律顾问、律师、专家等为全县行政争议调解工作人才库成员融入调解工作。持续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2022年新收行政复议申请28件,5年来首次超过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已办结22件,经调解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14件,行政复议调撤率为63.6%,创历史新高,进一步提升复议办案质量,全年经复议后行政诉讼“零败诉”。持续强化做好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连续十二年实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3、推进基层信访工作法治化。坚持实行信访联合接待、分类解决、督查反馈和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持续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清零行动,维护良好信访工作秩序。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式,打造信访工作责任闭环,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高达99.05%。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加强对各职能部门的协调、督促、监督,运用“民呼我为”统一平台全程跟踪每一件信访事项的甄别、引导、分流过程,确保导入法定途径的投诉请求有人接、有人管、有人办。今年以来,按法定途径办理信访事项共223件次。

4.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一是“菜单式”精准化普法,深入人心。充分发挥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普法讲师团等作用,“量身定制”法治宣讲“菜单”,分业、分类、分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022年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八进”活动共85次,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共42次。二是“联动式”深层次普法,法润全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法治宣传教育与执法、司法、社会治理服务等工作相结合,深化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围绕中心抓好重点对象普法,构建齐抓共管普法新格局。三是“立体式”全方位普法,亮点纷呈。充分利用法治公园、广场、车站、码头等阵地,依托横幅、宣传窗、LED电子屏等载体,通过进村入户、送法上门、设点摆摊、法治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美好生活•法典相伴”民法典法治宣传活动、“法助共富、法护平安”等法律服务活动120余场。

一年来,县政府坚持高质量推进依法行政,坚持高水平提升人民群众法治满意度和幸福感,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发展进步,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法治政府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建设法治政府的统筹能力还有待提升,法治思维尚需进一步加强;二是乡镇行政执法的力量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监督存在薄弱环节;三是法律专业人才紧缺,合法性审查力量欠均衡,与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新任务仍有差距。

二、2023年度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重要窗口”打造5周年,我们将以自我革新的担当精神,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浙江建设规划(2021-2025年)》贯彻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讲政治、把方向,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于依法行政全过程和各方面,完善“一把手”负总责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优化法治巡察、法治督查、“第一责任人”述法常态化工作机制,发挥法治政府影响力、增强凝聚力、激发向心力,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县中的主体地位。

(二)更有力、更高效,推动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呈现新局面。以数字赋能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进政务服务“好办易办”,实现“一网通办”率90%以上。加快推进“刷脸版”“智能速办”,推出100项以上与群众企业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实现“四零”服务。持续深化长三角“一网通办”,落实“全省通办”事项,持续推进与省内城市“跨城通办”。推进政务服务2.0项基层延伸,实现全域乡镇、村(社区)代收代办,全面建成“移动办事之县”。全面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监管,推行营商环境“无感监测”,迭代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跑零次”,聚焦保障岱山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以更多法治化成果保障具有岱山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三)互协调、聚合力,加快构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新格局。贯彻落实好《关于合力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意见》,坚持“利民为本、法治为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理念,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从基层实际出发,持续深化落实“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实施率达20%以上,做到“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协作执法的组织指挥和统筹协调,加快实现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实现执法扰企扰民大幅减少、违法现象持续下降、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四)抓“早小”、切源头,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强化对重大行政决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审查,健全源头预防行政争议工作机制,提升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加大行政复议宣传力度,推动行政复议成为群众解决行政争议纠纷的首选途径。确立复议案件分层分级化解、容错免责等制度,为实质化解行政争议提供夯实的制度基础。加强行政争议调解中心与县社会治理中心深入融合,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切实化解行政争议。

(五)筑凤巢、引金凤,加快推进新时代法治人才队伍建

设。坚持以“引才”“育才”“管才”为导向,健全保障机制、创新培养方式、严格监督管理,通过“筑巢引凤”持续优化法治人才培养环境,全面提升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积极推行全县公职律师制度,实现公职律师队伍量质提升,更好发挥公职律师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完善法治人才队伍选拔、任用、交流、激励机制,统筹推进法律人才、执法人才、司法人才、法律服务人才以及重点领域法治人才培养工作。

(六)接地气、入人心,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和基层法治建设。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专项行动,科学运用公民法治素养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开展第三批社会大普法“六优”培育行动,大力推进“普法+X”双普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八五”普法讲师团,推出一批精准供需、覆盖面广的法治宣传教育精品课程。深化乡镇法治化综合改革,健全乡镇一级法治统筹和合法性审查机制,实现全县乡镇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制建成率100%,合法性审查开展率100%,领导干部述职述法机制落实率100%,有力推进乡镇合法性审查从有形全覆盖到有效全覆盖迭代跃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