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同和等11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临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议案》已收悉,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投促中心、岱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等协办单位意见,并与您面商的意见,现将建议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超预期因素冲击,临港企业出现订单减少,部分企业甚至出现停产、半停产状态,产值减少,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的现象。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县经信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实干争先、跨越发展,强化做强存量、做多增量“双轮驱动”,实施制造业“抓大扶中育小”战略,坚定实施工业经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聚焦全省“415X”产业集群和全市“155”制造业产业体系,强化平台建设,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积极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海洋特色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工作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开展助企纾困服务。落实企业联系制度,抓紧对接临港企业投产以及新项目建设的相关工作情况,及时协助企业解决问题。紧盯项目建设进度,切实保障企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推动企业投产达产,释放产能。开展常态化助企服务,深化“助企专员”制度,覆盖全县规上企业以及重点工业企业,建立县级助企服务专员,加强深入企业服务,协调做好帮扶企业工作。引导企业深耕各类各级组织的线上线下展会活动和交易会潜力,开拓国际市场,抢抓订单,帮助企业打响产品知名度,扩宽产品销售途径。精准施策复工复产,落实包含临港企业在内的留舟员工专项补贴、一季度产能提升奖励、“点对点”包车接返服务等三项惠企补助,确认21家企业1767名员工进行留舟员工补助,2家企业包车接返服务补助,进一步促进我县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加大企业资金补助力度,去年补助工业领域涉企资金3830.43万元。其中,县级工业发展资金2108.04万元,市级工业发展资金1057.59万元,省级工业发展资金580.8万元,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84万元,涉及企业(单位)户数153家,全年促成工业投资385.7亿元,制造业投资358.4亿元,技改投资27.8亿元。
二是抓好优质企业培育。加快临港先进制造业培育,引进航天三江集团共建创新中心,推进先进激光装备技术在船舶领域创新应用成果转化,促进传统造船向高端海工装备转型提升,实现船舶修造强势复苏。招商局工业集团打造行业领先的豪华游轮修改装基地,惠生海工“140万吨超大乙烯裂解装置”被认定为2022年度省级首台(套)装备。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打造临港企业数字化转型样本,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模型,带动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加快数字化转型。中国电信和宁兴船舶基于“未来船厂”合作成立“中国电信(舟山)船舶工业互联网企业研究院”,启动岱山县船舶修造行业“N+X”数字化改造专项行动,重点推进船舶行业数字化改造。同时着力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去年我县共完成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申报,12家企业实现小升规。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及工业“五基”领域,在县域范围内打造优势产业上下游分工协作、配套型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我县被评选为浙江省炼油化工产业集群核心区,并积极申报省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
三是强化方针政策引领。由县经信局牵头,制定出台《岱山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做大做强绿色石化与新材料、船舶与海工装备、清洁能源及装备、汽车零配件等四大制造业标志性产业链,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编制《岱山县制造业“工业上楼”三年行动方案》、《“1+3”产业集群建设方案》,通过产业集群建设、创新强工引领、企业增容技改、政府征收改造、入园集聚发展等多种模式盘活存量低效用地,推进“工业上楼”,优化包含临港产业在内的制造业发展空间,保障企业顺利释放产能。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岱山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