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7549305622/2022-85256 生成日期 2022-09-14
发布机构 县政务服务办 文号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县政务服务办2021年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 县政务服务办 发布日期: 2022- 09- 14 11: 53 浏览次数:

县政务服务办2021年工作总结


今年来,县政务服务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努力建成勤政为民、高效服务、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为建设“重要窗口”海岛风景和共同富裕海岛样板提供政务服务保障。今年窗口共计受理各类审批事项19.12万件,办结18.9万件,日均受理760余件,按时办结率达100%。舟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岱山县分中心共组织完成各类交易活动587,预算金额662702.33万元,实际交易总额627485.27万元,增收1914.32万元,节资37131.38万元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数字思维,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改革成效

1.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是完善事项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全县2338项政务服务事项要素及办事指南线上线下规范化,事项平均承诺办理时限从6.2个工作日缩短至0.5个工作日,审批提速90%以上,事项即办率达94.41%。办事材料从平均5.5件缩减至3件,压缩率达45.5%。二是实现“一网、一门、一窗”办理。一网即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办”全开通。目前,全县通过政务服务网办理网上业务25件,占总办件量的94%。一门即全县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政务大厅(除车管、船舶检验等省定不宜进驻中心事项外),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通过“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多方复用”等方式,全面实现“一件事”“一窗通办”,省定39项“一件事”已全部实行“一窗办理”模式。三是建设县乡一体政务服务平台。依托政务服务2.0平台,迭代升级县、乡镇、村(社区)跨区域“受办分离”办事模式,在不增加窗口人员、不增加审批权限的基础上,实现“基层综合受理、部门远程审批、统一就近出件”的就近办事模式。县行政服务中心、7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87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均完成2.0大厅上线,今年通过2.0平台共办理业21件。四是推进自助服务终端向公共场所延伸。全县7个乡镇均配置了一体式政务服务自助机,提供公积金、社保、公安、个体工商等常办高频事项自助可办,并把自助政务延伸至鱼山绿化基地、高亭中心菜场、居民小区等人群密集公共场所,有效实现群众家门口自助办事

2.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一是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在企业开办一日办的前提下,实现34个涉企证照联办通办集成登记。今年岱山新增市场主体2411家,新增注册资本(金)97.55亿元加强在线办事服务便捷化建设,推进实施“两个免提交”,全面推进电子证照等在行政审批中的应用,持续引领政务服务由“可办”转向“好办易办”二是贯彻落实减税降费和普惠金融政策。精准服务企业,完善落实企业复工复业增值税、缓交所得税、减免缓交社保费等政策,今1-11实现减税降费4.8亿元。是建设“一站式”营商服务综合体。立足企业需求,突出部门高效协同,全力打造集诉求受理、企业开办、项目审批、政策兑现等多功能一站式营商服务综合体,让企业“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截至目前,综合体累计办理涉企事项1400余件,及时为868家企业精准推送惠企政策目录及办理渠道,企业办事满意度达100%。

3.创新数字政务改革,加快建设智慧办事体系一是完善“刷脸通办”数字便民平台。依托岱山城市大脑“一人一档”数据底座,通过公共服务各领域的数据汇聚、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打造岱山“刷脸通办”数字平台,有效解决群众企业日常生活办事中的身份认证问题,实现“一次刷脸,全县通用”。目前,县行政服务中心、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刷脸通办”已全面运行,各场景应用达12万人次。二是推进政银服务均等化工作。借助岱山农商行点多面广的金融服务网络,依托“政务+金融”平台融合,实现偏远海岛政务服务均等化、便利化,进一步深化我县“办事不出岛”改革。重点推动大峧山岛、鼠浪湖岛等4个悬水偏远海岛服务覆盖工作,实行“一岛一策”服务标准。目前,岱山农商银行10个支行及14家分理处通过政银平台服务已办理业务2100余笔。三是深化行政服务大厅智慧化建设。建设完善2.0智慧大厅管理体系。统一整合取号排队、窗口叫号、办事评价、智慧大屏等系统,实时展示大厅窗口各业务版块等候排队、办事满意度等情况,确保服务可视化。完成“浙里办”预约取号对接,实现了办事群众可在距离服务大厅1km米范围内在浙里办app上提前预约或实时取号。大厅“24小时自助服务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验区、政务服务综合受理区和后台集中审批协同中心的“三区一中心”功能布局已初步形成。四是积极推进“跨域通办”“智能秒办”政务办理模式。目前,我县已实现第一批907个事项“跨域通办”,有效解决了异地群众办理婚姻登记、失业登记等23个部门高频事项跨地域办事难的难点问题。77项民生高频事项实现了“申请零材料、填报零字段、审批零人工、领证零上门”的“四零”秒办模式,范围覆盖公积金、医保社保、不动产、出入境、交管、税务等领域。

(二)强化数智思维,全面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水平

1.夯实基础,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一是推进“不见面开标大厅”建设。建设完成“不见面开标大厅”并通过测试运行,实现开标现场在线直播。推进评标专家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避免因大雾、台风等突发状况造成项目开评标延误情况发生,使得交易各方主体实现有效物理隔离。全面推行电子保函制度,投标单位通过网上电子保函系统申请电子保函替代投标保证金,切实减轻企业资金压力。目前我县已基本实现工程项目招投标全流程网上操作。二是优化招投标交易流程。充分发挥电子交易平台的信息枢纽作用,实现投标单位在交易过程中不提供各类资质证书、证照、证件原件,减少各次交易重复提交的证明材料。优化交易流程,取消投标报名程序,缩减项目招投标时间5天。

2.强化监管,推进招投标违法行为整治。一是加强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管理。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督管理,引导招标人选择优秀招标代理机构承接业务。从严实施评标专家不良行为认定与记录,进一步强化对评标专家的行为约束。二是开展招投标领域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开展建筑工程领域近三年串标案件排查,成功破获衢山岛西长沙至里高涂至外泥螺山公路工程串标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目前案件已进入公诉阶段。联合县住建局对400万以上在建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合同履约情况进行抽查,抽查项目14个,排查问题26项,均已责令其整改完毕。联合县水利局开展项目合同人员到岗履职情况检查,3家监理单位因履职不力等原因受到罚款处罚。督促16家咨询代理机构开展违法违规情况自查自纠。配合县审计局完成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管理情况审计调查,重点关注招投标领域违法行为线索排摸。目前已完成审计意见书及相关情况核实。

强化数治思维,全面推进服务机制改革创新

1.建设窗口人员高质量队伍一是建立健全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上门、预约、延时服务等窗口服务制度,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今年服务大厅提供延时服务累计160小时,节假日预约办理服务85次,为企业群众上门服务78次;免费提供政务快递寄送服务2266是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持续完善《岱山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管理办法》《岱山县行政服务中心编外工作人员年度业务绩效奖发放办法》等窗口管理制度,以绩效考核促服务提升,建立“差异化”收入分配机制,推动实施以业务技能等级考核认定为主要内容的考级制。同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强化岗前培训和日常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促进便民服务提速增效。

2.改革创新亮点纷呈。一是营商服务综合体建设成效显著。营商服务综合体经验做法受到县委周书记批示,表扬此项工作做得很好,有成效。该项工作也成功入选2021年度舟山市营商环境十佳案例。我县上榜2021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位列第50名。二是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场所“五化”建设。11月《岱山县提升海岛“小菜场”服务“大民生”》成功入选省跑改办《竟跑者》专刊。三是通用类项目实施批量集中采购。经集中采购,打印机硒鼓价格由100元/只降至30元/只,纸张均价从200元/箱降至150元/箱。此项工作受到孙志龙县长批示,得到肯定。四是“线上开标”助力疫情防控。通过实施“不见面开标”,招投标各方实现有效物理“零接触”,最大限度地减少开标活动人员流动和交叉感染风险,为疫情严控环境下保障公共资源交易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