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09号议案的复函
信息来源: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2- 08- 04 17: 37 浏览次数:

徐枫等11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共同富裕的议案》收悉。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县农业农村局、县投促中心、县交投集团、各乡镇等协办单位意见,并与你们面商的意见,现将议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以海洋非遗、民俗文化、乡村田园、休闲农业、景区村庄、风情渔村、海岛民宿等为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态,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乡村旅游规划引领。高起点编制完成《岱山县“十四五”文化旅游体育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要实施“文旅+”和“+文旅”战略,拓展融合路径,创新融合方法,重点培育乡村旅游等六大融合发展业态。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实施“万村景区化”2.0计划,推动A级景区村庄、A级景区镇全覆盖,到2025年新增3A级景区村庄10个以上。完善“景区+村庄”“小镇+村庄”“民宿+村庄”和海岛乡村田园综合体等模式,形成3个以上乡村旅游集群。推进农业休闲项目建设,开展蔬果采摘、农耕体验、渔业体验、生态休闲农场等旅游休闲项目,创建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果蔬采摘基地等,促进乡村振兴。实施休闲农业品牌战略,开发绿色、无公害、有机农渔副产品和农业文创商品,推广“蓬莱仙芝”、生态稻米等农特产品,举办品牌农业休闲旅游节,提升品牌影响力。

二、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我县高度重视旅游景区对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以景区为依托,促进旅游景区与乡村旅游点联动发展,进一步丰富海洋非遗、民俗体验、郊野露营、休闲农业、蔬果采摘、特色民宿等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激发文旅富民活力。县文旅部门根据浙江省出台的《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地方标准、实施细则和评定办法,进一步推进景区村庄在环境卫生、旅游交通、基础设施与服务、特色活动与项目、综合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推动美丽乡村再升级。目前景区周边乡村均已创建A级景区村庄,其中东沙社区、双合村、秀北村、秀东村已创成3A级景区村庄。随着对标创建工作的全面铺开,我县各渔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提升。每个景区村庄都配有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标牌、导览体系进一步完善,乡村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景区村庄的打造让乡村旅游发展焕发了活力,使海岛渔村成为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庄。

三、加大乡村旅游政策支持。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快三产融合、产村融合,做优做强农家乐民宿、文化创意、运动健康、乡村旅游等业态。以产业发展为引导,研究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政策,进一步打造共同富裕大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海岛样本。下一步,县里即将出台《关于推进海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重点加大对海岛民宿产业的资金支持,对新改建的民宿给予贴息补助,鼓励精品民宿、民宿综合体、民宿聚落发展,引导民宿产业化、精品化发展。加大民宿土地政策支持,鼓励利用空心岛、村区域化开发。提升发展休闲渔业,鼓励发展蟹笼、垂钓等体验项目,对发展多种小型休闲渔船、新型材料休闲渔船进行一定补助。鼓励通过农、旅、商融合发展,拓展乡村电商经济,支持渔农民转产转业,免费开展电商直播、休闲渔业等技能培训。

四、加大乡村旅游宣传营销。我县始终把乡村旅游作为重要宣传推介内容,依托岱山旅游微信公众号以及小红书、抖音、视频号等官方新媒体平台,根据各乡镇特色以及季节性变化,推送了海岛精品民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游玩攻略、精品景点线路、等推文及短视频内容。2021年央视《行走》栏目对我县休闲渔业、非遗景点、凉峙风情渔村等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专题报道达到全方位宣传的效果。2021年6月15日,成功举办“跟着节气游乡村”岱山(芒种)海岛业态投洽会,多维度推介我县乡村农旅资源,以岱山芒种微官网为媒介,通过数字赋能,展示岱山乡村资源,打造“岱山芒种”乡村文化品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文旅运营专家和投资商。接下去,我们会继续深挖乡村旅游产品亮点及乡镇特色文旅资源,多角度、多形式进行专题宣传,并协调各传媒资源扩大传播推广覆盖面,快速增加曝光量。同时,县属各部门及乡镇会跟进共享最新推出的乡村旅游产品,通过旅行社将新老产品融合展示,争取出再出精品线路,并通过亲子游、研学游、疗休养等目标客源群体进行精准营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岱山乡村旅游知名度。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市场快速迭代,乡村旅游成为了旅游行业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迅速崛起。与此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影响下,游客越来越倾向于慢节奏、短周期、近距离的出游方式,为此乡村旅游被广泛地认为是促进共同富裕的一种重要内生力量,乡村旅游发展任重道远。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资源整合,结合未来乡村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全域发展等工作,合力推进我县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一是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产业。今年我县在聚焦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上,重点围绕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园区等产业平台,加大未来乡村产业项目招引力度,在现有农旅、文旅等产业基础上,全力推动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各异、发展互补的未来乡村产业落地,创新融合“农业+互联网”“农业+旅游”“农业+文创”等新业态发展,推进岱东特色民宿集群、鲜蔬电商直供、长涂海防军港研学基地等15个产业项目落实。2022年上半年,完成上船跳业态布局(3个以上临时摊位、繁花落脚集装箱驿站、仙草茶吧、窑洞儿童游乐吧等业态重新启用),上船跳盐文化体验馆主体建设已完成50%,上船跳南部环境提升及休闲营地打造已完成选址和设计,上船跳3A级景区进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备案。接下来,要依托新打造的东海郊野公园正着手创建龙头村为3A级景区村庄,根据鹿栏晴沙景区、东海郊野公园建设情况,计划再适时创建沙洋村为3A级景区村庄,重点打造以板黄线沿线为核心的乡村生态度假、休闲游乐、康体养生等特色旅游,形成板黄线3A级景区村庄集聚区。后背岙引进舟山市融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打造集营地、海上高尔夫、游艇俱乐部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基地。沙洋村建设农家集市和农市体验园,打造晒生工坊,引进商贸业态。

二是建立景区和乡村合作关系。利用景区引流,促进乡村旅游配套建设、业态增加、服务提升。盘活以前投入的景区文创、民宿、农家乐等设施机构,新增配套设施的数量、种类,提升服务品质。由自规局统一规划,乡镇、村委会带头负责景区周边环境治理、交通提升、餐饮民宿打造等。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如佛教、东渡、石文化、泥文化等。在景区周边增加文创产品、特产销售、特色轻食、休闲度假等配套消费场所。周边乡村建立休闲娱乐基地,如在双合石壁景配套消费场所、秀山湿地公园周边打造游船、休闲渔业、休闲体育等,形成一批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和示范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主题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特色区块,既要促进景区提升,又要带动村民富裕。引导渔农民盘活闲置住宅资源,积极推进龙头、沙洋等民宿集聚村建设。

三是加强宣传营销促进知名度提升。今年,与舟山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同富裕 看美丽乡村”——岱山山美丽乡村行全媒体特别行动方案的协议,将推荐岱山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建设典型,在全县范围内梳理、确定4个村作为最终的宣传点,并根据不同的特色和亮点,决定各村的采访选题。邀约5家以上长三角区域主流媒体参加本次活动,进行全景式融媒直播报道。以上船跳徐福文化村、郊野公园、鹿栏晴沙、海岬公园为依托,适时举办徐福文化节、户外露营、品牌赛事、休闲运动等品牌赛事节庆活动,做好文旅体融合发展文章,有效促进乡村旅游深入发展。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岱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