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海波等11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拥抱半岛时代扮靓岱山西大门 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议案》的提案收悉,现将议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随着舟岱大桥建成通车,岱山正式进入大桥时代,岱西作为岱山西大门,也是承接绿色石化,发展多元化产业的战略高地,为积极应对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主动服务大石化,确保战略效应最大化,我县提前谋划布局,加大规划编制、资源倾斜力度,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一、强化规划引领,提前谋划岱西片区发展方向
一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试划中将岱西镇区和青黑片区划入城镇开发边界,为区域开发建设提供基础条件。二是在岱西双合规划预控沪舟铁路岱山段的建设条件和沪舟铁路岱山站的用地条件,形成北连上海、南连舟山宁波的双向开放格局。三是启动编制《青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用地布局、生态基底、区位优势等因素,结合岱山交通门户区发展趋势和全县的建设诉求,将青黑片区建设成为绿色生态的新材料产业园和岱山门户物流园区,目前规划已形成初稿。四是通过景观规划,打造海岛花园新名片,2020年编制完成《岱山县海上花园城绿化景观规划》,对包括岱西镇在内的整个县域的景观建设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生态网络总体结构、绿色空间总体布局,规划构建三级公园体系,并针对山体、海岸、风景道、街区、地标、游线等内容进行具体的景观与形象策划,推进全域全景花园城建设。同时加快岱西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村庄规划编制。
二、强化要素保障,不断加快岱西片区发展速度
一是加大土地资源供给,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根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政策规定,对符合下列六种情形的产业用地,允许依法依规使用集体建设用地:1、养老机构可依法依规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养老服务设施;2、支持返乡下乡人员依托自有和闲置农房院落发展农家乐。在符合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允许返乡下乡人员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3、在充分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按照规划要求和用地标准,改造建设民宿民俗、创意办公、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农业农村体验活动场所;4、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使用自有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5、鼓励通过流转等方式取得属于文物建筑的农民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权,统一保护开发利用。在充分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按照规划要求和用地标准,改造建设乡村旅游接待和活动场所;6、选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规划区外的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其公共停车场、各功能区之间的连接道路、商业服务区、车辆设备维修及医疗服务保障区、废弃物收纳与处理区等功能区可与农村公益事业合并实施,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供给,我县积极统筹大花园建设资金,全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任务。2022年安排森林岱山建设、治污治水、美丽海岛等资金24128万元。其中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未来乡村建设、渔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相关规划编制等项目。岱西镇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农村综合改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千万工程”建设、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等项目建设资金,主动申报岱西未来乡村建设、双合旅游提升项目等专债储备类项目不断强化资金筹路径。同时,发挥财政奖补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等共同参与,构建多方共投、合力共建、成果共享机制。
三、补齐发展短板,持续优化岱西片区发展质效
一是加快岱西文旅发展步伐。从全县层面出发,谋划岱西镇旅游发展方向。高站位编制《岱山海岛公园建设规划》,将双合石壁景区作为岱山海岛公园六大核心样板区之一,同时纳入岱山本岛西北部海洋文化体验带,以石壁文化与爱情文化相融合,打造海岛爱情文化体验地,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编制完成《岱山县“十四五”文化旅游体育发展规划》,以规划为总纲领,对岱西未来5年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和方向引领。并成立县旅游工作专班,不断优化岱西镇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和软环境。建设双合智慧停车场,打造双合渔石文化村,在重要入口和功能节点布局建设智慧停车场。提升双合石壁景区建设,新建南门游客服务中心,拓展景区可游览区域,景区外围新建临时停车场,整改景区周边流动摊贩,完成规范经营,新增商业业态入驻两家。打造双合特色小食街,盘活利用村闲置农房,整合发动村闲散劳动力,挖掘开发特色传统小吃,引进新业态,打造双合特色小食街,并加强后续卫生、安全、清理服务保障。
二是加快补齐岱西交通短板。全力提升岱山交通集散中心工程建设进度,打造岱山岛面向甬杭的主要陆路门户。远期与规划的舟山至上海铁路岱山站,通过无缝换乘形成组团式的岱山西交通枢纽中心。该项目计划今年9月投入运行。为配合岱山旅游集散中心运营,方便旅游出行,计划调整部分公交线路走向,公交502路在原公交线路走向基础上经高双线延伸至岱山旅游集散中心,车辆配置数从8辆核载60人的站立席公交增加到9辆,日发班次从40班增加到45班,发班间隔从20-30分钟一班缩短到15-30分钟一班;公交511路在原公交线路走向基础上增加站点岱山旅游集散中心,车辆配置数从4辆核载80人的站立席公交增加到5辆,日发班次从20班增加到25班,发班间隔从30-60分钟一班缩短到30-45分钟一班。后续将根据实际客流量调整方案,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公共出行服务。同时,县交投集团下属旅行社将尽早制定出“西进南出”的全域旅游线路,并通过科学合理制定一日游、二日游项目,使游客享受“海洋特色+红色主题+海鲜美食+休闲运动等多业态”一站式体验。目前已与第三方象山蟹钳港旅游公司合作运营,承担文旅体项目的运营策划、产品设计、活动包装、OTA平台运作、方案落地等,凝聚全域文旅发展新合力,拉长旅游产业链和适配度。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岱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13日